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迸 發(1 / 1)

從李書記辦公室出來,兩人心中的激蕩還未平複,李書記太直白了,直白的讓他們有點無法想象,誠然,追求更大的權力是每個官員的夢想,但如此坦蕩的說出來,仍讓人震撼。

不過也正因如此,連俊和張清華反而對李書記欽佩不已。官場無君子,隻怕有心人。看起來李書記是真有心啊。兩人也明白,此一番話恐怕也隻有他們能聽到,而李書記真正的意圖也算是表露無疑了。

相視一笑,走到陳鎮長辦公室門前,張清華輕輕敲了敲,“請進。”陳鎮長輕聲應道。推開門,陳鎮長趴在辦公桌上寫著什麼,見是連俊和張清華,忙站起身迎了過來,將倆手在褲子上擦了擦,局促的笑道:“你們下鄉回來了?”才伸手和兩人一一握過,:“快坐,我給你們泡茶。”

連俊說道:“不用不用,陳鎮長你坐,我們自己來。”說著話張清華已經倒了三杯水,手裏捧著一杯邊喝邊坐到椅子上:“你倆客氣什麼,陳鎮長是我老領導,不用見外,以前沒茶喝時常常來陳鎮長辦公室蹭,那關係剛剛的。”陳鎮長就笑了:“你個清華,以前隻有你,現在不是連鎮長也在嗎。”

連俊也笑起來:“陳鎮長,別和我客氣,我倆一樣,以後少不了蹭你,到時候別嫌我煩就行。”

三人說笑了一會兒,抽了顆煙,陳鎮長開口問道:“怎麼樣,下鄉有什麼收獲?”

說到正題,連俊一把將煙掐滅,認真起來:“陳鎮長,我是第一次下鄉,清華帶著我把所有村莊都轉了一圈,總體來說,我們南鎮確實不錯,農民收入、村容村貌、基礎建設、整體規劃都很好,表象看,挺繁榮的,可從長遠著手,卻是危機重重啊。”便將和李書記彙報的材料又和陳鎮長說了一遍。

陳鎮長聽的很認真,不時地在紙上寫著。連俊講完,辦公室靜了下來,陳鎮長皺著眉頭,略顯蒼白的臉上掛滿沉重。點燃一支香煙,狠抽了幾口,看向張清華:“清華,你說呢?”

“陳鎮長,不容樂觀啊,從2010年開始,國家就已經限製焦炭行業的立項審批,嚴格控製焦炭企業的環評指標,實際上根本就不批任何焦炭企業建廠,三峽大壩建成後,火力發電企業在全國呈萎縮態勢,進口原煤充斥市場,徹底攪動了煤炭行業,今年的煤炭市場風起雲湧,前景堪憂,我們南鎮除了煤炭以外再無任何工業產業,如若大量低價原煤流入市場,我縣煤炭行業肯定經受不起衝擊,崩潰在所難免。”張清華靜靜地看著陳鎮長,喝了口水。

“你們說的這些我也研究過,越深入越覺得是時不我待,你們有想過怎麼解決嗎?”陳鎮長緩緩問道。

“為今之計,我覺得隻能是依靠地方優勢,以經濟作物為主,以特種種植為梁,以畜禽養殖為柱,帶動下遊產業發展,農、牧、禽、加工、包裝、銷售一體,形成產業鏈,從根本上解除農民對煤炭行業的依賴,徹底解決後患。”張清華和連俊對視一眼,說道。

陳鎮長坐直了身體,一絲紅暈爬上了他的臉龐:“這是一條出路,而且是目前唯一的出路,我也考慮過,可是你想過這其中的利害關係嗎?”

“在下鄉回來的路上我們倆就討論過,”張清華接到:“農業產業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風險高,要找到投資商很困難,對鎮裏跟縣裏有些人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好事,幾乎出不了什麼政績,要靠這些升遷是不可能的,而且老百姓也不見得能夠接受得了。”

“哪你們還準備幹嗎?”陳鎮長眯起眼,問道。

“是的,我們決定要把這件事做下去,”連俊說道:“不是所有的事都要考慮後果的,也不是所有人都關注利害關係的,譬如我們倆,清華和我說過,拚的十年光陰,給南鎮一個長久的明天,我認為值,我們倆認為值,將若這其中涉及到某些人的利益,我們不介意和他們鬥一鬥,拚一拚,大不了從頭來過,何況我們還不見得要從頭來呢!”連俊說完笑了起來,隻是笑容中那殺伐之氣已橫溢出來。

“謝謝你們倆和我說這些,”陳鎮長站起身,輕輕地、低低的、堅定地說道:“謝謝,我很軟弱,很膽小,很怕事,所以有些東西我懂卻不能也不敢做,可我知道我有能力做,如果你們願意,請帶上我,讓我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或者說,讓我不要在碌碌無為渾渾噩噩下去了,好嗎?”

張清華看著連俊,如果李書記是震撼,那陳鎮長就是感動,徹徹底底的感動,一個如此懦弱的不諳世事的人,一旦爆發,是如此的讓人感動。張清華過去握住陳鎮長的手,使勁搖了搖:“陳鎮長,我們也謝謝你,我知道你早已對南鎮的現狀做過研究,隻是沒有說而已,你能支持我們就很感激了,以後一起努力吧。”

見氣氛有些凝重,連俊嘿嘿一笑道:“好了,既然把陳鎮長拉上了我們的賊船,就得抓住他的一點把柄,這樣吧,今晚陳鎮長請客,賄賂我們倆一下。”

陳鎮長嗬嗬一笑,臉上激動的紅暈尚未散去,說道:“好吧,我請,”麵色一整,凝重的看著連俊和張清華“不過以後不要叫我陳鎮長,叫文君就行,或者文君哥,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