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讀
曲的開頭兩句"采蓮人和采蓮歌,柳外蘭舟過",向讀者展現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柳條掩映,碧波蕩漾,采蓮少女駛著輕舟一邊采摘,一邊和歌,歡聲笑語,一片歡樂氣氛。這裏詩人把景物的美,少女的美以及歌聲的美都描寫的很迷人,但這些美卻沒有起到好的效果,因為它們把"鴛鴦夢驚破"了。這裏的"鴛鴦夢"就是詩人正與親人團聚,卻被蓮歌驚破,不免有些不悅。前三句作者的愁思與少女的歡歌形成鮮明對比,由此引出下文。"夜如何?有人獨上江樓臥"。"有人"指詩人自己。他獨上江樓臥說明長夜綿綿,人不能入睡,而自己的心思又不能與外人說。"夜如何?"以設問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內心無限的傷感,含蓄而不外露。
這首曲子的內涵不單是作者思念親人的情感,還有更深一層,就是最後三句"傷心莫唱南朝舊曲,司馬淚痕多。"原來詩人的傷心,還來自故國滅亡的感慨。《采蓮曲》是南朝梁武帝所作。作者由采蓮歌聯想到采蓮曲,也把他當作南朝舊曲,不禁勾起了內心的悲傷。"司馬淚痕多"是用唐代白居易的典故,是傷心淚水的代稱。這裏詩人用來說明自己傷心至極,表現了黍離之悲。
南呂〔幹荷葉〕·幹荷葉--劉秉忠
讀前須知
〔幹荷葉〕又叫〔翠盤秋〕,來自於民間小曲。
原文
幹荷葉,色蒼蒼,老柄風搖蕩①。減了清香,越添黃。都因昨夜一場霜,寂寞在秋江上。
注釋
①蒼蒼:深暗色。
賞讀
文章開頭三句。幹荷葉,色蒼蒼,老柄風搖蕩",寫秋天荷葉顏色變得蒼老,在秋風中搖蕩,一片蕭瑟氣象。緊接著,詩人又換個角度寫殘荷"減了清香,越添黃",荷花之所以引人注意,因為它清香豔麗,然而到了晚秋,花凋謝了,葉子變黃,色、香都不複存在了,與前兩句柄葉形態描寫,勾勒出一幅寂寞秋江殘荷圖。最後兩句"都因昨夜一場霜,寂寞在秋江上",說出了荷殘的原因。這裏"寂寞"是個雙關語,表麵寫秋江蕭瑟景象,實際上是寫改朝換代的嚴酷政治氣候,也抒發了作者自己的感慨,年華漸逝,老境逼人,再也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負,由此產生的內心苦悶和愁哀。
雙調〔潘妃曲〕·悶酒將來剛剛咽--商挺
讀前須知
這首曲子是描寫男女戀情的,但與單純抒寫離愁別恨之作有所不同,除了表達思念之情外,還表達出"普天下心廝愛早團圓"的美好祝願。
原文
悶酒將來剛剛咽①,欲飲先澆奠②。頻祝願,普天下心廝愛早團圓③。謝神天,教俺也頻頻的勤相見。
注釋
①將來:拿來。②澆奠:把酒灑在地上,表示對鬼神的祭奠。③心廝愛:指情侶兩心相愛。廝,相。
賞讀
曲子的開頭寫了主人公心事重重,隻好借酒澆愁,但是酒未入口,卻先澆地奠神。他為什麼這樣做呢?原來是"頻祝願,普天下心廝愛早團圓"。主人公祈求神靈保佑,讓天下相愛的人早團圓,並且是反複祈禱,虔誠祈禱,反映出淳樸善良的心靈。倘若主人公是個局外人,單純為別人祝福,那文章第一句中的"悶"字就無法解釋。"謝神天,教俺也頻頻的勤相見",告訴讀者,主人公也是一個苦戀的人!或由於地位不同,或由於家庭阻礙,使他們天各一方,不能相愛,所以在祈禱時內心不禁呼喚:老天啊,讓我同心上人相見吧。並且突出"頻頻"相見,至此就把主人公那種推己及人、由人而己的心情委婉地表達出來了。這首曲子反映了當時封建社會青年男女真情相愛,追求幸福生活的強烈願望,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