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樂得逍遙自在,和妙桐先生兩個朝夕相對,倒也不無聊。她這個小庶女就這樣被遺忘在角落,杜姨娘那邊念慈隻去過一次,隻見她麵色蒼白,躺在床上懨懨欲睡的模樣,繡房內全是藥味,混合著香味,說不出的怪異感覺。
柳姨娘在杜姨娘床頭旁邊陪著,念慈和她眼神交彙了兩圈,其他沒說兩句話就出來了,也看不出杜姨娘是裝的還是真的很虛弱。
大夫人為了表示態度殷勤,天天都去桃夭園呆著,見到念慈自然也給不了什麼好顏色,總是嚴正以待的模樣,隻吩咐她好好念書學習。
不過,不論如何,她是屬於無人管的了,也樂得清閑。
這不過了幾日,魯妙桐終於提出要帶她出去看看,大夫人沒有為難,幾乎立馬就允了。
魯妙桐的教學方法可謂是與眾不同,因為知道念慈有些底子,便越過一些簡單的學習,直接領著她賞作詩詞。魯妙桐的與眾不同就體現在不拘泥於書本,一定要帶著念慈去野外感受一下詩人作詩的那種情境。
念慈自然欣然應好,能出去透透氣這才是她的目的。這樣說,真有點感覺對不起一心想培養她的妙桐先生。
輕車簡從,卻招搖過市。以女子的身份出去尤其是富家小姐的身份就有這點不好,她固然在府內地位不高,在宋府的麵子是要顧及的,因此小姐的派頭十足。光小廝、丫鬟就跟了五六個左右,念慈想起來就哭笑不得。一群人浩浩蕩蕩地,不招搖才怪!
魯妙桐是個妙人兒這點不錯,她博覽群書,在馬車裏也不忘給念慈補充知識。談古論今,說得好不暢意,也多虧了念慈這個好聽眾。其實魯妙桐滿腹經綸,不差男兒,有經國治世之才,卻可惜生為女兒身,念慈都有點惋惜。
出去遊了一圈江寧府的名勝古跡,一路吟唱歌詠,倒也有幾分風雅之感。這真是近朱者赤,本來快變成俗人的念慈也高雅了一把。
最後,中午時分,回到了花居。
念慈看著“花居”二字,心裏忐忑,她雖然逾期,但也算赴約了吧……
進去之後,照舊滿眼花團錦簇,魯妙桐好像還是這裏的常客,熟門熟路地領著念慈往二樓走去。
做好之後,念慈開始打量起旁邊的環境來。
山水屏風圍成的小間,臨窗的位置,樓下是照舊是錦繡成堆,綠意蔓延,好不賞心悅目。
“這裏的菜很不錯,待會兒小慈好好品品。”魯妙桐彎起眉目,櫻桃小嘴開開合合。
“好的,先生。”念慈卻頭疼起今日妙桐先生給她出的題目,回去之後要以柳為題作一首詩。
菜還沒上完,一個丫鬟走了過來,先行了禮,才道:“宋小姐,我們家小姐有請。”
“你家小姐是?”魯妙桐對突然冒出來的邀請有些意外,但作為念慈的監護人,她還是問出了口。
“謝家文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