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君聽慣了“辦公室”這一個名詞,忽然看見這個題目叫做“辦私室”,也許疑為寫錯了字,或者是指洋房裏麵排著浴盆和抽水馬桶的那個房間。其實既不是寫錯了字,也不是指那個與“方便”為緣的辦私房間,是指雖稱“辦公”而實為“辦私”的地方。

怎麼叫做“辦私”?開宗明義第一章即是安插私人。隻要你做了一個什麼“長”,局長也好,校長也好,或隻要做了什麼“理”,總理也好,協理也好,總之隻要你做了一個獨當一麵有權用人的領袖,大領也好,小領也好,便得了無上機會去實行“舉不避親”的政策!舅老爺可任會計,姑老爺可任庶務,表老爺可任科長,侄少爺可任科員……真是人才濟濟,古人說“忠臣孝子出於一門”,這至少也可以說是“各種飯桶出於一門”!外麵的真正的專門人才雖多,其奈不是“出於一門”何!

常語有兩句話,一句是“為人擇事”,一句是“為事擇人”。其實能為事擇人,是要辦某事而選用合於此事的人才,固然是很好的事情,就是因有了人才,尋得相當的事叫他去做,也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所最可痛的是不管事情弄得怎樣糟,隻要是自己的親戚弄得飯碗算數!

但是“辦公室”到底是辦公的地方,隻有秉公辦事始能令人心悅誠服,倘若硬把“辦公室”一變而為“辦私室”,便極容易引起暗潮,引起糾紛。有某機關的庶務先生,因為要拉一個私人做茶房,就原有的茶房裏麵揀出一個“弗識相”的開除掉,弄得全體“茶博士”宣布罷工,鬧得烏煙瘴氣!我又親見某機關的領袖任事十餘年,全取人才主義,從不用一私人,凡有什麼難問題,或同事中有所爭執的事情,他數言解決,眾無怨言,因為大家都知道他是大公無私,全以當前的事實為評判的對象,自然使人易於諒解。這位領袖對於“辦私”的機會雖不知道利用,但據他自己對我說,他因此對於“辦公”方麵卻大為順利。

做領袖的人要做全機關的表率,所以尤忌在辦公室裏“辦私”。但是任何辦公室,除了領袖,還有許多職員,而辦公的職員也往往各辦其私。西友某君有一次很詫異的問我說道:“在外國銀行裏,各辦事桌旁的辦事員總是忙於辦公,何以偶入中國的銀行,往往看見許多人就辦公桌上看報?”他這種話當然不能抹殺我國人辦的許多銀行,但是我們試冷眼觀察,吾國辦公機關裏的職員,於辦公時間內看了大報還看小報的人有多少?這種私而忘公的精神怎樣的普遍!

聽說外國國民看報的人比我國多得不知幾何倍數,他們每日由家出外赴辦公室的時候,往往利用在途中坐車的一些時間內把本日的報展開來看看,到了辦公室便須認真的辦公,他們真是笨伯!何以不知利用辦公室裏的辦公時間來看看報呢?可見他們不及我國辦事的聰明了!

我國辦公事的人還有一種“辦私”的好機會,就是濫用機關裏的信封信箋,就在辦公室裏來寫私人的信!

據梁實秋先生說他有一天接到一封從外國郵局寄來的信,那信封是免貼郵票的信封,在貼郵票的角上印著:“如有以此信封作私用者,處以二百元之罰金。”這種事情,在咱們的聰明辦公者們看起來,未免要笑他們不懂得“辦私室”的妙訣,以為公私何必分得如此分明,未免“小題大做”了!

我有一位朋友在某機關裏服務,他告訴我說他有一位同事差不多天天在辦公室裏用機關裏的信封信箋大寫其情書,他雖“挨弗著”拜讀那些情意纏綿的情書內容,但偶爾把眼角斜過去偷瞧偷瞧,但見滿紙“吾愛”!這也可以算是在辦公室裏極“辦私”的能事了!誰家女郎,得到這樣多情的如意郎君,所不堪聞問的是那間表麵上號稱“辦公室”裏的事務成績!

我又聽說外國的各種機關正在那裏利用種種科學的原理來增加辦公的效率,我國“辦私室”的效率對於“辦私”方麵似尚不無成績,也許可與講究效率的外國並駕齊驅!我們中國社會事業所以難有進步,也許是有一部分因為這一方麵的成績太好了!太普遍了!

(原載1929年1月13日《生活》周刊第10卷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