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紐約視察研究了一個多月,接下去要談談南遊所得的印象。但是在美國的南部,有許多事和“黑色問題”脫不了關係,所以我先要略談在美國鬧不清的所謂黑色問題。
在他們叫做“Color Problem”,直譯是“顏色問題”。這“顏色”似乎是指白種人以外的有色人種的“色”,但是我到美國以後,尤其是到了南部以後,才知道他們這裏所指的“色”,在實際的應用上卻隻指黑色,並不包括黃色,所以可譯為“黑色問題”,專指黑種人的問題。
在美國的黑人約有一千二百萬之多,幾占美國全國人口十分之一。其中約有九百五十萬人都在南部,受著最殘酷的壓迫和剝削。在南部的黑人中,約有四分之三是住在鄉村,在美國北部的黑人多集於工業的城市,加入各種重工業的非熟練工人的群裏去,在鄉村的隻有二十五萬人左右。在美國有九個大城市有黑人住的和其他部分隔離的區域,可算是世界上最大的黑人區。一是紐約,有三十二萬八千黑人。其次要輪到芝加哥,有二十三萬四千黑人。其次是紐奧林斯(New Orleans)、巴爾的摩(Baltimore)和華盛頓三處,各有十三萬黑人。此外在各小城市裏也有,不過數量沒有這樣多罷了。在1929年經濟大恐慌未發生以前的十年間,黑人遷移到北方各城市裏,參加各種基本工業的,在一百萬人以上。當時在底特律的福特汽車工廠一處,就有一萬黑工;在全部汽車工人裏麵,有百分之十七都是黑人。在全世界著名的芝加哥的屠場,有黑工八千人。在匹茲堡各鋼廠裏的工人,有百分之二十二是黑人。在柏明漢(Birmingham)的兩萬五千礦工裏麵,黑人竟占四分之三。在肯塔基(Kentucky)西部的礦工裏麵,有四分之一是黑人。在西佛吉尼亞有黑礦工兩萬五千人。夠了,多舉許多數目字,也許要惹起讀者的厭煩。但是略為舉了這些數目字,便可想象得到在美國的勞工運動中,黑人也漸漸地占著很重要的位置了。尤其是因為黑工是格外被壓迫被剝削的,所以在革新運動裏麵,黑人往往是急先鋒。
在美國南部的大多數黑人,都集聚於一個很長的橫互在美國南部的區域,叫做“黑帶”(Black Belt)。這個黑帶由東而西,通過南方的十一州,其中黑人超過人口百分之五十的縣有一百九十五個,黑人占人口百分之三十五至五十的縣有二百零二個。這通過十一州的三百九十七縣,形成一個繼續的區域,這區域裏的黑人,超過全部人口的百分之五十。這裏麵有二十縣,黑人竟超出全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五,可說是黑世界了。說是黑世界,卻還嫌模糊,更直截了當些,可說是一個最黑暗的世界!為什麼呢?因為在這裏你可以看見號稱為人而卻是過著非人的生活。美國的白種統治階級,因為要文飾對於整千整萬的黑色工人和佃農的殘酷的剝削,同時還要煽動白色工人仇恨黑色工人,有意創造“白種優越”的偏見。這個偏見貫穿到“黑”“白”間的一切關係。這個偏見認為隻有白種是優越的人種,黑種是天生的劣種,隻配做奴隸的。這個偏見發源於黑奴還未“解放”的時候。當時美國的南方大地主利用這種偏見來分化黑奴和白種的窮農(他們通稱為“窮白”,Poor White),這種“窮白”的苦況比黑奴好得有限,本來很容易和黑奴,尤其是今日的黑工,造成聯合戰線來對付他們的共同的壓迫者,但是美國的資產階級卻很聰明,極力提倡“白種優越”的偏見,一方麵使人覺得黑種人是活該為奴,一方麵使“窮白”感覺到他至少是所謂“優越民族”的一分子,在萬分窮苦中得一些虛空的慰藉,而且使他感覺到他的生活所以苦,是因為有著黑人和他搶工做,這樣一來,反而要幫助資產階級來壓迫黑人。就是在今日,失業和窮苦雖然是資本主義末路的必然的結果,但是美國的資產階級仍想出種種方法使白工相信這全是黑工給他們的災害!
他們除在經濟的利益上想出種種說話來分化黑工和白工外,更利用黑人的“黑”的特點,令人一望而知的特點,來加強種族的成見。把兩方麵——“黑”與“白”——的生活,有意弄得完全隔離。無論是醫院、住宅、學校、街車、火車及車站、工廠,乃至種種娛樂的場所,美國的統治階級都設法使“黑”“白”分開,不許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