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塏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古誼若龜鑒,忠肝若鐵石
敢問何為浩然之氣,鎮地為河嶽,經天為日星
李石農
正氣足千秋,祇今砥柱中流,得力在惶恐灘頭,零丁洋裏
忠臣惟一死,壯此崇祠孤嶼,觸景到羅浮山下,楊子江心
黃維浩
葉水心祠(溫州)
南渡文章,歐王鼎立
永嘉學派,陳薛代興
孫琴西
白居易祠(杭州)
明月來相照
好風與之俱
阮元集句
但是人家有遺愛
曾將詩句結風流
阮元集句
老子祠(棲霞)
先孔孟而生,以道術闡儒風,治國治民,與鄒嶧尼山同歸一轍
造神仙之極,顯化身開覺路,為溪為穀,較赤鬆黃石獨有千秋
西子祠(諸暨)
山圍故堞青蘿色
水湧寒灘白苧聲
百年心事歸平淡
十載狂名換苧蘿
鬱達夫
秋水為神玉為骨
芙蓉如麵柳如眉
越錦何須衣義士
黃金隻合鑄嬌姿
漫勞紅粉行成,心越身吳,轉瞬興亡,千古猶誇俠骨
且喜青山依舊,風亭月榭,遺客儼雅,一朝重識芳卿
駐節觀風,想當年名娃粉黛,國士風流,俯仰千秋人物
飛觴醉月,問門外山色蒼茫,溪聲幽咽,浮沉幾代興亡
當年多少英雄,功收歌舞,歎霎時響屧成墟,把酒臨風澆塊磊
此地幾番歲月,變曆滄桑,尋佳話浣紗留勝,揮毫酹月費平章
排笑赴金閶,連宵歌舞,轉瞬間鴟飄鹿走,根同幾縷溪紗,譜入吳宮花草
含情歸故苑,一葉煙波,到於今水綠山青,功並三千甲士,坐垂越國封疆
成仁祠(定海)
莫謂小朝廷,投井先聞宮壺
許多奇女子,入祠不讓須眉
武聯達
碧海映丹山,民到於今稱大節
青山埋白骨,我來此處吊孤忠
莊綸渭
諸大夫報國盡忠,了結朱家殘局
後君子登山吊古,牽連姚令投池
黎玉泉
殷有三仁焉,矧萬眾同歸,更烈於箕子辱、比幹死
海外一島耳,荷九天褒錄,何讓乎漢田橫、宋崖山
楊誌濂
臣死君、子死父、妻死夫、卑幼死長上,都計有萬八千人,可謂烈矣
嵇之血、嚴之頭、顏之舌、文山之正氣,以此殿二十四史,宜其祀焉
莫逾
殉節以勝朝為最,葬同穴、祭同堂,當年慷慨捐軀,想碧血橫流,丹心長照
好官自常郡而來,繆事前、莊事後,今日繼承芳躅,喜山光依舊,廟貌重新
孫詒謀、孫爾瓚
遺恨類厓山,島客同歸,麥飯冬青隨社祭
行朝書監國,黨人猶在,桃花燕子愧忠魂
張謇
巾幗有男子風,纂懿流光,敢告惇史
滄海成過去事,焚香祭臘,今付遺民
張謇
呂祖祠(台州)
看下方擾擾紅塵,富貴幾時,隻抵五更炊黍夢
溯上界茫茫浩劫,神仙不老,全憑一點度人心
嚴乘潮
朱子祠(杭州)
德盛教尊,廣千古聖賢傳心之要
仁昭化溥,重萬年子孫敬守之基
黃機
由孔孟而來,二千年衛道傳經,獨振斯文統緒
當光寧之世,五十日格非陳善,允宜此地烝嚐
朱珪
刪定讚修,真千古同功,較漢唐訓詁諸儒,仰高山而倍切
德性問學,原兩端並舉,任陸王紛紜異說,撼大樹以何能
朱珪
先賢祠
古義士誓不與仇共天,乃有今日
鄉先賢沒而可祭於社,其在斯人
錢時貢
三傑唱民權,日月更新,革命導源留種子
一龕崇祀典,湖山洗淨,複仇報饗慰遺臣
楊學洛
劉伯溫祠(青田)
太鶴訪高蹤,蔓草斜曛文成宅
真龍資元輔,奇門秘略鬱離書
沈嚴
是玉芝遷鄉,鍾毓英奇誠意伯
搜括蒼金石,流傳山水謝公詩
沈嚴
石洞萬千岩,眺覽勝區,猶傳詞客騷人句
時務十八策,欽瞻遺像,想見長吟抱膝年
沈嚴
劉伯溫祠(文成)
林下風雲天下計
留侯籌策武侯心
時勢造英雄,帷幄奇謀,功冠有明一代
廟堂馨俎豆,枌榆故裏,群瞻遺像千秋
蔡元培
關羽趙普祠(剡縣)
地居廉讓之間,二分流水,三分農圃
學有經濟者貴,半部論語,一部春秋
阮元祠(杭州)
胸前泉石千層起
眼底江湖一望通
德曉峰集句
勳名著寰海,東西絕徼,威棱中朝相業
經術冠大江,南北主盟,壇坫崇祀湖山
沈映鈴
當代共仰經師,遠紹旁搜,冠冕文章欽宰輔
此間三持節使,畏神服教,馨香俎豆映湖山
譚鍾麟
南國啟文明,溯學海淵源,講舍橫經來弟子
中朝隆將相,問擎天事業,高峰矗漢肖先生
馮譽驄
邦水萃鄉賢,曆推後起人文,誰能為一代經師、三朝相業
吳山崇廟貌,恰好重陽福地,真個看西湖月滿、東浙潮來
劉克成
巨典重易名,裘氏秋官,紀氏春官,一字榮褒,非公莫為之後
崇祠開勝地,學臣教術,疆臣治術,萬家屍祝,到今民不能忘
我公為當代名臣,緬節鉞巡方,校士研經,輿論至今稱學海
此處是重陽福地,仰春秋享祀,報功崇德,君恩特許賜湖山
詁經舍廣,學海堂深,本道德以策治安,一代偉人,循吏大儒應合傳
九省疆臣,三朝元老,由節鉞而躋台鼎,百僚師長,文章通達錫嘉名
方鼎銳
為三朝宰輔,是百世經師,功德到今稱,幸持一瓣心香,瞻拜先生新殿宇
聽萬弩潮聲,覺六橋風景,湖山如此好,每憶二分明月,依稀丞相舊祠堂
時慶萊
詞臣建節,大髦登庸,極祿位壽之尊,溯通家接武科名,曾向北湖分片席
文選樓成,耆英社啟,立德言功不朽,記總角親承顏色,更從西浙仰高山
殊遇紀三朝,入翰苑者再,宴鹿鳴者再,綜其七年相業、九省封坼,想當日台閣林泉,一代風流推謝傅。
宏才通六藝,覽詞章之宗,萃金石之宗,重以四庫搜遺,百家聚解,到於今馨香俎豆,千秋功德報湖山。
李椿
蘇軾祠(杭州)
千古華堂奉君子
此間風物屬詩人
集蘇軾詩
泥上偶然留指爪
故鄉無此好湖山
華秋槎集蘇軾詩
欲共水仙薦秋菊
長留學士住西湖
阮元
欲把新詩問遺像
不妨樽酒寄平生
維先人兩到公鄉,懷古思賢,詩學愧承傳硯訓
有太傅一編祠錄,引泉薦菊,榜題應補讀書堂
張厚璟
自蠻鄉瘴海遊曆而還,勝地重臨,憑管領六橋風月
與白傅林逋後先相望,崇祠近接,恰平分一席湖山
德馨
一生與宰相無緣:始進時,魏公誤抑之;中歲時,荊公力扼之;即論免役,溫公亦深厭其言。賢奸雖殊,同悵君門違萬裏。
到處有西湖作伴:通判日,杭州得詩名;出守日,潁州以政名;垂老投荒,惠州更忘情於佛。江山何幸,但經宦轍便千秋。
金安清
嚴子陵祠(桐廬)
大漢千古
先生一人
童鈞
中興天子友
清節後人師
名同天地久
心與石清泉
釣者不在魚也
先生豈猶龍乎
不臣漢室真高尚
曾犯宸垣豈等夷
惟巢由乃可與並駕
微光武不能成其高
戴槃
先生何許人,羲皇以上
醉翁不在酒,山水之間
鄭燮
一件蓑衣,肮髒那朝中黼黻,你有你的四海,我有我的千秋,天下已定,老子何必官耶?本朋友義不君臣,隻可把富春山、長讓與先生垂釣。
兩隻夢腳,驚動了上界星辰,尊莫尊者帝王,高莫高者道德,此才弗用,寡人以為過矣。望嚴灘卻思商皓,縱然算豁達度、能屈他漁父同床。
啟忠祠(杭州)
旋乾轉坤,有子一肩擔宋室
作忠教孝,雙親千古重明禋
母教凜千秋,共仰孝思光日月
臣忠規萬古,獨留廟貌鎮湖山
蒯賀蓀
考古得真源,官舍清泉留一勺
懷忠經舊宅,孝娥遺跡並千秋
王凱泰
南人歸南,北人歸北,小朝廷豈求活耶
孝子死孝,忠臣死忠,大丈夫當如是矣
董其昌
泣雨剩南朝,呼斷爺爺,千秋冤獄莫須有
悲風號北地,憤推將將,百戰忠魂歸去來
王成瑞
父教成仁母教忠,想半世英雄偉烈,生既殉身,死猶護國
親受恩封子受襲,看一堂俎豆馨香,陽膺崇祠,陰列威神
吳廷康
予唯命,奪唯命,進退唯命,三字冤獄摧壞長城,堪恨樞廷無切諫
歌於斯,哭於斯,聚族於斯,一角殘山尚留舊第,應知柏樹有餘馨
楊昌浚
留守識英雄,求才褒鄂厥後,內有趙鼎,外有張所,知上流利害,將佐交推,要不外教秉慈闈,子道兼由臣道立。
將軍饒學問,卒業春秋無愧,義如壯繆,勇如桓侯,但有誌竟成,帝王可配,試追溯封邀勝國,靖魔長共伏魔傳。
德馨
陸贄祠(杭州)
昌黎當在弟子列
宰相須用讀書人
唐代兩朝賢宰相
孔門一脈大儒宗
陸映山
既恐負君又恐負學
不為良相即為良臣
兩廡薦馨香,鹹欽名相謨猷,大儒學問
六橋攬風月,猶似川雲宦跡,煙雨家鄉
富海帆
武帝祠(杭州)
從真英雄起家,直參聖賢之位
以大將軍得度,再現帝王之身
統係讓編安,當代天王歸漢室
春秋明大義,後來夫子屬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