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江南印象(1 / 1)

文/李宏

江南原指的是長江以南的地方,如江蘇、浙江、上海、安徽、江西等省份,不過現在人們常說的江南一般指的是蘇杭一帶了。

雖然我也長在大江以南,鄉下老家也偶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致,但這裏終不見江南水鄉的烏篷船,更少見江南粉牆黛瓦的特有建築。從認字識畫時起,我便偏愛吟誦有關江南的詩詞:“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瀟瀟,人語驛邊橋”……對江南的印象,猶如一個夢,從唐宋詩篇中繁衍出來,在時光的流逝中搖曳生姿,多少回喚起我深藏心底的情愫。

參加工作後,曾有幸遊過一趟蘇杭,也算身臨其境地感受了江南的婀娜和溫婉。古風猶存的小鎮,吳根越角的老屋,曲徑幽廊的園林,紅杏探牆的深院,明月橋邊的紅藥,戲魚采蓮的越女……所有這些,令多少文人墨客吟哦嗟歎,寫下無數流芳百世的傳世詩詞,又令無數才子佳人傾情蕩魂,成就多少千古絕唱的傳世情緣。當我走進這煙雨江南,猶疑走進了唐詩宋詞婉約朦朧的畫境,其婉轉多姿,曠古深沉,沉醉於它的精致,迷戀於它的溫潤,它讓我不由得浮想聯翩,使我感到任何用來形容它的華麗辭藻都顯得那麼蒼白而枯澀。

江南的雨,霏霏斜斜,綿綿瀟瀟,似煙似霧,似幻似夢,為原本就煙雨朦朧的江南又披上了一層縹緲的麵紗。在細密斜舞的小雨中,閑蕩在青石板鋪就的小巷裏,我依舊不愛帶傘,就想獨自享受這雨中的靜謐和沁涼。忽然間,巷頭一位“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撐著一把銅色的油紙傘,在細若琴弦的雨中娉婷而至,青絲和肩頭不經意間被雨水濡濕了些,她“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行著,冷漠、淒清,又惆悵”……“在雨的哀曲裏,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歎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

千百年來,江南的煙雨、江南的山水、江南的情緣,養育出了多少“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江南女子,江南的文化又滋養了多少江南女子的靈心與慧性。她們婀娜娉婷,嬌小嫵媚,嫻靜溫婉,美麗多才……似那西子重生,又似易安再世!在她們身上,你能見“朱粉不深勻,閑花淡淡春”的韻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的情致和“繡閣輕拋,含羞相語”的雅致,就連她們的衣著也穿出江南女子特有的情懷細膩和生活精致,一件普普通通的淺紅帶花的吊帶連衣裙,在她的身上能穿出特殊的韻味,穿出江南女人的婀娜多姿和那份與眾不同的婉麗柔媚。見了這樣的窈窕佳人,怎不叫人心生憐惜。

一直疲憊於滾滾紅塵之中,少有過放下負載的輕鬆,突然發現,放任思緒走進印象中的江南,帶著浪漫的遐想,繾綣的情感,漫步江南的朦朧纏綿,尋覓心中的江南紅顏,參悟禪宗的千年謁言……原來,在這也能放下一身的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