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譯文】
人的本性都是好的,善良的,隻是由於後天的環境影響,使得性情、習慣上產生了差異。
【賞析】
人生下來都是單純無知的,但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將會被壞的性情取代。因此,人都應該從小就接受教育,好好學習,這樣才能區分善惡,才能成為有用之材。
【原文】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譯文】
如果不好好教育,性格就會發生變化,善良的本性就會被壞的性情取代。因此教育的根本就是貴在專心。
【賞析】
教育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其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要想讓孩子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材,就必須加強對他的教育,並且要專心致誌,持之以恒。
【原文】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譯文】
昔日孟子的母親慎重選擇與之相處的鄰居。孟子不好好學習,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育他。
【賞析】
孟子之所以能夠成為曆史上有名的大學問家,與其母的嚴格教育是分不開的。“孟母三遷”的故事也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典範。好的學習環境,嚴格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深刻。
【原文】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譯文】
(五代時)燕山人竇禹鈞教育孩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個兒子都很有成就,都考取了功名。
【賞析】
教育也要講求方法,不得當的教育方法隻會適得其反,好的教育方法則會事半功倍。什麼是好的教育方法?那就是嚴格且又得當。嚴格施行有道理的、得當的教育,這樣才會教育出好的人才。
【原文】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譯文】
生了孩子,卻僅僅是供其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親的過錯。隻是單純地教育,而不嚴格要求,是做老師的懶惰。
【賞析】
每個人扮演的不同角色賦予了他不同的責任。作為父母,不僅僅是要撫養大孩子,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好孩子。老師亦是如此,不應該僅僅是為了教育而教育,更應該嚴格要求學生,使之成材。
【原文】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譯文】
小孩子不好好學習是不應該的。小的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了又能有什麼作為呢?
【賞析】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隻有趁著年輕的時候努力學習,才能在老了的時候不會後悔。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譯文】
玉不經過精心的打磨,就不能成為精美的器物。人如果不經過學習,就不會知曉禮儀,就不能成材。
【賞析】
玉要經過後天的打磨雕琢才能成為有價值的東西,否則跟石頭並無太大區別。人也是如此,隻有經過刻苦的磨練、勤奮的學習才能成為有用之材,否則隻會是平庸之人,沒有任何作為。
【原文】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譯文】
做子女的,從幼年時就要親近老師和朋友,以學習更多的禮儀。
【賞析】
幼年時期是塑造優良性格的最佳時期。因為幼年時期的人,認知、情感等方麵還處於發展的階段。這個時期,很容易受他人言語、行為的影響,他人的言語和行為的好壞可以引導孩子朝不同方向發展,好的言語、行為可以引導孩子的身心朝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所以,人在幼小的時候,家長應讓子女親近好的老師、好的朋友,學習他們的優點,不斷地豐富自己的頭腦,做一個身心健康有益於人民的人。
【原文】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譯文】
東漢人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順父母,替父母暖被窩。孝順父母親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
【賞析】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從東漢人黃香孝敬父母的故事裏,可以看出當時的人,就有孝敬父母的美德。隻不過黃香是那時的典型代表。而如今,人們逐漸過上富裕的生活,孝敬父母的方式也各有不同,不論方式怎樣改變,都能表達共同的主題,那就是對父母的愛。東漢時期的黃香替父母暖被窩,不僅體現了對父母的孝敬,還體現了對父母的愛。
【原文】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譯文】
漢代人孔融,他四歲的時候,把大的梨讓給哥哥,自己吃小的梨。友愛兄長這種好品德,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
【賞析】
友愛他人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學會的品德,要有博愛他人的胸懷,以友善的態度對待身邊的每個人,這樣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同樣,也會從別人那裏獲得友愛。
【原文】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譯文】
每個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友愛兄長,其次才是學識。每個人要努力學好算術和文化知識。
【賞析】
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是每個人應做到的,這也是每個人立身處世的基礎。在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方麵做到了,然後是個人的學識。我們常說人品與學識相比,人品是最重要的。一個人學識再淵博,品德有問題,也無益於社會。相反,如果一個人沒有才學,但是人品好,那麼,他對社會也是有益的。“首孝悌,次見聞”並不是要求人們隻重視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不去重視學習。同樣,也要求人們“知某數,識某文”,所以,這兩個方麵都要兼顧,做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原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譯文】
學習要從最基礎的知識學起,先從一到十,然後十到百,百到千,千到萬……不斷地學習。
【賞析】
這句話中體現出關於學習的兩個思想:一是學習要從最基礎學起;二是學習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學習要從最基礎學起,是要求人們對待學習要重視基礎,基礎打得越牢,知識的“大廈”也就越建越高。而學習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是要求人們對待學習不可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應當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學習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