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三章(1 / 3)

直到十三灰溜溜地從獄長的房間裏離開時,獄長依然維持著一動不動的姿勢,盯著手中的那已經失去光澤的玉牌,一臉費解。

十三可不想打斷他,出門後摸了摸比以往叫囂的更為猛烈的肚子,便快步往食堂的方向走了過去。

可惜的是,加上在獄長這裏耽誤的這一會兒,一向以效率為準則的食堂這會兒已經關閉了供應。十三隻好歎了口氣,轉身向“教室”走去。

嚴格來說,梵獄裏是有“文化教育”這個環節的。

隻不過,這個教育的範疇,相當的狹隘。

當十三輕輕地打開教室後門時,講師正在台上比劃著手語。對於這個遲到的學生,講師隻是瞥了一眼確認是誰,接著便繼續解釋起了該手語的意義。

教室裏此時共有六七十個孩子,不過在聽到動靜後,隻有十七一人稍微轉移了些許餘光。

十三壓著步子走到了十七身旁坐下,調整了下呼吸便認真聽講了起來。

講師的代號是“東”,是位戴著半截白色麵具的女性。大多數時候,她的課程都是在教孩子們“語言”。

那些有著獨自一套發音和語法的語言,到目前為止十三一共學了四種。

不過,這些“語言學科”在比重上還是有輕緩之分的。例如,隻有那個在海市裏也能使用的語言,東女士是教了字符的。學習其他語言時的概念講解,也是以這個語言為基礎。所以,這個語言被稱作“通用語”。

除開這些可以發聲的語言外,東女士還教了兩種肢體語言:手語和表情語。

隻是比起用聲帶驅使的語種,這類語言的表達效果很差,隻能用以最基礎的交流。

而在所有課程中占有比重最少的,當屬“生物學”。

其實對於十三來說,東女士教的這些根本就算不上“生物學”。

她隻是大致講解下人體器官的作用,要害的位置,以及哪種地方受傷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反應。而且,完全沒有解釋“所以然”的意思。

不得不說在十三看來,這些課程都很枯燥。東女士在講完了這段手語後,便發下了一張張“作業”。

上麵寫著的是另一種語言,孩子們的任務就是將這段文字用紙筆翻譯成通用語。

交代完了這些,東女士便找了個位置坐了下去。

直到課間開始傳出沙沙的寫字聲,十七才不著痕跡地戳了戳十三,將課桌裏藏著的小布袋遞了過去。接著,朝十三比劃了一句手語說:“食物”。

十三一愣,摸了摸還在發熱的小布袋,壓低聲音對十七道了句謝。

十七聽後彎起嘴角笑了笑,接著便拿起筆寫起了作業。

這個小插曲並沒有引起什麼關注,教室裏的孩子們都在專心地攻克眼前的難題。東女士則是倒上了一杯散發著幽香的熱茶,獨自斟酌了起來。

畢竟按照梵獄目前課程安排來看,文化課的總時長加起來是要比體能課要久的。教書先生也隻有一人,如此想來東女士的喉嚨確實挺辛苦。

雖說十三並不擔心周圍的孩子們在看到他偷吃後會舉報給東女士,但他總覺得這麼明目張膽地在課堂上吃東西有些不妥。因此在拆開了布袋後,便埋下頭狼吞虎咽了起來。

就像之前說過的,這些麵疙瘩雖然味道上不敢恭維,但確實挺解餓。

全部解決之後,十三便著手寫起了作業。

以十三的視角來看,東女士布置的作業都不算太難,大多都是一些有韻律可循的文字。隻不過,即便明白字詞的意思,也可以順利翻譯,但當它們組合在一起時,其意義卻都非常的晦澀難懂。

“這大概就是……所謂‘古詩詞’了吧?”十三奮筆疾書,一邊寫一邊想到。

由於對語言的概念比較清晰,十三的文化課水平倒是不差。當然,出於“低調”的習慣,他還是每次都故意寫錯了幾個部分。

差不多半小時後,東女士便站起身,走到講台上吩咐大家按順序交卷。

作為作業的副產品,東女士會講解一下這些文字的意義,順道糾正一下翻譯之中的錯誤,以此當做下一節課。

意思就是說,盡管這些孩子們壓根不知道“抄襲”的概念,考卷還是被設計成了每張都不同的內容。

十三曾糾結過這個問題,得出的結論是“隻是因為東女士懶得手寫考卷,才把成書撕開來當做試題的”。

當然,也有可能是東女士想測試下這些孩子們有沒有無師自通出“抄襲”技能的人。

言歸正傳,把東女士此次的試卷聯合在一起,構成的是一部史書。可惜講解的時候,她並沒有順道科普下這份曆史是屬於誰的。

進程過半時,緊閉著的正門突然被打開了。從體型上來看,進來的是一個青年男子。

這人的代號是“北”,臉上戴著一張深紅色的麵具,是梵獄裏最不常見的一個人。

北先生進來後,隻是跨步至東女士身邊低語了幾句,便急匆匆地離開了。

東女士聽後稍微沉默了一陣,便開口道:“編號二十以後的,立即去參加訓練。”

按理說,文化課是會一直持續到午飯時間的。不過孩子們在聽到後也沒有反抗,一個個站起身,輕步離開了教室。

剩下的,隻有十三到二十這八個人。

待教室門再次緊閉,東女士放下了手中的紙張。清了清嗓,用一種不怒自威的語氣說道:“從今天起,你們八個,正式成為梵獄的‘獄鬼’。”

也不知道東女士是不是想等等這些孩子們的反應,說完了這句話後,她稍稍頓了一會。

接著,她總算是想了起來,這些孩子恐怕是不明白她這句話的含義的。

“成為獄鬼之後,你們便不必接受之前的訓練了。於此相對的,梵獄會傳授給你們一套心法,並協助你們開辟脈輪。”東女士說完,依舊是等了一會。

可惜的是,在座的孩子們還是一點反應都沒有。

東女士再次清了清嗓,開口道:“在這之前,我先跟你們解釋一下脈輪的作用。

想必你們對‘靈韻’已經有了一部分的了解,它是一種力量的形態。但這股力量的作用,可不僅僅是讓你身體上的疲勞消退。當你們可以控製靈韻的時候,它將變成比你們的拳腳更加有力的武器。

不過,至今為止,你們還都沒辦法自主控製靈韻的生成和流向。這是因為,你們的身體裏還沒有開辟出適合儲備靈韻的地方。”

聽東女士說到這時,十三悄悄感受了一下停在尾椎處的漩渦的律動。

這個被獄長稱作“生輪”的地方一直反複地循環著靈韻在身體裏的流動,速度不算快,但帶給十三的收益卻是明顯的。

此時的十三,覺得渾身都充滿了力量,完全感受不到一丁點疲累的跡象。

東女士並沒有注意到十三的走神,整理了下思緒接著說道:“脈輪,便是可以讓你的身體自行生成靈韻,並掌握對靈韻的控製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