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彬子這件事之後,村子裏變得更加的人心慌慌了,生怕某一天白毛怪跑出屋子,來村裏荼毒生靈,所以一到晚上大家就緊閉屋門,不敢出來活動了,整個村子像是沒有了活人一樣安靜,就是偶爾能聽見幾聲狗叫。時間一點一點的推移,村子裏卻異常的平靜,從來沒有出現過任何怪異的事情,於是慢慢的大家懸在心口的石頭也就落下來了。
轉眼間,幾年過去了,我也高中畢業了,馬上就要離開生活了20年的村子,去城裏上大學了,我算是我們村子裏麵比較有出息的,屬於第一個上大學的娃子,所以我爸媽都非常高興,在送我去學校時還專門在家裏擺了幾桌,慶祝了一下。20歲的我由於生在農村,從小幹農活,所以身體發育的很好,體格很是強壯,說來奇怪,也不知道我是從幾歲開始基本上就沒生過病,而且從來沒有受過任何傷,哪怕是小的擦傷,所以從來都沒留過血,我的力氣也是出奇的大,好像還沒遇到過自己搬不起來的東西。當然,由於一直上學,我也沒搬過什麼特別重的東西。
在家宴請村子裏的長輩們吃完飯,第二天我就到學校報道了,我所在的學校位於一個海濱城市,環境非常好,對於我這個一直生活在大山裏沒有見過大海的孩子來說,絕對是異常的興奮,學校也非常大,比我們村子都要大上很多,所以剛一到學校的時候,我處處感到很新鮮,在別人眼中估計就像是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
很快我就融入到了我的大學生活中,在學校裏我認識了幾個關係異常鐵的哥們,我們基本上每天都混在一起討論哪個哪個女生最漂亮,哪個哪個遊戲最好玩,哪個哪個電影最好看什麼的,我的生活從此增加了很多新的元素。但好日子往往是短暫的,可能我的命運就是這樣,從我20歲開始,不可思議的人生便開始了。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流行起來了窮遊,一群的驢友網上約好後就去某一個地方探險旅遊,隨著這個風氣的愈演愈烈,也波及到了我們宿舍的四個兄弟--曹龍、李偉、周宇和我,大家一商量,正好要放暑假了,大家就都決定不回家了,一起去玩一玩,感受下祖國的大好河山。說定就定,首先我們經過一輪的討論後定好了旅遊地點:不周山。理論上說是不周山,但是誰也不知道不周山在哪裏,不周山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山名,最早見於《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據王逸注《離騷》,高周注《淮南子?道原訓》均考不周山在昆侖山西北。相傳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夠到達天界的路徑,但不周山終年寒冷,長年飄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達。不周山具體在哪裏有多種說法,最常見的說法是帕米爾高原。既然是探險,那我們就選擇一個最神秘的地方,經過大家的激烈討論後,我們決定,先到昆侖山,然後再去昆侖山的西北,看看我們是不是足夠的幸運,能夠找到傳說中的不周山。說幹就幹,於是我們定了去西寧的火車票,也就是這個決定,把我們四個帶上了一條不歸路。
到達西寧的時候是上午10點鍾,我們在晚上還要乘車去格爾木,於是先在西寧轉上了一天,買了些我們的日常用品,西寧是青海省的省會城市,但是人口也就60萬左右。不算繁華,但也不算清冷,我們四個人轉了一天,終於買齊了我們所需要的各種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