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小明之死(1 / 2)

生發萬物的春季帶給我的仍是一成不變的生活。

袁鬆毅的出現並沒有改變什麼,隻是他似乎誤會了我們之間的關係。

我想,輕易視異性為戀人,這樣的人會可靠嗎!?再者,我也沒有戀愛結婚的念頭。

對於他的問候和關懷,我也作了回應,適可而止,僅此而已。

由於一直未找到合適的工作,我始終呆在宿舍裏無所事事,天氣仍舊寒涼,同室的同學日日早出晚歸。聽著她們或嬌嗔或懊喪的抱怨惱人天氣和呆板的朝九晚五的工作,看著她們穿戴得暖絨絨的樣子,舉止間也有了不同於往日的成熟自信。我好羨慕,可惜,我永遠都不會經曆這樣的生活。沒人知道,我常常站在窗前看著熱熱鬧鬧三五一群的她們嘻笑著出了宿舍樓,漸行漸遠的身影扯長了我的憂鬱。

餘我一人的宿舍清冷的可怕,但更可怕的卻是叫我一籌莫展的現狀——毫無頭緒的工作和尷尬壓抑的的生活狀態。我的能力有限,要求卻很怪異,當然也談不上還有其他的優勢,更沒有另外可以謀生的技能,這樣的我,還有什麼選擇的餘地呢!

宿舍裏的同學紛紛勸說我改改性子,又不是真的不會說話,在殘酷的現實麵前應當屈服,不會的得會,不行的得行,往好聽裏說這叫八麵玲瓏。

“不過,你就算開了口,也很難應付學生。”嚴靈君說。她在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實習,裏麵的學生都是聾啞兒。

有一天,一個木訥瘦弱的小男生找到她,給她看了一篇文章。

她扔給我一本實習筆記:“你看下這幾頁,如果是你,怎樣安慰說服這個學生。”

那篇短文的主人公小明是一個善良熱心的但成績糟糕的小學生······

小明撿起路中間的西瓜皮,丟進前麵不遠處的垃圾桶裏,這條路通向街心公園,是很多晨練老人的必經之路,他背著書包繼續搜尋。

小明十歲,上小學四年級。他不知道吃虧是福這句話,他隻是很善良很熱心,僅僅出於助人為樂的單純心思。從前幼兒園裏的陳老師常常說小朋友要學會助人為樂,於是他記住了。後來,在公益廣告中聽到“舉手之勞”,於是,他也記住了。很多事情其實都屬於舉手之勞,比如:撿瓜皮,開門,掃教室。可是,很多人並不這樣認為。

天朦朦亮,他就要起床準備上學了。因為沒人願意大清早就到學校開班級的門,隻有他主動接下了這個任務,順便打掃教室。

小明人緣很好,同學們都很喜歡他。

可是,大部分的任課老師都不喜歡他。

他們會說:小明,你沒帶腦子來吧。

小明,你老是拖後腿。

小明,這次又是你墊底。

老師一個不高興,可疾言厲色,可霹靂神掌——差生的日子總是不好過的。

早晨的小明有著一副高興的模樣,晚上的小明很少有笑容。

小明媽媽總說他隻有一雙手。

“腦子呢?腦子去哪了?”她會戳戳兒子的腦門。

被戳完腦門的小明一聲不吭地繼續做作業,他也著急做不出題目,他也覺得對不起爸媽。

小明從來沒有考過一百分。

他很希望體驗一下在試卷上姓名王小明的旁邊放一個鮮紅的100分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似乎年級越高,希望就越渺茫了,因為課程越來越難,智商的增長速度趕不上課程的難度係數。母子連心,媽媽也不提考一百分的事情了。

有一次,他聽見媽媽對爸爸說:“我們得多賺點錢,兒子太沒用,以後還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工作養活自己,趁現在還做得動,就多掙點,不愁養他一輩子。”

小明聽得清清楚楚,他伏在桌子上,好像說男兒有淚不輕彈,所以他忍住了。“沒用”媽媽說到這兩個字的時候有點痛心疾首的感覺,他開始思考為什麼媽媽會覺得這兩個字用在自己身上會那麼地貼切。

“我會畫畫,唱歌也好聽,願意幫助別人,衛生做得不錯,還能幫爸爸修理窗戶。”他很委屈,難道就因為成績不好,考不到一百分,一切的優點都被抹煞了嗎?難道爸爸媽媽小時候成績都很好,能得一百分?可是,爺爺和外婆常笑話他們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打地洞,這意思不就說明了爸爸媽媽小時候也不是優等生,可他們能賺錢養活一家人,為什麼我就做不到呢?

可是,媽媽的話應該不會錯吧!小明連著沮喪了很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