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6領導力培養計劃的實施與評價(1 / 1)

1.領導力培養計劃的實施

首先,組織的領導者必須高度重視領導力培養問題,先通過專家小組對本組織的領導力進行現狀分析,找出各級管理者的領導力現狀與組織戰略是否同步,是否需要對培養領導力的內容進行決策。

其次,在實施的各個環節中,應建立較完善的資料庫,以便在需要的時候方便獲取,如公司戰略規劃、公司內外環境的變動、各個部門的業績變化趨勢、業務流程的變化等。

第三,在培養計劃實施之前,必須詳細確定好領導力培養計劃,包括領導力診斷、領導力勝任特征模型的建立、領導力的評價、領導力培養方法的確定等方麵。此外,如何設計培養方式、培養課程內容等都需要提前在計劃中有所體現。

2.組織領導力培養效果評價

及時進行領導力培養計劃效果調查。組織可以在領導力培養計劃實施完畢之後,就做出相應的調查。也可以在領導力培養過程中進行階段性評價。把培養前後的指標進行比較,尋找差距。例如對參與者的滿意度進行比較。每個參與者都對每周的計劃進行評價,主要包括:對每一周的模塊進行數字評價、對每一周進行的計劃是否達到預定目標進行評價、對培訓師進行定性反饋、評價所學的內容是否有用、評價改進的機會。領導力培養計劃的管理者的目標和績效評級也與這些評價結果掛鉤。在領導力培養計劃結束一段時間之後,參與者應該接受一次調查,以了解參與者對參與領導力培養計劃是否滿意,目的是判斷領導力培養計劃的可用性。

尋找出差距出現的原因。把培養前後的指標進行比較,尋找出差距原因。原因可能有以下:培養目標的明確性,目標中的具體指標是否適當,參與者對領導力培養的重要性認識程度如何;培訓導師的水平和責任性狀況等。這些都是影響領導力培養效果好壞的原因。但到底是哪個原因,必須采取科學的方法進行分析,找出根源所在。

嚐試使用一些指標來進行評估。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說,用公司的目標來評價領導力培養的效果是很難的。盡管這方麵的數據很多(如銷售收入、財務狀況和運營數據等),但這些數據與領導力的關係並非最直接。所以組織應該多考慮定性指標的評價,如員工的忠誠度、滿意度、工作積極性,非正式組織對於組織運營的正麵影響,員工的自律性,戰略夥伴的忠誠度,顧客的忠誠度等指標。此外還可以考慮一些利益相關者,如政府部門、消費者協會、環保部門等的滿意度等指標。組織可以把培養前後的各個指標狀況進行比較,找出差距和進步,從而對組織領導力培養效果有一個清楚的把握。

總結經驗教訓,采取積極的補救措施。尋找到培養差距和原因,積極總結經驗教訓,力求采取措施進行補救。如果影響不是很大,可以把總結的經驗作為寶貴資料保存,為以後的領導力培養計劃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