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以來,反腐倡廉題材的影視作品一直是我國影視劇創作的重點。從90年代初期的《焦裕祿》、《孔繁森》,到近年來轟動社會的張平的《生死抉擇》、陸天明的《蒼天在上》、《大雪無痕》、《省委書記》、周梅森的《最高利益》以及《人間正道》、《忠誠》、《當關》、《生死較量》、《紅色康乃馨》、《黑洞》等,無不在廣大群眾中激起強烈反響。
這些作品從不同角度切入反腐倡廉、勤政為民這一嚴肅主題,以開闊的視野和尖銳的筆觸,深刻揭露了貪汙腐化、權錢交易、恃強淩弱、危害百姓等醜惡現象,熱情謳歌了黨和人民對根除腐敗現象和黑惡勢力的堅定決心,塑造了一係列在反腐打黑鬥爭中湧現出來的充滿正義和豪情的共產黨人的感人形象,構成了當代文藝創作一道亮麗的景觀。
由張平的小說《抉擇》改編的電影《生死抉擇》深刻揭示了當前社會政治、經濟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反映了新的曆史條件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緊迫性、複雜性和艱巨性。
還有根據陸天明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蒼天在上》也是中國第一部重量級的反腐電視劇,這部作品直麵現實,針砭時弊,反映了時代精神,它以空前的尖銳性和膽略深刻震撼了億萬觀眾的心弦。《大雪無痕》是陸天明繼《蒼天在上》之後推出的又一部反腐力作。小說以呼喚社會正義與良心為主題,入木三分地剖析了權欲私欲膨脹後,人性畸變的痛苦而又醜陋的曆程。小說保持了作者創作同類作品時一貫運用的獨特風格:筆鋒犀利,懸念迭起,激情澎湃,正氣浩然。
這一時期,還有以公安、反腐敗為題材的電視連續劇《黑洞》。它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天都市副市長聶大海之子聶明宇,利用其父的特殊身份,拉攏腐蝕天都市各級領導幹部,同時以龍騰集團為招牌操縱該市黑社會組織,無惡不作。聶明宇的義兄、刑警隊長劉振漢奉命調查聶明宇,於是圍繞著親情、友情、愛情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正邪鬥爭,最終正義戰勝了邪惡。
在主旋律影視劇中公安(刑偵、警匪、緝毒、反走私)題材開始走紅,出現了很多優秀的作家及作品。海岩,一個擅長公安題材的多產的作家,推出了深受觀眾好評且大都由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便衣警察》、《永不瞑目》、《一場風花雪月的事》、《你的生命如此多情》、《死於青春》和《玉觀音》等。從80年代的《便衣警察》一直到90年代末期的《玉觀音》,海岩始終在努力展現青春的純情、浪漫、率真,戀人們對愛的矢誌不移,鐵血搏殺中的兒女情懷、世事無常中的柔腸寸斷等等。
同名小說改編的《玉觀音》是一部以其青春激情和人性的壯烈來表現中國女性善良寬容之美的抒情之作,海岩在《玉觀音》中講述了一個跌宕起伏的愛情故事,女警察安心由於一次偶然的越軌戀情鑄成了一生無法挽回的大錯,為此家破人亡,失去丈夫鐵軍和兒子小熊,她經曆了死亡的殘酷,也重新體味了愛情的甜蜜,遇上了她生死相許的愛人楊瑞。最後她忍痛離開楊瑞重返緝毒戰鬥的第一線,並不僅僅是為了報仇和贖罪,而是下了犧牲一切的決心,要像老潘及那位犧牲了的無名英雄一樣為了一項崇高的事業而戰鬥,安心最終成長為了一名為理想而獻身的英雄戰士,投入到極其艱苦、危險的緝毒工作中。
海岩善於把公安題材與愛情故事相結合,把一種崇高偉大的英雄精神賦予筆下的他的人物。海岩的作品中傳達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基本上是主流化、人性化的:堅守忠貞不渝的愛情,讚美忠誠善良、寬容博愛的人性,弘揚為了國家利益不怕流血犧牲的英雄精神。
90年代的第一部都市題材電影是夏剛的《遭遇激情》,此後,出現了同樣題材的《大撒把》、《無人喝彩》;此外,李少紅的《四十不惑》,周曉文的《青春無悔》、《青春衝動》,黃建新的《站直嘍,別趴下》、《臉對臉、背靠背》等,在90年代的都市電影中,小人物的辛酸取代了無名化的大都市的奢華。影片所試圖傳達給觀眾的是冷漠現實的社會中的一點點溫情和暖意。影片中主人公完成著一次想象性的回歸,一份在遊戲中獲得的生命的降落、溫情的撫慰與對現實無奈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