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寧靜致遠(3)(3 / 3)

我們參觀了位於耶路撒冷東區的猶太教堂的一個聖跡——哭牆。

這是一個由12層大理石塊砌成的高牆,石塊與石塊之間不用膠泥,但牆體異常堅固,猶太人很珍惜它,被視為猶太人信仰和團結的象征。

千百年來,各地猶太人常來此號哭,寄托對故國的哀思,哭訴羅馬人之暴行。哭牆分為兩塊,大的一塊均為男子站著,較小的一塊子女站著,男女都穿潔白服飾,麵朝牆背朝外。我們在那裏待了近20分鍾,沒有聽到號啕大哭之聲。陪同的翻譯大概看出了我們的疑惑,忙向我們解釋:現在來哭牆的,都是來祈禱的,男的希望自己賺錢、長壽、幸福,女的希望自己找到好丈夫,家庭美滿幸福,所以,這個牆不叫哭牆了,改為“幸福牆”了……他在《三海環行》一文中寫道——常熟此時冰凍嚴寒,地中海的亞曆山大卻是鮮花盛開,春意盎然。亞曆山大是埃及最大的海港、全國第二大城市,位於尼羅河口以西一條狹長地帶上,西北臨地中海,東南靠邁爾尤特湖,東西狹長的城市宛如一位淡汝素裹的少女側臥在地中海濱,顯得異常嫻靜美麗。

因受海洋影響,這裏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大海遼闊,沙灘美麗,陽光充足,空氣清新,古跡眾多,四季花開,萬木常青,是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乘坐的巴士右邊靠著地中海,左邊是建築別致的亞曆山大城市。環海行駛,美麗的異國風光盡收眼底。

我們離開了海港城市亞曆山大,經蘇伊士運河,橫穿西奈半島,經過整天的行駛,直抵以色列最南端紅海邊著名的度假城市——埃拉特。這裏是鳥類的天堂,每年春秋兩季,大量候鳥在埃拉特郊外水域覓食,補給養分。這些候鳥通常在歐亞大陸繁殖生長,秋季前往非洲過冬,來年春天返回北方。作為連接歐亞非三大洲的唯一橋梁,位於以色列南部的埃拉特成為候鳥的必經之地,每年吸引數萬名鳥類學者和觀鳥愛好者慕名而來。這裏是以色列通向紅海、印度洋、東非以及遠東的唯一出海口。這個城市僅5萬人口,而外國的遊客就有2萬,主要是歐洲人來此避凍度假。引人注目的海底景色,秀麗的沙灘吸引著人們,是一年四季繁榮不衰的瀏覽勝地。傍晚,我們全團人來到紅海邊,盡管海浪隨風撲打,浪花四起,但海水清澈,幾十米深都能見到海底,如水晶宮一般。

在寧靜的海港小城,我們在一家僅三層樓的賓館住了下來,雖然規模極小,但別致獨特,四周的房間,繞著中間長方形的遊泳池,每間房間的室外都有休息廊,放上兩張塑料台凳,很是雅致。第二天早晨,我們十分留戀地告別了紅海邊的埃拉特,又在大沙漠裏行車4個多小時,來到了地球上最低的水域、著名的死海……1997年5月2日,袁勤生前往美國紐約州奧本尼接受美國榮譽市民證書期間,在美中友協人士的陪同下,參觀訪問了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等多個城市,這裏選摘他的《赴美日記》中的兩則日記——5月9日天氣晴好。

今天上午參觀了“韓戰”和“越戰”的紀念牆,看了很發人深省。這片紀念牆坐落在華盛頓的美國總統林肯紀念堂內。其左右兩側分別是越戰紀念牆和韓戰紀念牆。越戰紀念牆是當年21歲的華裔青年林瓔女士設計的。黑色大理石牆體呈V字形,既是越南英文的第一個字母,也是代表了勝利。隻不過勝利被放倒了,所以美國人說越戰是美國永恒的痛。200多米的牆上刻有58132名在越戰中陣亡將士的名字。韓戰就是我們所說的抗美援朝戰爭,牆上的照片就是被中朝軍民打死的“美國鬼子”。左側呈半圓形的水域代表地球,這個夾角是38度,代表了三八線。19個真人大小的雕塑,代表了來自19個國家的聯合國軍。每個士兵都睜大驚恐的眼睛,小心翼翼地前行,非常真實地再現了當時士兵的心態。

牆上雕刻著一段總結性的話,大概意思是:我們的國家以她的兒女為榮。他們響應號召,去保衛一個他們從來未見過的國家,去保衛他們素不相識的人民。

這種邏輯,完全是侵略者的嘴臉。

下午參觀完航天博物館後,因趕乘去拉斯維加斯的飛機,隻是在五角大樓的底下轉了一圈,留了個影,沒有更多時間去考察這個超級大國的軍事指揮中心。

晚上9時,我們從華盛頓出發,飛了5個多小時才抵達世界最大的賭城拉斯維加斯。一下飛機,但見候機廳、休息室裏到處是老虎機,賭博在這裏滲透到了極致。這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不夜城,是全世界霓虹燈最多的地方,到處金碧輝煌,流光溢彩。我們坐在汽車裏,看到尖頂建築上端一盞亮度很高的燈,聽導遊說有3萬多支光呢!淩晨2時,我們住進了有5000多房間的賓館。上麵是賓館,下麵就是賭場。

據說這裏原本是印第安人的一個綠洲,周圍是一望無盡的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