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肚子裏的籽兒——明明白白。
蝦公掉進湯鍋裏——鬧個大紅臉。
蝦米炒雞爪兒——抽筋帶彎腰。
蝦米燉小魚——一個味。
蝦跳蟹爬——亂七八糟。
蝦子觸頭——尖對尖。
蝦子騎在龍背上——伴風搭雨。
蝦子下湯鍋——死也直不起腰來。瞎待詔傳神——摸不著頭。(侍詔:舊稱理發師)
瞎狗看星星——死活看不出個樣兒來。
瞎漢打瞎漢——兩頭不見麵。
瞎雞啄蟲——靠造化。
瞎狼領崽兒——有一個算一個。
瞎驢牽到槽上——為(喂)你不知道為(喂)你。
瞎驢轉磨——按轍走。
瞎馬蠅碰在蜘蛛網上——粘上容易掙脫難。
瞎貓逮個死老鼠——碰巧啦。
瞎貓偷雞——死不放。
瞎娘抱著禿娃娃親嘴——人家不愛自己愛。
瞎婆子打崽——裝著沒看見。
瞎先生吃粽子——聞早(棗)兒。
瞎眼狗咬蚊子——胡碰。
瞎眼黃鼠狼抱死雞——湊巧。
瞎子幫忙——越幫越忙。
瞎子背跛子——取長補短。
瞎子背跛子——由明人指點。
瞎子奔南牆——不碰不回頭。
瞎子撥算盤——隻聽響聲。
瞎子補臉盆——亂用詞(瓷)。
瞎子不叫瞎子——忙(盲)人。
瞎子不知陰天——異想天開。
瞎子唱花臉——眼不見為淨。
瞎子扯琴——瞎啦(拉)。
瞎子吃鍋巴——胡咬亂嚼。
瞎子吃餛飩——心裏有數。
瞎子吃湯圓——圓扁都一樣。
瞎子吃西瓜——不分紅白瓤。
瞎子吃西瓜——不論什麼種。
瞎子吃魚——不知道頭尾。
瞎子出門——盲目行動。
瞎子穿引線——沒有個準頭。
瞎子穿針——對不住眼。
瞎子穿針——戳進去算事。
瞎子串門——摸著來。
瞎子吹燈——不覺滅。
瞎子吹簫——莫(摸)管。
瞎子打靶——盲目出擊。
瞎子打靶——沒準。
瞎子打燈籠——白提。
瞎子打燈籠——不借光兒。
瞎子打燈籠——前途無量(亮)。
後生可畏
指讚揚少年年輕大有作為,前途無量,值得欽佩。出自春秋·孔丘弟子《論語·子罕》。
孔子在周遊列國的時候,碰見三個小孩,有兩個正在玩耍,另一個小孩卻站在旁邊。孔子覺得奇怪,就問站著的小孩為什麼不和大家一起玩。
小孩慢慢地說道:“激烈的打鬧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會傷人的身體;再退一步說,撕破了衣服,也沒有什麼好處。所以我不願和他們玩。這很正常,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過了一會兒,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裏麵,好久不出來,也不給準備動身的孔子讓路。孔子忍不住又問:“你坐在裏麵,為什麼不給車子讓路?”“我隻聽說車子要繞城走,沒有聽說過城堡還要避車子的!”孩子說。
孔子十分驚訝,覺得這麼小的孩子,竟如此會說話,實在是了不起,不由得稱讚道:“你這麼小的年紀,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
小孩卻回答說:“我聽人說,魚生下來,三天就會遊泳;兔生下來,三天就能在地裏跑;馬生下來,三天就可跟著母馬行走,這些都是自然的事,有什麼大小可言呢?”
此言一出,孔子更是欽佩不已,忍不住讚歎:“少年人真是很有見識啊!”
瞎子打架——鬆不得手。
瞎子打擂——各打各的。
瞎子打鳥——沒目標。
瞎子打牌——死輸一雙眼。
瞎子打槍——不得了(鳥)。
瞎子打拳——手法熟。
瞎子打娃——不看臉。
瞎子逮蟈蟈——聽音。
瞎子戴個望遠鏡——不解決問題。
瞎子戴口罩——嘴上一套。
瞎子戴眼鏡——充明眼。
瞎子戴眼鏡——形式主義。
瞎子戴眼鏡——裝飾品。
瞎子的拐棍——頂一隻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