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1899—1946年),原名聞家驊(huá),號三友,著名詩人、學者、愛國民主戰士。出生於湖北省浠水縣一個“世家望族,書香門第”。

五四運動時在北京清華大學讀書,他積極參加學生運動,曾代表學校出席全國學聯會議。1922年赴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學習,後來研究文學。1925年5月回國後,曆任青島大學、清華大學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紅燭》,閃爍著反帝愛國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詩集《死水》,表現出深沉的愛國主義激情。在這以後致力於古典文學的研究。

1937年抗戰開始,他在昆明西南聯大任教。抗戰8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發誓不取得抗戰的勝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戰到底的決心。

1943年後,因目睹蔣介石反動政府的腐敗,於是奮然而起,積極參加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鬥爭。1945年為中國民主同盟會委員兼雲南省負責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長。“一二·一”慘案發生後,他更英勇地投身愛國民主運動。

1946年西南聯大開始分批北上,為了工作需要,他堅決留在昆明。在白色恐怖下,李公樸於7月11日慘遭殺害,聞一多的處境十分危險,但他置生死於度外。7月15日他義無反顧地參加公樸先生的追悼活動。追悼會後,聞一多又出席了民盟在《民主周刊》社為李公樸被暗殺事件舉行的記者招待會。在回家途中,遭到國民黨特務殺害。

1949年8月,毛澤東同誌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這樣說道:“我們中國人民是有骨氣的。許多曾經是自由主義者或個人民主主義者的人們,在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麵前站了起來。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他的遺著由朱自清編成《聞一多全集》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