第213章 條條道 各有活法(1 / 2)

第四十二章:條條道

五、各有活法

第二天,李軾在街上碰到孫友忠。他告訴孫友忠自己已經看過武興宇,情況不算太糟。說到武興宇的情況,兩人除了相對歎息外,也無能為力。孫友忠說:

“這就是他的命,哪個都怨不著,要怨就怨他自己,整天東想西想的。不瘋才怪。”

李軾覺得孫友忠這話說得有點冷冰冰的,轉而一想,也是中肯的,否則該怨哪個呢?就說:

“事情既然這樣了,不說也罷,說起難受。說說你吧,近來如何?”

“還那樣。過日子嘛。”

李軾說曾凡平回來了,提到辦病殘的事,問孫友忠是咋個想的。孫友忠說,曉得這事,但不準備去搞。李軾問:

“為啥?”

“各人有各人的活法。”

“此話咋講?”

“就算辦成,也沒啥好結果。”

“哦……”

孫友忠跟李軾的想法不一樣。他覺得李軾他們的這種做法,沒有意思。他父母沒有正式單位,不存在來自單位的動員壓力。他家沒有政治問題,居委會不可能攆他家下鄉。居委會對他們一家三弟兄睜隻眼閉隻眼,上麵有要求時,就動員一下,形同走過場。他想既然這樣,自己犯不著去找關係,去疏通關係,而且能不能找到關係,找到關係後,能不能成,都是未知數。再說,事情辦成了,又有啥用?

他的一個小學同學小魯,肺有病,被允許不下鄉,照樣在家閑呆著。因為沒有關係,一直不能安排工作,最近被安排在一個街道生產的一個蚊煙生產組。這種廠汙染重,衛生狀況極差,被放在郊區。小魯上班來回跑路,整天麵對著一房子的烏煙瘴氣,整天麵對著一群婆婆大娘。一天幹八九個鍾頭,一個月下來就掙一二十塊錢,小魯非常苦悶。孫友忠說,你想小魯的肺本來就不好,還天天呼吸那種充滿粉塵、藥味的空氣,還不得早死二十年。這種工作,讓我去我也不會去,還不如老子拉板板車來得自在。

孫友忠這一說,李軾想起前不久鬧得沸沸揚揚的一件事。老靳班上的一位女生也是因病免下的知青,上頭把她安排在搬運隊上班,地點就在合江門,那裏的活路是計件工,幹多少掙多少。那活路連老黃牛都吃不消,更不要說一個女娃兒。那女生想不開,一氣之下走了極端,雖說搶救及時沒丟命,身心都留下不小的創傷。

李軾問孫友忠曉得此事不?孫友忠點點頭,說正是把這點看明白了。辦成了,無非跟小魯一樣,不是自己所願。既然如此,他幹嘛費錢費力去換一個並不稀罕的結果。再說一家三弟兄,不能說個個都有病吧。他說:

“我哥和我兄弟也不想走這條路,說沒啥意思。”

李軾想孫友忠說的也有道理。他們的情況跟“包包戶口”的還不一樣,“包包戶口”的必須每月到街道辦去領糧票。孫友忠他們自去年恢複發糧票後,就不用再到街道辦領糧票,恢複到原來的狀態。但以後咋辦?難道就這樣混一輩子。

“那你就不想想以後,以後咋辦?”

“以後,以後是多久?10年、20年、30年?”孫友忠的臉上顯出一絲嘲諷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