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定了如何保護周全向公子的事情之後,藍小蝶便有開始籌謀如何跟老爺開口,讓老爺履行當年和任向知府的婚約一事。
這件事情雖然不是迫在眉睫之事,不過卻是一條釜底抽薪之計,一旦老爺答應了讓沈惜惜和向公子之間履行婚約,那麼無異於向朝廷表示,沈惜惜絕不會參加選妃大典。
隻要這件事能夠辦成,那麼便沒有後顧之憂了,畢竟對於朝廷的王爺來說,天下的好女子數之不盡,沒有必要強行要一個身負婚約的女子,何況朝廷一仁義道德治國,對於這種關係到女子的名節之事極為慎重,決不至於發生多情之事,免得引起天下悠悠眾口的物議沸騰。
心裏頭暗自籌謀此事的藍小蝶雖是知道事情應該如何才能對自己最為有利,可是想要做成這件事情,其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藍小蝶知道老爺以前是財迷心竅,不過經過這些年的打拚總算是掙下了一份偌大的家業。可是人家都說創業容易守業難,老爺心裏頭也有這麼一塊心病,他接連生了兩個女兒,雖說二女兒腦子有些混沌,不過他一直都想為自己的兩位女兒物色一些達官顯貴做女婿,因為他心裏頭極為清楚,自己的這份家業雖大,可是外頭裏間有不少人盯著,這些人都跟嗜血的禿鷲一般,一旦有些事情處置不當,落人口舌和把柄的話,就算是再大的家業也可能會敗光。
雖然老爺的心疾便是好好給自己的女兒們挑選有家室背景的達官顯貴,如此一來,連姻權勢,就算是有些事情上做的出格一點,遭到一些物議,隻要後麵有靠山,其他人也不敢拿沈府開刀。
這些年來,沈老爺心裏頭的這塊心病藍小蝶自然是極為清楚的,所以他知道想要說服老爺同意沈惜惜嫁給那個家室已經破落的向公子,實在是有些勉為其難。
雖說當年向知府在任的時候,老爺對向知府極為巴結,整日和向知府混跡一處,可是那也是應為當時向知府是此地的父母官,所謂破家的縣令,滅門的知府,自然是要敬為上賓的。
向知府當年也是承情便應允了這樁婚事,可謂是門當戶對,皆大歡喜
可是眼下世易時移,向家已經家道中落了,而沈家卻是益發的家大業大,宅業興旺,沈老爺的生意也是越做越大,說結識的官員的等級也是越來越高了,就算是當年的父母官向知府還在任上,隻怕事情已經反轉過來,要****來巴結沈老爺,以圖沈老爺能跟那些結交的政界高官們美言幾句,也好讓他的仕途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藍小蝶知道,對於眼下的沈老爺而言,就算是同意沈惜惜跟向公子履行當年的約定,讓兩人結為伉儷,實在也沒有什麼好處。
沈老爺也就這麼兩個寶貝女兒,二女兒沈依依雖說是長的花容月貌的,不可方物,可惜的是腦子不好使,就算是能夠找到一處好人家,可是那些名門出身的官宦子弟又豈會娶一個傻子。
沈老爺心裏頭自然也極為清楚這一點,所以沈老爺便將自己大部分的希望傾注在了大女兒沈惜惜的身上,雖然相較而言沈惜惜的美色比不上沈依依那般的傾國傾城,可是也是萬裏挑一的人選。
沈老爺知道隻要能夠將自己的這個大女兒找到一處高官顯宦的好婆家,那麼日後自己就算是出一點什麼事情,自然會有姻親的靠山在後麵罩著,沈家依舊可以穩如泰山,所以對他而言,這個大女兒便是可居的奇貨,一定要擇取一個相當有勢力的親家才行。
至於那位投奔而來的向公子,在沈老爺眼中,已然是扶不上牆的糞土了,要不是當年和向知府關係極好,而且向公子總算是一個身世清白的讀書人,考慮到不要在落下嫌貧愛富的壞名聲,沈老爺早就將他趕出沈府去了。
眼下雖然是接納向公子住了下來,沈老爺不過是想要令他知難而退,自己提出解除婚約一事來。
如此一來,於沈老爺的名聲便絲毫無損,不至於為了這位故人之子令自己這些年積攢下來的人望受損。
可惜的是向公子此人實在是不開竅,就跟一塊榆木疙瘩似的,硬邦邦的絲毫不知道進退趨從,非說要盡老父意願,一定要和府中的小姐成婚以告慰其父。就這件事情已經令沈老爺極為頭疼了,他覺得向公子實在是太不知趣了,絲毫不知變通。
藍小蝶心裏很清楚老爺辛苦這這麼大半輩子,經曆了這麼多的風風雨雨,總算是積攢下這麼一份的家業,他是絕不肯輕易地讓人敗掉的。
這麼些年以來,橫挑豎撿的,就是想要給自己的兩位女兒找一戶大戶大貴之家,尋一個成龍快婿給自己的大女兒沈惜惜。在他心裏頭,女婿長得如何並不是最為打緊的事情,關鍵是他背後的家族勢力一定要大家,最好是名門顯宦之家出身,這樣就算是有人借故找沈家生意上的麻煩,隻要將女婿的背後的靠山招牌給亮出來,對方就能知難而退的話,那就是最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