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女兒,上帝的尤物(1)(1 / 3)

1.美人,天之寵物

20世紀的最後20多年,給我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1993年撲天蓋地的神州大選美和1999年世紀末各種名目的模特大賽。時間老人為我們留下了許多令人感興趣的一係列有關“選美”和模特大賽的種種話題。

話題自然就從那裏開始。大家當然不會忘記,1993年的那個春天。美人微笑著,撲天蓋地地向我們走來。在街頭書攤上,陸陸續續擺出了《魅力》、《天姿》、《美感》、《美韻》、《美神》、《女神》、《自然之花》、《女性之花》、《女性人體寫真》、《東方藝術人體》等幾十種大膽火爆的人體(三點式)攝影畫冊和精美掛曆。這是女性裸體的世界,西方豔婦、東方美女,完完全全一絲不掛的有之,袒露柔肌滑膚,搔首弄姿嬌媚百態的有之,姿肆汪洋、大展風采。

20世紀90年代之後,全國各地各種名目的模特選美活動高潮迭起,一浪高過一浪。世人對模特之美給予了空前的熱情,對模特的崇拜和迷戀風靡全國。大家的視線突然一下子集中到了模特身上,名模突然一下如雨後春筍般地展示在我們麵前,為中國大眾文化生活增添了幾分新意。

人體再現了一種原始的自然之美。美得坦蕩、狂得嫵冶、俏得清純、野得放肆……一股強大的飆風衝擊波,衝撞著大潮下中國人的倫理尺度、道德標準、傳統觀念、既定意識和源遠流長的神聖信仰。

模特的形象和形體的美,近乎完美。人按照美的規律創造著世界,同時也按美的規律塑造著自身。模特人體之美隨著社會發展、人類進步,逐漸從朦朧的潛意識美感上升到嚴肅的審視多維化的藝術美。

那麼,美人模特的標準到底是什麼呢?其實,人體美在古希臘的雕塑中,已達到登峰造極,它的人體藝術太完美了。而文藝複興又使歐洲在藝術上進入一個輝煌燦爛的時期,從而把生命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確立了人在自然界中的神聖地位。

豐滿而有彈性的臀部、胸圍,是女人繁衍生育的基本要求。在新石器時代(公元前5700年前,人們能雕刻出膜拜祈求農作物豐收的維納斯女神(大地之母和豐繞之神)就是豐乳、肥臀的女人。這種審美觀,與中國人不謀而合。這種現象很有趣,東西方都欣賞女人柔軟的手、細膩的皮膚、白嫩的脖子、整齊的齒、清秀的眉目。

人寫的曆史,其真實性總會受到懷疑。但生命才是最真實的。女人就是生命,女人就是真實。

希臘人從一開始就走向規範化。其美貌標準是:麵容各部分的比例必須均稱。從發際到眼睛,從眼睛到上嘴唇,從上嘴唇到下巴——一張美麗的臉,長寬比例是3:2。藝術家們讓帶著生命和性感的具有豐富而奇妙變化的人體模特,走進了這個世界。

被稱之為希臘雕塑藝術高峰期最成熟、最完美的作品——維納斯女神,幾乎與人體一樣完美。身高、三圍的適度修正,使她更符合視覺美感的要求。從此,“三圍美”則成為世界各國,古今中外一切選美活動中女性美的要件之一。

美女標準的確定,使人類有了一種共同的感知,美女那種外表上的完美形態,有一種無法抗拒的魔力。不同倫理的社會背景,並不影響他們的審美偏好。用通俗的話說,就是長得好不好看,身材好不好。它使人們在判斷外表美醜時具備一種許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準則。正是這些準則使美女有一種強烈的吸引力。當然,這種純生物學意義上的美感還沒有顧及人的精神層麵。

千禧之年到來之前,主流媒介打出的“知識讓你更有魅力”的口號。這種提法其實也是一種誤區。你無非也還是想讓那些長相還算是美麗的那些時尚女性,包括知識女性更加自信一些。但這種自信並沒有關注人類所追求的“生物素質”的天性弱點,而這種天性弱點的不公,導致了多少女孩子的無窮痛苦。自古以來,才貌雙全當然才是最完美的了。

1999年12月31日晚,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首都18所高校共同發起的“新千年陽光女孩”評選活動,則伴著20世紀最後一抹夕陽的餘輝,拉開了大幕。她們發揮著才女們的“知識優勢”,卻“猶抱琵琶半遮麵”有意無意地回避著“長相美麗”,號稱這是一次與社會上那種單純的“長相加口紅”式的花瓶選美不同的評選活動。這是首都大學生首次評選形象代表,而評選標準則是“智慧、青春與愛心”。的確,參加評選的大學生們是目前各種女性選美中智商最高的了。但這不是選美,而是選才女。

關於美女標準和觀念是隨著時代發展而變化的。但是如何形成的呢?世界眾多的模特比賽、健美比賽、選美比賽中,是以怎樣的標準來量化完成的呢?

在人們的潛意識中,或者說是內在的普遍標準,其實就是今天常說的健康、勻稱。但是出眾的美貌,總是具備一些例外的素質。

西方文藝複興,使女性大放光彩。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神秘高貴的微笑,傾倒了多少人。16世紀伊麗莎白的美貌,成為貴婦的模仿的偶像。以後的17世紀,美女的大腿渾圓結實,胸部高聳豐滿,則是時尚。20世紀20年代,美國一代影星格蕾塔·嘉寶那副迷人的容貌則風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