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島嶼的案子還是不能審判,因為公安局已經公布了王島嶼的死亡結論是毒殺,而不是溺死。公安局又連續召開了兩次案情分析會,李機智決定找出真正的凶手,但王者的嫌疑還沒有被排除,仍然在押。所有關注這一案件的人,都在關注著公安局繼續偵查的結果。
高昊局長親自主持召開案情分析會,看得出來,高昊局長對偵破王島嶼被殺案件的決心很大。“同誌們,我們秋城最近發生了很多刑事案件,教育局長王島嶼被殺案隻是其中的一起。但是,我們不管案件的偵破工作有多艱難,一定要千方百計想辦法,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我們不能冤枉一個好人,更不能放過一個壞人。雖然那個酷似王島嶼的王者已經投案自首,但是這個案子還存在很多疑點。我們不能隻聽信他一個人的供詞,破案靠的是證據,隻有證據確鑿,才能量刑定罪,否則,我們就是對老百姓不負責任。”
李機智代表隊友們跟局長表態,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堅決破獲這起案件。“請局長放心,我們一定擴大偵破範圍,深入開展調查,利用一切技術手段去偵破這個案件,一定要將王島嶼被殺案查個水落石出。”
開過案情分析會後,李機智和他的隊友們立即開展了偵查行動。他們先從教育局內部與王島嶼有所接觸的人員開始查起,逐一排除了內部人員作案的可能性。那些與王島嶼有關聯的企業家也在李機智的調查範圍內,但都被排除了嫌疑。
從教育局往回返的路上,李機智接到了蘇蘇的電話:“李機智嗎?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著急嗎?如果不著急我就回單位再答複你。”
“不是很著急,但是,我寫小說正好遇上這個問題,所以就想問問你。”蘇蘇說。
“那你說吧!長話短說,行嗎?”李機智覺得蘇蘇一定是在寫作上遇到難題了。
“你說毒藥能毒死魚,但是能毒死辦公室裏的花嗎?我查了很多資料也沒查到。”
“你在小說裏用這樣的情節了嗎?”李機智問。
“是啊,你說我把這樣的情節寫進去好不好?”
“我看行啊!毒藥肯定能毒死植物的!”
“好的,那可太謝謝你了。你先忙,我掛了。”蘇蘇一點也不囉唆。
掛了電話,李機智突然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對啊,怎麼就沒想到給王島嶼下毒的人呢!
李機智的腦海中立刻想起來,那天召開王島嶼見義勇為表彰會的時候,那個王島嶼包的二奶不是來找過王島嶼嗎?
可是,如果是她下了毒,她靠誰養活呢?這個女人值得懷疑,但是證據不足。那麼,和王島嶼有仇的還會有誰呢?
對,查查跟那女人有關的人。
李機智的腦海中閃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如果那個女人原來是有夫之婦,那她的丈夫一定會對王島嶼恨之入骨的,那就不排除他有殺人的嫌疑。關鍵是那個女人如果有丈夫,他是從事什麼工作的?這些都要去調查,才能掌握第一手資料。
思路明朗之後,李機智又開始從教育局查起。他抽時間去找了李依依。
“李主任,您能幫我查一下那次表彰會上來找王島嶼的那個女同誌的情況嗎?”因為蘇蘇的關係,李機智和李依依很熟悉。
“行啊,沒問題。你等一會兒,我去找個人來。”李機智坐在李依依辦公室裏耐心地等著。
“進來,大剛,這是公安局的李隊長,找你調查一些情況,要實事求是地說。”李依依邊往辦公室裏讓著這個名叫大剛的小夥子邊說。
“李隊長,他給王島嶼開過車,後來做後勤了。”李依依介紹道。
“你叫大剛?不要緊張。我隻是問些簡單的問題。把你知道的告訴我就行。”
“行。李隊長,您問吧,隻要我知道的,我都說。”大剛也很爽快。
“那天王島嶼見義勇為表彰會你參加了嗎?”李機智問。
“參加了。我在後排坐著了。”大剛補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