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交 心(1 / 1)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連俊和張清華一頭紮進了全鎮所轄11個村子,開始第一輪的工作。

張清華因為在這工作了三年,充當了向導,一路為連俊講解南鎮現狀。

不得不說南鎮的發展還是不錯的,地處全縣最南端,海拔最低,水資源豐沛,是農業重鎮。煤炭行業發達,蘊藏量大,又是資源重鎮。相較全縣來說,全民收入較高,生活富裕,即便是偏僻的自然村,也是青磚紅瓦,整齊劃一的,很是朝氣蓬勃。連俊也慢慢知道為什麼李書記要把他倆留在南鎮了,如此景象,隻要稍稍下點功夫,在和上邊掛點勾,再進一步應該問題不大。經過這幾天的下鄉,連俊對張清華也是欽佩,幾乎每個村的幹部對張清華都是稱兄道弟,即便知道張清華升任副鎮長,也沒有幾個人有拘束感,依然勾肩搭背,推推搡搡,讓連俊眼熱之餘暗歎自己,自身環境影響,是不可能做到張清華一般的。連續幾天下來,幾乎每個村子都要喝酒,除卻早飯外,中午晚上絕對有酒,有時一頓要喝幾家,到後來連俊喝酒都沒有酒味了,機械的往嘴裏到,如喝水一般。想要退卻,張清華便看向自己,眼神中少有的充滿命令的神色,心下一橫,就又喝下去了。而且隻要喝了,張清華兩眼便笑成了彎月,搖搖晃晃走過來,給自己倒滿,再給連俊倒滿,咣當一碰,一幹二淨。喝過幾頓後連俊發現,村幹部們看向自己的眼神變了,原來的尊重和推拒沒了,代之的是接納和熱忱,慢慢的也有人開始和他胡撇亂侃起來,而一些平時官麵上聽不到的話也漸漸說給他聽了。

一圈下來,兩人對全鎮也有了深層了解。由於煤炭企業發達,全鎮70%以上的青壯年都在煤礦上班,村子裏幾乎見不到年輕人,從事農業勞作的大部分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農耕作業還是以傳統方式勞作,經濟作物種植量極少,不存在產業鏈,這就形成大麵積荒地存在,無人耕種。年輕人上班時間久了,觀念轉變,對農業生產有抵觸心理,不願回來務農,而國家由於產業鏈調整,對資源行業和重汙染企業采取限製、整改、關停、兼並、轉型等一係列政策,紫河縣煤儲量雖大,但因品質優良,價格昂貴,開采難度大,隻適用於焦炭行業使用,品相一般的煤炭產量一般,受周邊縣區影響,銷路並不好,眼下紅火,長遠來看隱患很大,暗藏危機,如不能除之於未然,則為大弊。

二人回到鎮政府,心思已是沉重,商量了一下,一起來到李書記辦公室。李書記一見到他倆,笑著站起來,讓他們坐下,給兩人倒了杯水,問道:“怎麼樣,轉了一圈,有什麼感想?”

連俊看了看張清華,張清華微微點頭,連俊沉思一會,看向李書記:“李書記,表麵看,南鎮是繁榮的,穩定的,前景光明,可實際暗藏危機啊,農業凋落,工業堪憂,轉型項目難找,如若國家政策強力實施,怕是神坑。”將幾天的見聞和張清華兩人的想法一起向李書記做了彙報。

李書記半天沒有說話,拿起煙給兩人散了一根,自己點上,深深吸了兩口,閉上眼睛沉默了。

過了一會,李書記猛地睜開眼,將煙頭掐滅,站起身來到門前,一把關好門,長呼一口氣,回過了身:“連俊,清華,我為官快二十年了,剛開始血氣方剛,一身正氣,覺得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於是廢寢忘食,努力工作,雖然有時碰的頭破血流,寸步難行,可是沒後悔過,因為每次回身,都有一群老百姓在看著你,捧著你,仰望著你,在你受傷、受氣、受委屈時安慰你、保護你、守望你,使你不能也無法後退,也給了你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氣,”李書記已是滿含熱淚:“但漸漸地我發現,為官不是隻有勇氣和信念,這不夠,你還需要心智、謀略、殺伐、手段,於君子鬥,正氣就夠了,於小人鬥,你需要謀略,可與奸邪之徒鬥呢?你需要權力,而且想做的越多,需要的權力就越大,所以,”李書記的眼中已是殺氣凜然:“不管於國於民於己,隻要心係於民,無論運用什麼手段,始終要將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做一些想做而且該做的事,”緩了口氣,李書記接著說:“南鎮的現狀我知道也想改變,可是你知道阻力有多大嗎?老百姓要生活,企業要壯大,鎮政府要政績,縣政府要穩定,”李書記歎了口氣:“小人想得誌,奸邪想撈財,龍蛇當道,上躥下跳,難啊。我原來要你倆,一是因為你們年輕,有實力,二是連俊父親,我想乘涼,這一點我沒改變,也不怕你們笑話,直到市委薛書記給我打了個電話,他說:這是我一生最大的機遇,成敗不論,卻能給自己人生留下最重要的一筆。”李書記誠懇的望著兩人:“所以,謝謝你們,給了我一搏的機會,你們背景不同卻都深不可測,放手去幹吧,給南鎮一個明天,我做你們背後哪個支撐!”

張清華和連俊心裏激蕩連連,沒想到李書記會說這樣一段話,而且掏心掏肺,兩人站起身,對望一眼,走到李書記身邊,張清華毫不掩飾眼中熱忱於感動:“李書記,謝謝,前途艱辛,任重道遠,請相信我們,一定給您一個交代。”連俊眼角微潤:“放心李書記,由您把舵,我們劃槳,咱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