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歸家(1 / 2)

宋元佑四年,蘇州城外,太湖之畔。

“屈指算來,離家已有三年了。”湖畔有一少年望著太湖的千裏碧波感歎道。隻見這名少年大約十七、八歲,穿著一件白色長衫,容貌俊秀,氣度不凡。正是離家已有三年的慕容燕。自當日遭遇雲中鶴之後,慕容燕又在江湖上遊曆了兩年,在這兩年裏有遇到持強逞凶的惡徒便順手將之除去。自然為了不浪費,在除掉之前都先用“北冥神功”將其內力吸幹。但因慕容燕一直行事低調,在江湖上卻是名聲不顯。

經過這兩年的遊曆,慕容燕不論是江湖經驗還是武學見識都大有增長,“北冥神功”也已全部練成。離家日久,近來漸生思鄉之情,故決定結束遊曆,歸家返鄉。

少頃,湖麵綠波上漂來一葉小舟,一個綠杉少女手執雙槳,緩緩劃水而來,口中唱著小曲。那曲子是:“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采蓮遲。晚來弄水船頭濕,更脫紅裙裹鴨兒。”歌聲嬌柔無邪,歡悅動心。隻見那少女約莫十五六歲年紀,滿臉都是溫柔,一雙纖手皓膚如玉,映著綠波,便如透明一般,全身盡是秀氣。

那少女劃著小舟,來到岸旁,看到慕容燕便喚了一聲“二公子”。這名少女名喚阿碧,從小在慕容家長大,是服侍主家的一名小丫頭。慕容燕決定回家後,就將自己的行程通過慕容家在江湖上的部屬向燕子塢作了通報。今日阿碧是特來迎接他的。

慕容燕離家已有三年,加之又是長身體的年紀,身形體貌與離家時已略有不同,但大體還是離家時的樣子,隻是長高了一些,所以雖然已有三年未見,但阿碧還是一眼認出。

這時,舟已靠岸,慕容燕輕輕躍上小舟。那小舟隻略沉少許,卻絕無半分搖晃。隨後望著阿碧笑道:“阿碧,三年不見,長得越發秀麗了。”聽得此語,阿碧俏臉微紅,卻不回話。

慕容燕接著問道:“大哥在家嗎?”

“在的,大公子兩日前剛回來。”阿碧回道。

“我離家日久,舅母和表妹可還好嗎?”

“自從二公子出門後,舅太太不喜歡我們過去,兩邊就少了來往。但王姑娘有時會過來看書,其它的看起來都還好,就是十分想念二公子,總是打聽二公子的消息。但二公子這三年來少有消息傳出,尤其二公子頭一年一點兒消息也沒有,不知道將王姑娘急成了什麼樣子。”

“如此,明日就去看看舅媽和表妹好了。”

此時舟行湖上,極目望去,但見煙波浩渺,遠水接天。不一會兒,小舟劃入一處小港,但見水麵上鋪滿了荷葉,清波之中,綠葉翠蓋,清麗非凡。荷塘尚未過完,阿碧又指引小舟從一叢蘆葦和茭白中穿了過去。

“二公子,吃幾塊糖藕吧。”阿碧從船艙旁拿了幾塊糖藕,遞給慕容燕。慕容燕拈起一塊糖藕,見那糖藕微微透明,略沾糖霜和玫瑰花瓣,送入嘴中,甘香爽脆,清甜非凡,感歎道:“好久沒有吃過這麼清而不膩的糖藕了!”阿碧聽後笑道:“若是二公子喜歡,以後我天天拿給二公子吃。”

此時一眼望去,滿湖荷葉、浮萍、蘆葦、茭白,全都一模一樣,兼之荷葉、浮萍在水麵飄浮,隨時一陣風來,便即變幻百端。若是不得指引,外人是萬難在這許許多多縱橫交錯、棋盤一般的水道中找到路徑的。

如此曲曲折折地劃了兩個多時辰,一路上與阿碧談天唱曲,倒也不覺煩悶,遙遙望見遠處綠柳叢中,露出一角飛簷。到得鄰近,是一處莊子,匾額上寫著“參合”兩字。

剛步入莊中,就聽到一個清朗的聲音:“二弟,你總算是回來了。”抬眼一瞧,便見一青年從莊內走來。但見那人二十六七歲年紀,身穿淡黃輕衫,腰懸長劍,飄然而來,麵目清俊,瀟灑閑雅。此人正是慕容燕的大哥慕容複。

“大哥。”慕容燕有三年未見到大哥慕容複,也有一些激動。說來慕容燕對慕容複的感情頗為複雜。慕容燕前世讀書的時候,並不喜歡慕容複這個人物,認為他性格剛並自負,做事不擇手段。但今世重生慕容家,成了慕容複的幼弟,十幾年的朝夕相處,怎能沒有感情?這種種情緒交雜在一起,實在是難以辨明。

“二弟,你這次回來後,就來幫我吧,你我兄弟二人齊心協力,定能完成先祖遺誌,複興大燕,將來你我兄弟二人輪流坐天下。”慕容複拍著慕容燕的肩膀,殷切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