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千古名臣(1 / 1)

魏征任唐太宗的宰相,前後長達十六年,敢於直諫,是唐太宗為政上的得力助手。他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諫臣,曾前後向唐太宗進諫二百餘次。他性情耿直,即使唐太宗雷霆震怒,其他大臣都斂氣摒聲,不敢抬頭的時候,他仍能神色鎮定,從容陳詞。特別是他反對帝王追求享受,認為這往往就是政治敗壞的開始。唐太宗一有這樣的苗頭,他就毫不客氣地加以指出。一次,唐太宗外出巡遊,住在洛陽顯仁宮,因為供奉差一點,便對有關官員大加斥責。魏征聽說後,勸諫太宗道:“陛下因為供奉不好而斥責官員,開了這個風氣之後恐怕就會弄得民不聊生了。以前隋場帝出巡時,令各地官員攀比著敬奉最精美的食品,並以此作為賞罰的依據,結果弄得天下大亂,眾叛親離。這些都是陛下親眼見到的,為什麼還要學這一套呢?”唐太宗聽後,馬上悔悟,說:“要不是你,朕是不會聽到這樣的話的。”後來,魏征去世,唐太宗派人去魏征家整理書函時得一表文,上麵寫著:一天下之事,有善有惡,任善人則國安,任惡人則國亂。“唐太宗閱廳感慨萬分,命公卿侍臣將這幾句話記在績板上,並讓大臣們學習魏征”知而必諫的,公而忘私的精神。於是唐朝大治。

忠臣明主,一個敢於直言進諫,一個正好納諫如流,這樣才能相得益彰,共同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如果忠臣遇昏君,或明君遇餡臣,或者昏君遇餡臣,那都是大大的不妙。商紂體力充沛,喜歡漁獵女色,費仲、尤渾就拚了命地為他搜羅美女,任其享樂,終於亡了國。清朝乾隆帝是個不錯的皇帝,還算有作為,可是他卻碰上和坤。一次和坤說假話討好乾隆,被乾隆知道,大加斥責。和砷卻說:“陛下您身為一國之主,每日都要為國家大事費心勞神,得不到一點休息,如果我還天天說些煩心事,那您這皇帝做得還有什麼樂趣呢?”乾隆耳根子一軟,便饒了和坤。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include

virtual="/fragment/6/3236.html"wap_17K [http://img.17k.com/images/ad/qrcode.jpg] *

掃描二維碼關注17K小說網官方微信,最新章節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

*

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wap_17K”關注我們。

*

回複"大獎+你的QQ號"參與活動。10部iphone6,萬名QQ會員等您來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