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她低著頭,手指纏著衣角,看上去十分拘束。她穿的衣服明顯不合體,小小地縛在身上,雙肘的部位還粗糙地縫著兩塊顏色極不諧調的補丁。
這是河北省懷來縣境內的一個極偏僻的小山村。沒有公路,沒有電話,沒有電視,甚至連照明燈都剛剛接上不久。村民們隻依靠山上零散的幾棵棗樹勉強維持著生存。這裏的孩子,不要說讀書,即使是溫飽,亦是極難保障的。
我們是縣計生局派來的“關愛女孩”工作組。這次活動的宗旨是倡導男女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女童合法權益。跟我們一起來的,還有縣電視台的記者和攝影師。
女孩今年12歲。與窮困的鄉鄰相比,她的人生較他們更為痛苦及不幸。
她4歲那年,父親患了肺病,本就貧困的家,深深地陷入了灰暗的日子裏。由於無錢醫治,父親的病情逐漸加重,半年後咽了氣。沒有了父親的日子更加艱辛,母親被痛苦浸得越發抑鬱。一年後的某個冬日夜晚,母親終於丟下年僅5歲的她,用一瓶農藥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女孩的親人,隻剩下年邁的奶奶。65歲的老人帶著一個隻有5歲的孩子,日子的艱辛不言而喻。小小年紀的她很快學會了做飯、打柴、洗衣。在漫無邊際的貧困與勞作中,她一天天長大。
看著麵前一摞摞嶄新的書本,女孩清澈的眼神裏閃爍著希望的光。“阿姨,這些書和本子,都是給我的嗎?”她小心翼翼地撫摸著書本,語氣中有懷疑。
“是的,全是給你的,喜歡嗎?”我幫她理了理有些散亂的頭發,心中疼惜不已。
“真的?都是給我的?”她又問,眼中夾雜著不確定與期盼。
“當然,我們可以拉鉤。”我伸出小指,對女孩微笑。
她怯生生地伸出手,將細瘦粗糙的指頭跟我勾在一起。突然,燦爛的笑如菊花般盛開在她的臉上。這時,電視台的小張拿著話筒走過來,讓女孩捧著那些書本說一些感激的話。攝影師小羅也擺好了架勢準備錄像。
如晴好的天空突然飄過一大片烏雲,女孩明媚的笑容頃刻黯然。她把書輕輕地放回原處,小小的身子開始慢慢後退。
“怎麼了?沒關係的,如果不會說,叔叔可以教你。”小張走過去拉她。
她繼續往後退著,眼淚也一顆顆滴落下來。
我走上前問:“為什麼傷心,可以跟阿姨說嗎?”
女孩用袖子抹了一下眼睛,哽咽道:“阿姨,我不想上電視,我不想讓所有的人都知道我是個貧窮的孩子。”我的心倏忽一疼。
“別讓他們拍我好嗎?我一定努力學習。以後,我要考上大學,走出山去。我知道,我現在很窮,但是我保證,我不會窮一輩子。”她解釋著,小臉急得通紅。
小張的話筒緩緩落下,小羅也默默地將攝像機收了起來。
我將書本放到她手裏說:“孩子,其實你一點都不窮。回家去吧,好好讀書,你的心願一定會實現的。”她笑了,眼睛彎成月牙兒。我知道,此刻她的內心,已有向上的力量在升騰。
車走出很遠,塵土飛揚中,那個小小的影子仍站在原地。一路上,大家都沉默不語。這個僅僅12歲的女孩,教我們懂得了,貧窮,不是一個人永遠的烙印。
以後,再有類似的關愛和捐助活動時,我們再未拿過攝影機。因為,任何生命,都該得到同樣的尊重,即使她隻是一個兩手空空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