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涼夏談笑聲
[旅客朋友們你們好,前方到達阜陽站,有從阜陽站下車的旅客請攜帶好自己的行李物品準備下車……]
淩晨2:25分到達阜陽,我下了車。
當晚在站內的商務酒店住下。
第二天去了爺爺奶奶那裏。
這段日子我除了奔波於證件的事情,就是與爺爺奶奶在一起。
這次在家呆了十天,有三天還是在城裏麵住的,然後有四天是辦事,閑暇下來隻有三天。
這裏是書香門第,爺爺是教師,已退休多年,他和奶奶身體一直很好。以前每次回來的時候都會跟爺爺下象棋,因為象棋是爺爺教我的,每次看到他就想與他好好的在棋盤上“打一仗”,而今不一樣了,時間趕著我成長,事業總是逼得我很忙。
這天中午吃過飯約一個小時後,奶奶從冰箱裏拿出一個西瓜切開,我、爺爺、奶奶三個人在客廳吹風吃瓜。
我:“爺爺,你喜歡讀清史啊。”
爺爺:“也不是,這本《李鴻章》是後麵你高老太爺拿給我看的。”
我:“李鴻章好像是滿清王朝外交大臣。”
爺爺:“恩沒錯,他是漢人,不過這個人有正麵影響,也有負麵影響。”
我:“我小時候買給你的《二十五史》還在麼?”
爺爺:“在呢。我看過以後就知道是盜版書,錯別字很多。你以後買書一定要買正版的,不然會學錯了知識。”
我:“嗬嗬,小時候不知道,買書就有點盲目。我現在正在寫一部小說,叫《霹靂門》,故事處於另一個飄渺的世界,但故事內容卻與現實社會及人性緊密聯係在一起,裏麵用了大量新詞,事件、地圖、地名、人名都會用得非常緊湊、精密,也包括政治策略和軍事內容,還夾雜男女情愛的故事。可是因為裏麵要用很多新語句,我擔心寫出來以後怕讀者看不懂,這個我應該怎麼辦?”
爺爺:“嗬嗬,這樣的小說是什麼小說?小說分為幾種你知道嗎?”
我:“這個簡單,怎麼會不知道。三種,有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
爺爺:“恩,寫作能夠吸引讀者才好。《霹靂門》是什麼意思?”
我:“霹靂門是一個新湧的大時代,一股‘洗世’潮流。總之這部小說很深邃。”
爺爺:“你寫的深邃,別人看的不深邃也不行。我建議你寫這部作品的時候,給每段故事的後麵或前麵作上注釋,這樣別人就能看懂了。”
我:“哈哈,我正有此意啊。”
奶奶在旁邊聽著,突然來了一句:“當初讓你好好上學,你就是不願意再上,非要出去,現在後悔了吧。”
我說:“嗬嗬,我不幹後悔的事。不過話又說回來,越早得到自由,就會越早尋求夢想,在尋求夢想的過程中,早早的踏入社會,更早的經過了社會事事的千錘百煉,也早早的走向成熟,這不,再過兩年,您和爺爺就會早早的看到重孫了。”
爺爺笑出聲來。
奶奶說:“我跟你爺爺年紀大了,也活不了幾年啦。你和你爸爸媽媽都久居在外,你要多爭氣,不說事業吧,隻要以後你能過好,這才是我跟爺爺最希望的了。”
我說:“嗬嗬,這是一定的。你和爺爺身體都很好,說不定以後還能看到玄孫呢。”
夏天,一個令人冬天思念、到時討厭的季節。這個夏天,比起往年還算一般,也總是閑的無聊,在外麵聆聽知了的叫聲。其實,平靜的環境也挺好。
我一直覺得我挺孤獨的,就連吃飯的時候也孤獨。本地有名的特產“格拉條”,為了突出格拉條的可口,本地音樂人還親自為格拉條寫了一首歌,叫《格拉條之歌》,風格很有本地特色、MV更是滑稽幽默。
據說格拉條這個名字來源於北宋文學家蘇軾,是蘇先生給它取的名字,其實就是圓麵條,吃的時候要用筷子把調料和麵攪拌攪拌,用阜陽話說就是“格拉格拉”,故蘇先生賜名為“格拉條”。
那天出去辦事,中午的時候,不想跑遠,也很隨意,就在一家格拉條店吃了一份格拉條。店無招牌,環境惡劣,唯有大風扇一個,和饅頭店合起的格拉條店。
店裏的食客包括格拉師傅、店老板,就我穿得幹淨點、前衛點,也白一點。店內女老板很悠閑,似乎已經享有灰太狼之妻的生活了,在那玩手機,唯有老板在忙,老板胖乎乎的,張羅著格拉條店的忙裏忙外,由於食客人多,就連六七歲的小孩子也在端碗拿筷子,我叫了一份格拉條,自己端了過去,環繞四周,無座,這不禁讓我想起乘坐列車時無座的滋味。
稍候片刻,有人起身,我便坐了下來,沒有拿筷子,就自己去拿了。吃著的時候,又環繞了四周一下,這麼多人吃飯,就兩個人吃格拉條。
看了看對麵的這位女性老者,拿著饅頭蘸著辣椒油喝著麵湯,其他人都是在吃饅頭蘸辣椒油喝麵湯,我心想,這麼樸素。看這些人的裝扮似乎是搞建築的,搞建築也沒必要寒酸到這種程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