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以史為鑒(1 / 1)

曆代的皇帝都知道安邦治國是自己的要務。怎麼治?不勞民傷財,不勞兵襲遠,愛民如子,政治清明,國家治理得一定會很好。開明的皇帝喜歡自己的巨子清正廉明,兩袖清風,以國為家,能夠真正地為國家江山社稷著想。大凡開國皇帝多半都能勵精圖治,好好振興一下自己的事業。原因就在於他們知道江山來之不易,稍一鬆懈就會隨水而去,土崩瓦解。而其後的皇帝則多是在官內“土生士長”,不知稼稿之苦,貪圖安逸享樂,金錢珍寶要得,玉女美人也同樣不可少,於是整日陶陶然,沉醉於花天酒地之中,荒廢國事,漸漸就丟了天下。

宋人司馬光曾編篡《資治通鑒》,曆鑒各朝各代為政之得失,以作為政之借鑒。其實本質上說的是應該多為天下民眾著想。

商前約王窮奢極欲,聚斂無數,竟要用酒來造成池子,用鮮肉聚集為林,生活自然是富足之極,結果卻亡了國。隋煬帝即位不久,命人開鑿運河,修造巨船,征斂天下無數美女一同巡遊江南,沿路各地都要貢奉最精美的食品和寶物。隋朝本來就剛剛建立,讓他這麼一折騰,越發地難以收拾。結果是無心裁柳柳成蔭,手握兵權的李淵稀裏糊塗地作了皇帝。

有以貪敗國的皇帝為借鑒,那麼聰明的皇帝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作為執政的反麵教材,時時鞭策糾正自己,這樣就能使自己的寶座坐得更長久一點,人民也會因此而得以體養生息,衣食可安。

秦始皇是個暴君,接替他的漢朝請皇帝就知道不能像他那樣做。漢高祖劉邦就率先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與民方便。繼之的文帝。景帝更是持之以恒,不敢懈怠。文帝在位期間曾經打算修建一處露台,一計算要用100金,相當於10戶中等人家的家產,他便罷手不修了。景帝更知體恤百姓,接連降低收稅標準,最低時隻收三十稅一,甚至接連幾年不收稅。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include

virtual="/fragment/6/3236.html"wap_17K [http://img.17k.com/images/ad/qrcode.jpg] *

掃描二維碼關注17K小說網官方微信,最新章節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

*

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wap_17K”關注我們。

*

回複"大獎+你的QQ號"參與活動。10部iphone6,萬名QQ會員等您來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