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後記(2 / 2)

毋庸置疑,《中小企業管理思考百題》的出版,對於袁勤生聲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我敢肯定,中國很少有這樣的情況,一部民間人士寫作的書籍,能這樣一版再版,總印數高達5.5萬冊,而且出現無數人求購,必欲得此書而後快的情況。該書是袁勤生10多年治廠實踐的高度總結,是他“四改一滲透”經驗和“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全麵展示,是一部用大量生動實例堆砌起來並高度提煉新鮮觀點的管理專著,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因而受到廣大讀者,特別是企業管理者的熱烈歡迎。

此後,我們一直保持著緊密的聯係。

我之所以要贅述上麵的話,隻是想告訴讀者,雖然袁勤生是個大企業家,現在是身價億萬的大富翁,而我僅是一名文字工作者而已,但我們之間是“相知”的朋友關係,雙方在大多數地方能夠並容易溝通,由我創作,介紹袁勤生的人生經曆和思想發展過程,聚焦“袁勤生管理思想”的閃光亮點,自認為是比較恰當的。寫這部書的起因,是我應《中國紀實文學》

編輯之約,寫了3萬餘字的報告文學《農民思想家袁勤生》。該稿交袁勤生審核時,可能他覺得我沒有把他的思想理念寫透,建議我擴寫成一部書。於是,我重新構思,大量廣泛地收集素材,並多次反複采訪袁勤生,和他一起回憶20世紀80年至90年代那些難忘歲月。

我在“後記”中要說的另外一層意思是,袁勤生是一個胸懷大誌的人。他站在關注社會發展,關注國家命運的高度,將企業作為實驗園地辛勤耕耘。在國家經濟體製改革剛剛起步,大多數人還是一頭霧水的情況下,他卻有著清醒的頭腦,並且銳意創新,破冰實踐,提出並總結出一整套“以人為本,開明管理”的先進理念和獨特經驗,對全國經濟領域的改革起到了推動、促進作用。這套理念和經驗,在當今仍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他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高瞻遠矚,意識超前,思維活躍,目光敏銳。用他的話說就是,“人未思我先思,人未行我先行”。他對經濟建設,對社會生活各個層麵的關注,具有相當高的敏感性,所思考的問題也入木三分。最近,他對懲治腐敗有獨特的見解。有人說他“矮子肚裏疙瘩多”,這是一句方言,其意是人雖然矮小,但是思想靈敏,考慮問題深刻,點子多。這恰恰是一個思想家的明顯特質。如今他已屆古稀之年,但絲毫看不出是一位老人,仍然手腳靈便,思維敏捷。和他交流,仍然像往年一樣,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不時地妙語連珠,甚至語驚四座。

我在寫作過程中,始終不渝地把握“傳記”和“思想家”這兩個寫作要求。所謂“傳記”,就是記述人物的生平事跡,要把袁勤生的主要生活工作經曆寫全寫生動,突出重點,注重細節,以此刻畫人物,不能隻抓西瓜忽視芝麻,更不能抓了芝麻丟了西瓜;所謂“思想家”,就是研究思想、思維和思考模式並且形成思想體係的人。我在本書中盡量突出袁勤生對企業管理、社會管理勤於思考,精於研究,善於總結,從而形成“袁勤生管理思想”這一亮點,把他的“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和他的觀點、他的思想內涵、他的改革創新實踐寫深寫透。他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企業家,而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農民思想家”。我的寫作初衷,是要讓讀者看完這部書後,對袁勤生這一“思想家”頭銜,有一個全麵、深刻的印象,從中獲得啟發。所以反複打磨,不斷地修正加工。初稿寫成後,袁勤生進行了細致的審讀,並補充了不少生動細節,才有了現在這個樣子的。

2013年3月,袁勤生將度過他輝煌的71周歲生日。《中國農民思想家》一書的出版,也算是筆者奉獻給相處了近30年的老朋友的一份禮物。由於水平有限,也許沒能將他的豐富人生和獨到思想生動地表達展現,內心真有些忐忑不安,盼望老朋友能多多包涵,也盼望廣大讀者撥冗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