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聯合國小知識(3 / 3)

大會廳四邊狀若天穹,整個建築結構呈斜坡狀,長約116米,寬約49米,頂端是薄薄的圓屋頂,有供大廳內照明用的固定裝置。大會堂的北端通向一個綠化廣場,是進入總部樓群的主要公共入口。建築物用特別設計的半透明玻璃板飾麵,玻璃板嵌入大理石支柱內,給大廳一種大教堂特有的柔和的采光。東牆和西牆用英國產石灰岩飾麵,襯以大理石鑲板和飾物,與秘書處大廈的北端和南端十分協調。大會廳的南端是一扇高約16米的巨大的平板玻璃窗,四周用凹度很深的大理石鑲框。從代表大廳透過這扇窗戶向外看,秘書處大廈廣場盡收眼底。

大會廳的前廳是遊客進入總部大樓的主要入口。前廳有懸臂陽台,看上去非常幹淨,有現代氣息,還有柔和的照明。

從前廳朝裏走,靠右邊的是麵積不大的默思室。在這裏,人們可以靜靜沉思和平的來之不易。默思室內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塊巨大的鐵礦石,上頭用聚光燈照射,但光線比較暗淡。在連接前廳和大會堂二樓禮儀入口的樓梯休息平台上方的天花板上,懸掛著一隻傅科擺。這是一種演示地球繞軸自轉的儀器,是荷蘭政府贈送給聯合國的一份禮物。

在大會廳前廳的西北角,也就是在默思室入口處的旁邊,有一塊4.6—6.1米見方的彩玻板。這塊象征著人類追求和平的玻璃牆是馬克·夏加爾的傑作。玻璃牆由聯合國工作人員集體捐錢購得,是為了紀念1961年因飛機失事不幸殉難的聯合國秘書長達格·哈馬舍爾德及其餘15人。在夏加爾窗的旁邊,掛著四塊用青銅製作的飾板,這是為了紀念“在執行聯合國觀察、調停和調解任務中因公殉職的軍事觀察員和秘書處工作人員”。在默思室對麵供永久展出的是《聯合國憲章》的一個摹本(其原件存放在華盛頓的美國檔案館裏)。

藍、綠、黃三色相間的大會廳長約50米,寬35米,天花板寬23米。大會廳共有三層,即占據了大會廳大樓的第二、第三和第四層。在大會廳的前部是幾張會議桌,直對著稍稍抬高的演講台。各成員國的代表就坐在這些桌子後麵。在演講台旁邊就座的是大會主席,坐在主席右側的是聯合國秘書長,坐在左邊的是主管大會事務和會議事務的聯合國副秘書長。

大會廳可以容納192個代表團。每個代表團被分配6個座位:3個正式代表在會議桌後麵就座,另外3個副代表坐在正式代表身後。大會廳共設有1321個座位。這麼多的座位除了固定在會議廳的地麵上外,還有部分安置在大會廳後麵的梯形平台上。設在第三層上的樓座共244個座位,供副代表、特別機構代表和其他高等幹事就座。位於樓座上方的陽台有一排53個座位專供新聞媒體人員就座,另有5排共280個座位供公眾人士就座。

大會廳現有的1898個座位全部配備有耳機,聽者就可以使用耳機“收聽”會場上說話人或演講者使用的那種語言,或收聽由口譯轉譯成的大會6種官方語言之一——漢語、英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和阿拉伯語。口譯人員坐在用玻璃隔開的口譯箱內,可以俯瞰會議大廳。另外,坐在口譯箱內的還有電視和電影攝影師、廣播員、其他新聞工作人員和官方逐字記錄員。

在演講台上方靠後的地方有大型顯示屏,上麵顯示的是聯合國各成員國的名字以及投票的結果。各國代表前麵的桌子上有綠色、紅色和黃色三個按鈕。如撳下綠色按鈕,表示該國支持某一決議,撳下紅色按鈕表示反對,撳下黃色按鈕則表示棄權。

1952年10月14日,聯大第7次年度常會的開幕式就是在這個大會廳舉行的,這也是聯大第一次在這裏開會。

大會廳大樓的下麵兩層有一個大會議室,其中代表區有623個座位,記者座有44個,另有166個座位供公眾人士就座。除了這個大會議室,還有4個小會議室、電台和電視台的演播室、錄音設備和一個總控製室。這個總控製室實際上是整個聯合國總部的通信係統中心。大會廳大樓還設有一個麵向遊客的公共場所,裏麵有聯合國書店、一個專門出售聯合國郵票的櫃台、一個禮品中心、一個紀念品商店、一家咖啡館和其他設施。

安理會會議廳由挪威負責裝修,擔任設計任務的是挪威人阿恩斯坦·阿內伯格。覆蓋東牆大部分麵積的是一幅由挪威人佩爾·克羅格創作的壁畫,壁畫的內容象征著對未來和平和個人自由寄予的希望。會議廳共有164個公眾座和118個記者座。

托管理事會會議廳位於安理會會議廳與經社理事會會議廳之間。該會議廳由丹麥負責裝修,擔任設計任務的是丹麥人芬·居爾。靠著其中一堵牆的是一尊高約2.7米的木雕像,塑造的是一個雙臂高高舉起的婦女。這尊像用柚木雕刻而成,作者是同為丹麥人的亨裏克·斯達克。托管理事會會議廳的座位曾於1978年擴充。如今,該會議廳共有164個公眾座和30個記者座。托管理事會會議廳還用作聯合國大會幾個主要委員會開會的場所。這幾個主要委員會的成員由聯合國所有成員國的代表組成。

經社理事會會議廳位於托管理事會會議廳與北側的代表休息廳之間,會議廳外觀為大塊玻璃做成的幕牆,坐南朝北,俯瞰前麵的花園。經社理事會會議廳由瑞典人斯文·馬克利烏斯設計,裝修也由瑞典人完成。1973年經社理事會成員國從原先的27個增至54個,為了滿足增加的成員國的需要,1974年對會議廳作了重新布置。會議廳頂層共有336個公眾座和40個記者座。

在會議廳的二樓北端有一個很大的代表休息廳,與經社理事會會議廳毗鄰。南端則有一個較小的代表休息廳,靠近安理會會議廳。

經社理事會會議廳的底層是三個大會議室。三個會議室的麵積相等,均為約長41米,寬22米,高5.5米。其中1號會議室和2號會議室都設有498個代表座、144個公眾座和36個記者座。3號會議室則設有548個代表座、180個公眾座和48個記者座。

達格·哈馬舍爾德圖書館位於聯合國總部用地的西南角,與秘書處大廈相連接。該圖書館於1961年落成,是為了紀念已故秘書長達格·哈馬舍爾德。建造這座圖書館是為了滿足聯合國組織對圖書館服務不斷增長的需求。福特基金會曾捐贈660萬美元,使圖書館得以順利建成。達格·哈馬舍爾德圖書館由哈裏森、阿布拉莫維茨和哈裏斯共同組建的建築公司設計,三人都是聯合國的建築顧問。圖書館采用白色大理石、玻璃和鋁作裝飾材料,整個建築長約66.7米,寬25.5米,由6層組成——地上3層、地下3層。

地上3層收藏的是聯合國、聯合國各專門機構及國際聯盟的各種文件,以及各種一般參考資料和地圖。伍德羅·威爾遜閱覽室位於二樓,這是一個用鬆木吊頂的兩層樓高的白色建築,從廣場望去一眼就能看到。地下3層設有一個可容納195人的演播廳、一個期刊圖書館和補充書庫。大樓設有圖書館工作人員辦公室。

達格·哈馬舍爾德圖書館擁有一般藏書近4萬冊及幾百萬份聯合國文件。地圖部收藏有8萬份地圖和1500份圖表集。期刊圖書館收藏有1萬多種官方的政府出版物和4000多種非官方期刊。另外,還有330多種日報和192個國家和地區出版的政府公報。

過聯合國廣場就可以進入聯合國總部大樓。在聯合國廣場約152米長的通道兩旁,迎風飄揚著192麵聯合國成員國的旗幟,五顏六色,爭奇鬥豔,煞是好看。秘書處大廈的前麵是一個圓形池塘,中央有一個噴泉。這是美國兒童捐款50000美元建造的。池塘底部的波浪形圖案是由碾碎的白色大理石和黑色鵝卵石折射的光束交織而成的。這些黑色鵝卵石由生活在希臘羅得島上的婦女和兒童從羅得島的海灘上收集,然後捐贈給了聯合國。

1964年,在該池塘的邊上矗立起一尊紀念已故秘書長達格·哈馬舍爾德的青銅雕像。這尊取名“單一形式”的抽象雕像是英國藝術家芭芭拉·赫普沃斯的傑作,後由美國前駐聯合國代表雅各布·布勞斯坦捐贈給聯合國。雕像高6.4米,用花崗石作底座。

由亨利·摩爾創作的一尊名叫“斜靠著的人形:手”的青銅雕像矗立在秘書處大廈北麵的綠化區。

為了給樹木、灌木和鮮花提供肥沃的土壤,幾十噸的表土和肥料從別處運到這些綠化區域。種植的各種植物花草包括:大約1500支獲過獎的玫瑰花枝、140棵日本櫻花樹、95棵沼生櫟、59棵皂莢、48棵倫敦懸鈴木、30000隻黃水仙球莖以及一些品質優良的山楂、美國楓香樹、沼生櫟和懸鈴木。這些植物花草的種植把這個原先堆滿石子和鋼筋的區域美化成為一個滿眼綠色的花園。在花園的瀝青林蔭道兩旁種有聖櫟、加州女貞、杜鵑花、洋常春藤、紫藤和其他花草。花園裏種植的許多植物花草是由社會團體和個人捐贈的。

為使建築物與聯合國組織的國際性質合拍,總部大樓所用的建材均從許多國家和地區精挑細選後運抵聯合國。例如,大會大廈和會議樓牆麵所用的石灰岩來自英國,大理石來自意大利,辦公室家具和家具隔板來自法國,椅子和織物來自前捷克斯洛伐克和希臘,地毯來自英國、法國和蘇格蘭。此外,桌子從瑞士購得,室內裝修所用的木材從比利時、加拿大、古巴、危地馬拉、菲律賓、挪威及紮伊爾(現為剛果民主共和國)等國家購買。

在聯合國總部的所有藝術品中,唯一一件由聯大委托製作的是一幅名為“巨人”的油畫,其作者是美國畫家魯明·溫特。這幅油畫掛在連接會議樓和大會堂的三樓走廊上,是為了紀念1970年在聯合國總部召開的世界青年大會。聯合國用捐贈給世界青年大會的自願基金的剩餘部分購買了這幅油畫。

想要深入了解聯合國及在這個“全球市政廳”發生的一切嗎?如果您有機會參觀聯合國,可聽聽導遊如何解說聯合國,親眼看看聯合國是怎樣運作的。聯合國每天都為遊客提供此類遊覽機會,導遊的服務語言多達20種。

遊覽時間:英語遊每天上午9:30至下午4:45組織,每隔半小時左右一批(每年一月份和二月份的周末不開放)。具體開放時間隨時可能變動。欲知詳情,撥打212-963-轉導遊部,分機號(-8687),其他更多瀏覽參觀的實用信息,可訪問“聯合國導遊網站:http://www.un.org/chinese/fuwu/pubsvs.html”。

參加敦巴頓橡樹園會議的代表合影丘吉爾、羅斯福和斯大林“三巨頭”在雅爾塔會議上聯合國的徽記聯合國禮物清單阿根廷

青銅雕塑《重塑曆史,麵向未來》三維繪畫和雕塑《白色寂靜》阿聯酋鍍金銅製禮品微縮城堡阿曼傳統家具金銀飾品銀製咖啡壺

阿塞拜疆掛毯波斯地毯埃及青銅雕像埃塞俄比亞古代象牙雕刻愛爾蘭雕塑《到達》油畫愛沙尼亞《母親樹》安哥拉雕塑奧地利奧地利咖啡廳秘書長餐廳兼會議室

油畫

巴基斯坦人物畫巴林金棕櫚樹巴拿馬掛毯巴西不鏽鋼雕塑《和平之根與結》巨幅壁畫《戰爭》與《和平》白俄羅斯巨幅掛毯《切爾諾貝利》油畫《冬》

保加利亞

拜占庭時期壁畫複製品油畫比利時巨幅掛毯冰島會議主席用木槌波蘭波蘭數學家、醫生和天文學家頭像玻璃畫《睡童》剪紙玻利維亞繪畫《安第斯山脈》丹麥

青銅四輪馬車

托管廳從設計、裝飾材料到裝修費用

德國靜室柏林牆部分牆體青銅雕像多哥抽象木雕多米尼加雕塑《擁抱和平》俄羅斯雕塑《生命之樹》油畫厄瓜多爾掛毯繪畫《火紅藥典》法國拚帖畫《希望的火炬》

“極端貧困受害者紀念石”複製品掛毯梵帝岡油畫《十字架上的耶穌》馬賽克畫《和平鴿》陶瓷作品《擁抱和平》非洲納米比亞前領導人銅像菲律賓,木雕

芬蘭管風琴雕塑佛得角畫哥倫比亞壁畫《安第斯山脈的黎明》油畫哥斯達黎加水彩畫《叢林之窗》油畫古巴繪畫《嘉年華》圭亞那木雕哈薩克斯坦金人,複製品

石像水晶和礦石壘成工藝品韓國活字印刷工具和文字金皇冠荷蘭模仿地球自轉的永動裝置洪都拉斯瑪亞石雕吉爾吉斯斯坦銅像《超自然》幾內亞

哈馬舍爾德畫像木雕加勒比國家不鏽鋼樂器盆加拿大鎳銅大門石雕石塊壘成路標加納布織掛毯小型木椅柬埔寨石雕科摩羅魚標本科威特三角帆船模型

克羅地亞女孩畫像肯尼亞、納米比亞和尼伯爾銅象拉美組

墨綠色大理石西蒙·波利瓦爾青銅雕像拉脫維亞掛毯《希望》黎巴嫩石棺蓋利比裏亞牙雕盧森堡雕塑《打結的槍》,又名《非暴力》羅馬尼亞

掛毯《歌頌人類》馬耳他抽象油畫馬裏烏木雕刻馬其頓繪畫《和平之友》毛裏塔尼亞木箱美國繪畫《交叉的手》阿波羅號帶回的一塊月球石、一麵國旗和一塊留在月球的金屬塊的複製品聯合國總部大樓的設計師紀念碑刻

抽象雕塑聯合國總部的台階和旗杆聯合國總部模型聯合國總部周圍的鐵欄杆羅斯福夫人銅頭像秘書處大樓前水池中的雕塑油畫油畫《金科玉律》蒙古

金牌孟加拉國8世紀赤陶雕塑秘魯喪葬織品緬甸掛毯銀盆摩洛哥木製屏風莫桑比克壁畫《聖樹》墨西哥繪畫《兄弟》銅雕前南斯拉夫青銅騎手雕塑尼泊爾

宗教建築部件尼加拉瓜來複槍非洲婦女雕像挪威安理會廳賴伊畫像加利畫像帕勞鰻魚形木刻板葡萄牙瓷磚畫前民主德國銅像《站起來的人》前蘇聯油畫《藍綠組合》

青銅雕塑《化劍為犁》青銅雕塑《善必勝惡》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模型日本刺繡和平鍾瑞典金屬雕塑《紐約,紐約》經社理事廳內部裝潢福爾克·伯納多特半身雕像祈禱室塞內加爾掛毯塞浦路斯酒罐塞舌爾可可籽沙特阿拉伯金線和銀線窗簾

上沃爾特

獸皮畫聖馬力諾硬幣及其製造工具斯洛伐克兩個教堂微型雕塑斯洛文尼亞酒器複製品蘇丹陶罐蘇裏南木雕《沉思的母親》泰國皇家遊艇複製品坦桑尼亞

部落鼓突尼斯拚帖畫《四季與年之惡魔》土耳其淺銅浮雕土庫曼斯坦地毯掛毯委內瑞拉油畫烏克蘭羊毛掛毯《盛開的樹》陶瓷花瓶,名為“盛開的樹”

烏拉圭

木雕油畫烏茲別克斯坦刺鏽西班牙國際法學者弗郎西斯科銅製半身雕像希臘海神波塞冬雕塑複製品錫蘭(後改名為斯裏蘭卡)油畫《割稻人》新加坡

繪畫《永久和平》新西蘭2000立方米木材匈牙利兩隻大瓷瓶敘利亞淺浮雕亞美尼亞石雕漢謨拉比法典碑刻伊朗波斯地毯曆任聯合國秘書長絲織掛毯世界上第一部人權宣言石刻複製品以色列建築上的過梁意大利和平雕像青銅雕像《母與子》

銅雕塑《球內球》印度尼赫魯畫像太陽神石雕印度尼西亞巴厘木雕《和平與繁榮》英國第8會議室的內部裝修油畫《旋渦》越南銅鼓複製品智利油畫《安第斯山脈的心髒》

中國世紀寶鼎巨幅長城掛毯孔子語錄成昆鐵路象牙雕刻工藝品聯合國的旗幟聯合國大廈遠眺各國(地區)贈禮清單組織機構與個人贈禮清單阿拉伯國家聯盟

不鏽鋼雕塑《阿拉伯婦女給世界婦女的禮品》愛蓮諾·羅斯福紀念基金會

愛蓮諾·羅斯福紀念碑畢加索繪畫《梯子上的女人》部分聯合國官員捐資玻璃畫《斑點玻璃窗》多哥政府和非洲國際私法研究所銅雕捐贈者不詳

德奎利亞爾畫像福特基金會和瑞典一家出版社哈馬舍爾德畫像古根海姆博物館大型壁畫國際法院國際法院銅質院徽海皮·洛克菲勒掛毯亨利·摩爾基金會

青銅雕塑《手》萊曼基金會萊曼畫像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水彩畫美國福特基金會壁畫聯合國圖書館——哈馬舍爾德圖書館美國聯合國協會抽象壁畫

瓦爾德海姆畫像日本佛教協會絲織菩薩像吳丹的友人吳丹畫像中國劉海粟文化協會金書”《世紀偉人鄧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