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中國近代文學(4)(1 / 3)

雖然這些劇本的作者沒有明確認識到反帝反封建的意義,但都發出了扶危救亡的呼喊,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帝國主義的侵略罪行及清廷的腐朽統治,歌頌了曆史上的民族英雄,讚揚了當時資產階級改良運動和資產階級革命運動中的代表人物,並且還描寫了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故事。影響較大的有《黃蕭養回頭》(新廣東武生)、《軒亭冤》(蕭山湘靈子)、《開國奇冤》(華偉生)、《海僑春》(南荃居士)、《警黃鍾》(洪楝園)、《愛國魂》(川南筱波山人)、《新羅馬》(梁啟超)等。

《黃蕭養回頭》是個皮簧戲劇本,寫黃種鼻祖黃帝命明代農民起義軍領袖黃蕭養再生廣東,“為同胞,除災殃”,“雪國恥,報國仇”。以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反對異族壓迫和封建統治為主旨。作品揭露了帝國主義列強掠奪中國的罪行:

據鐵道,增口岸,任他施為;焚廬舍,掠財產,妻孥受辱。平墳墓,據城市,遍地橫屍。居外洋,作客商,並無保障;為己利,厭惡我,如同嫋鴟;增苛例,逐華人,到埠登岸;偽除疫,擅焚掠,商店民資。

作品還用更多的篇幅譴責了清政府對外的屈辱投降,對內的殘暴統治。作者鞭撻了兩廣總督蔣通、水師提督阿掌正、善後局總辦招鳳祥等貪官汙吏,表彰了黃開化、駱自由、顧民智、寧自強、寧自立等愛國誌士,提出了實行資產階級新政的要求。當時的革命運動,以秋瑾案為最激動人心,所以寫秋瑾及徐錫麟的傳奇、雜劇多至十數種。如《軒亭冤》、《開國奇冤》等。

《海僑春》傳奇,全書卷數不詳,現存2卷共12出。全劇以作者南荃居士和女俠遁雲穿插其間,敘述華僑在美國遭受迫害和反美華工禁約運動的情況。《警黃鍾》傳奇,以“動物之中,團結最強的蜜蜂比喻人類社會”,借以揭露列強侵略的野心,同時指出清政府內政不修、外交失策,造成帝國主義入侵的方便條件。作者用勝利的結局鼓舞人們反抗帝國主義的民族自信心。

宣傳反對民族壓迫的戲曲作品,大都取材於南宋、南明,所寫人物很多以文天祥、嶽飛、史可法、鄭成功等為主。《愛國魂》歌頌了文天祥抗元的英勇鬥爭和高尚的民族氣節。吳梅的《風洞山》寫瞿式耜等抗清的鬥爭,實際是借古喻今,宣泄了自己胸中的幽憤。梁啟超的《新羅馬》傳奇更采用意大利燒炭黨人反對神聖同盟的鬥爭事跡,歌頌了燒炭黨人英勇不屈的意誌,並通過他們的口痛斥了梅特涅的專製統治,在當時也帶有政治宣傳的意味。但作者極力宣揚君主立憲,反對革命,表現了他的局限性。

在這一時期伴隨著富國強民的理想,產生了解放婦女,提倡女權的輿論。強調男女平等,反對纏足、穿耳等惡俗,主張興女學,使婦女增長見識,有愛國思想和自立的能力。柳亞子的《鬆陵新女兒》、玉橋的《廣東新女兒》、大雄的《女中華》、挽瀾的《同情夢》等都是提倡女權的作品。

從上述作品的內容可以看出,這一時期的傳奇、雜劇和亂彈劇本不同程度地表現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宣傳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理想,力圖喚起人們的民族意識,激發愛國情緒,具有進步的思想內容。但同時從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局限。有的對義和團的人民革命運動抱著敵對的態度,在《軒亭冤》、《黃蕭養回頭》等作品中就把義和團說成是引起八國聯軍入侵的罪魁禍首。有的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本質認識不清,認為洋人橫行,是“中國人心不好,上天震怒,假手於他,降此浩劫”(《武陵春》傳奇)。又有很多作品還過分強調了人民的沉醉不醒,對變法維新存在幻想。而由於當時革命的對象是清朝的滿族統治者,在鼓吹反清時不少作品表現了對滿族的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