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自肅確實是非同一般的倒黴,做為一個立場比較中立的非閹黨官員,能夠魚躍龍門當上一任巡撫,靠的完全是自己的卓越政績和公正廉明,還有曾經擔任過寧前道參議的經曆和寬仁慈厚的性格,所以才被派到遼東來擔任巡撫,給熊廷弼和毛文龍這兩個狗熊脾氣的炮筒子當和事老。隻是畢自肅他做夢也沒想到的是,自己會在上任不到十天情況下,竟然就被兵變逼得自殺身亡。
畢自肅是在三月二十八這天從前任遼東巡撫手裏接過這個職位的,卸任後,前任遼東巡撫立即打馬連夜去了山海關,到恩師熊廷弼麾下祈求庇護,根本就沒象其他官員一樣,按照不成文的規矩給畢自肅介紹同僚,幫助繼任者迅速熟悉情況。不過還好,孫承宗擔任遼東督師時,畢自肅此前曾經在寧遠幹過一段時間,對大部分的文武官員還是比較熟悉的,所以畢自肅也沒去指責前任什麼,隻是老老實實的召開會議,與同僚部下互相熟識,準備迅速融入角色。不曾想四月初一這天召開會議時,寧遠諸將剛一到齊,伸手就向畢自肅討要軍餉——四月份的軍餉。
“各位將軍,軍餉當然發。”畢自肅也沒推辭刁難,還很誠懇的說道:“隻是本官剛剛到任,對軍隊情況還不了解,士兵的人數也還沒有清點過,等本官確認了各支軍隊的編製,還有清點了士兵的數字,就馬上把軍餉發給你們。”
畢自肅決定統計了士兵準確數字之後再發軍餉,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寧遠軍隊的士兵數量,對大明朝廷來說一直都是一個迷,不管是魏忠賢派到這裏來攙沙子的寧遠監軍胡良輔,還是一直看前任遼東巡撫不順眼的寧前道禦史李應薦,都始終沒有摸清楚過寧遠軍營裏到底有多少士兵,朝廷給前任遼東巡撫的四萬五千編製,到底被吃了多少空額,所以借著這個遼東巡撫換人的機會,不管是魏忠賢還是兵部尚書王永光,都想通過畢自肅摸清楚寧遠軍隊的真實情況。而且畢自肅也不是故意刁難,三月份的軍餉已經發了,現在才四月初一,四月份的軍餉即便拖到月底發也是理所當然——畢竟,寧遠軍隊每個月發軍餉的時間,也要由畢自肅說了算。
盡管畢自肅已經做好了苦口婆心對寧遠眾將解釋的準備,可畢自肅絕對沒想的是,他的話音未落,在場的寧遠將領居然二話不說,一下子走得幹幹淨淨,絕大部分文職官員也是一個比一個跑得快,隻剩下畢自肅和寧遠監軍胡良輔、寧前道禦史李應薦三人,在會場裏大眼瞪小眼。麵對這樣的局麵,畢自肅當然是怒不可遏又束手無策,無奈之下,畢自肅隻得和比較靠得住的胡良輔、李應薦商量,商量怎麼對付這些丘八。可是讓畢自肅措手不及的是,剛過了午飯時分,寧遠城中的軍隊就發生了嘩變!一群接一群如狼似虎的亂兵闖進巡撫衙門,高喊著欠債還錢的口號,在巡撫衙門裏見人就打,見東西就搶,畢自肅也在措手不及下被亂軍綁架,捆到了寧遠城的城樓上。
畢自肅被五花大綁捆到城樓的柱子上時,寧遠城裏已經徹底亂了套,成群結隊的亂軍在街道上橫衝直撞,高喊著‘畢自肅故意不發軍餉,我們不如反了算了’的口號,到處的打家劫舍,殺人放火,畢自肅從京城帶來的仆人和親隨首先遭殃,當街被砍成了肉醬,私人財物被搶劫一空;還有寧遠的糧倉錢庫也被亂軍砸開,官倉裏儲存的糧食和銀錢同樣被掃蕩一空。不過最慘的還是前任遼東巡撫的對頭李應薦,他被亂軍堵在巡撫衙門的後花園裏,當場活活打死,他在寧遠的家人也被殺得幹幹淨淨,居住的宅院更是被一把火燒得精光,同樣和前任遼東巡撫做對的寧遠監軍胡良輔則在混亂中不知所蹤,生死不明。與此同時,畢自肅本人也在城樓上遭受了難以想象的殘酷折磨,數以百計的亂軍士兵借口他故意克扣軍餉,對他不僅是百般侮辱,拳打腳踢,還喪心病狂的把他的耳朵和鼻子割掉,又拎來馬桶,將桶中大便小便澆滿他的全身,素有清廉直名的畢自肅遭受如此侮辱,自然是羞憤欲死。
四月初三,收到消息的熊廷弼率領大軍兵臨寧遠城下,鎮壓叛變,隻可惜此刻的寧遠城早已經落到了叛軍手中,熊廷弼若要強攻,勢必就是兩敗俱傷的局麵,而且畢自肅也在叛軍手裏,如果強攻,必然危及畢自肅性命。無可奈何之下,熊廷弼隻得派遣使者入城談判,要求叛軍放下武器,開城投降,叛軍首領楊正朝和張思順則向熊廷弼提出了三個投降條件,第一,立即下發軍餉;第二,保證不追究叛軍所有成員的任何責任;第三,要求熊廷弼上書朝廷,嚴格懲處克扣軍餉導致兵變的畢自肅,請袁巡撫回來,繼續當遼東巡撫。而熊廷弼當然隻能答應第一個條件,還有保證隻處理少量手上沾有命案的叛軍士兵,叛軍同樣不答應,結果談判破裂,熊廷弼也隻能下令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