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打躬勢
【動作姿勢】
兩足分開,距離比肩寬,屈肘上舉兩手,抱於腦後,指並攏,兩手中指相接,兩掌掌心掩耳,腿直;彎腰前俯,頭置胯下,兩手用力;兩膝不得屈曲,足跟勿離地,舌抵上齶,鼻息調勻。
(七)工尾勢(掉尾勢)
【動作姿勢】
兩足並攏,兩膝伸直,彎腰前俯,直肘,兩手十指交叉相握,推掌至地,掌心貼地,昂首瞪目,全神貫注。
三、少林內功
少林內功是一種運動量較大的室內練功方法,著重於腰腿(根基)的霸力和上肢的運動。少林內功的姿勢很多,這裏僅介紹其中的幾個姿勢。這些姿勢可分別單獨進行,也可連接起來相互變換進行。
(一)伸臂撐掌
先作站勢數分鍾,然後叉腰的兩手變俯掌(掌心向下),直肘後伸,腕背屈。四指並攏,拇指與四指約成直角,指背屈伸直;挺胸,使兩肩向脊柱靠攏。沉肩,呼吸自然,不可屏氣。可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練習1~5分鍾,若上肢疲勞時,可仍變換成雙手叉腰,而成站勢。
伸臂撐掌勢可在站勢時進行,也可在馬步或弓步時進行。
(二)前推八匹馬
1.先作站勢(也可作馬步或弓步),叉腰之雙手變成直掌(四指並攏向前,拇指向上與四指約成直角)於兩脅待勢。
2.蓄勁於肩臂指端,兩臂徐徐運動向前(偏內方)推動至肘直;掌與肩同高,臀略收,胸微挺,頭勿盼顧,兩目平視,呼吸自然。
3.然後運動手臂,緩緩屈肘,收掌於兩脅。
鍛煉時可按上述動作來回推收3~5次,然後,將置於兩脅之直掌化俯掌緩緩用勁向後下方按壓,至肘直而成伸臂撐掌勢。
在推掌或收掌時,下肢仍要使勁。
(三)倒拉九頭牛
1.先作站勢(或馬步、弓步),叉腰之雙手變成直掌於兩脅待勢。
2.兩臂運動緩緩前推,邊推邊使上肢內旋,推至肘直時正好拇指向下,四指向前,掌心向外。
3.屈指,由掌化拳,勁注於拳,拳心向外,拳眼朝地。
4.然後緩緩用勁外旋上肢,使拳心向內,拳眼向外上方。
5.緩緩用勁(如拉九頭牛之勁)收拳至兩脅。
6.拳變直掌於兩脅待勢(還原勢)。稍作停頓後舉鼎準備勢再重複上勢動作如此可往返3~5次。
7.拳變俯掌緩緩用勁向後下方按壓,成伸臂撐掌勢。
(四)風擺荷葉
1.先作站勢(或馬步、弓步),叉腰之雙手變成仰掌(掌心向上,四指並攏朝前,拇指外分與四指約成直角,指挺直)於腰部待勢。
2.用勁緩緩推動兩掌向前,使兩掌漸漸交叉(左在右上或右在左上),兩仰掌之間距離1~2寸,至肘直時即緩緩用勁使兩臂左右外分;肩、肘、掌須平,成直線,頭如頂物,目須平視,呼吸自然。
3.兩臂仍伸直,運動慢慢內收至正前方,兩掌交叉,左在右上或右在左上,然後緩緩用勁收兩掌至腰部。
如此來回3~5次後,轉成伸臂撐掌勢。
(五)霸王舉鼎
1.先作站勢(或馬步、弓步),叉腰之雙手變成仰掌於腰部待勢。
2.兩掌用勁緩緩上托,過肩部時,徐徐內旋前臂,使掌心向上,拇指朝前,四指相對,如托重物;用勁緩緩上舉過頭,兩目平視,頭勿盼顧,下肢勿鬆。
3.外旋前臂,使掌心朝後,四指朝天,拇指朝外,蓄力徐下,漸漸收至腰部仰掌。
可如此來回3~5次後,轉成伸臂撐掌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