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到牆角去!”
“哪個牆角?”
她不說話了,直瞪著我,我有點害怕了。
可確實沒有牆角可去,屋子的牆角都滿滿的堆放著東西。
門後的牆角裏麵有掃帚拖把和火鉗,左上的牆角擺著桌子,桌子上有些買回來的蔬菜;另一個牆角放著箱子;還有一個牆角放床。
“媽媽,要不換一首吧,這一首我不會。”我低聲說。
她直瞪,許久,問:
“你還記得奶奶用鞭子抽你嗎?”
“不記得了?”
她一拍桌子,叫道:
“你知道這是一種懲罰嗎?”
“不知道。為什麼要懲罰我?”
“好,那你知道為什麼奶奶用鞭子抽你嗎?”
“我不知道。”
她看著我,歎了口氣:
“過來唉!”
我走過去。
“說吧?”
“你為什麼總是要頂嘴?”
我解釋了半天,說我根本就是真的不記得了,我一定映像都沒有。
“你裝蒜?”
我臉通紅地站在那兒,淚水都快流了下來。
“你把詩再背一遍。”
我大出一口氣,趕緊地把那首詩背了一遍,一點都沒錯!
我自己都感到吃驚,可也下不來台了。
我低下頭,乖乖去門後麵站著了。
“好小子。”
媽媽氣的笑了起來。
“挺會裝模作樣啊!”
她讓我背越來越多的詩,我總在試圖改寫這些無聊的詩句,把上下兩行的順序對調,或者在中間刪減一個或者多加幾個字。
媽媽很是生氣:
“你看那誰誰家的誰誰誰,都能幫父母做飯了,你倒好,連個詩也不好好背。”
我有一種失落落的感覺,可不知為什麼,我想掩飾這一點,於是裝作滿不在乎,更加的加字減字了。
其實,我功課很好,考試總是雙百。
我學算術很快,很短的時間就可以幫媽媽計算買菜的價錢。
可是,讓我感到不好受的是,媽媽總對我不滿意。
她常常皺著眉頭,看著我,說:
“你看那誰誰家的誰誰誰……”
我越來越生氣,媽媽應該是愛我的,像童話中講的似的,什麼都要依著我。可是她……
我問她:
“那你怎麼不讓那誰誰誰當你兒子,非要我當你兒子?”
她一下笑了起來,把這事在電話中告訴了爸爸。
爸爸在電話和我說:
“別人沒你這麼討厭啊……其實啊,你是媽媽在山上撿來的……”
‘哇……’我大哭起來。
“爸爸說我是你從山上撿來的……”
媽媽趕緊過來,一隻手抱住我,一隻手拿著聽筒狠狠地罵爸爸。
小時候,每個人都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
小時候,我們總認為自己不比別人差。
長大後,才明白,自己比不過好多人。
其實,在父母的眼中,自己的孩子永遠是最好的!
其實,別人家的孩子隻是別人家的而已。
其實,當我們有了孩子以後,也會說上這麼一句:
“你看那誰誰家的誰誰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