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 白銀耀眼心慌慌(1 / 3)

1

吃完飯後,六人出了江濱樓,順著這條街向東走去,衛兵就跟在他們後邊。

走了一裏地的樣子,就到了綿州州庫。

這州庫圍著一丈五尺高的深灰色高牆,牆上還有垛口,粗看還以為是城牆的一部分,實際上它是獨立的,這深灰色高牆圍住了四五十畝地,方方正正的,有如一座城中之城。州庫有四道大門,分別在東南西北四麵正中,大門外都是大路,大路向外至少百餘步,才是想望的街麵。四周空曠,丈五高牆,在平時,百餘庫兵也能把這州庫守個嚴嚴實實,一旦有警,增派人馬加強防守,攻庫之人如無炮火,短時間要想攻下這州庫,實在是沒有可能。

看到州庫這樣的防護格局,郝雲峰也就明白連、房、高守庫不守城的原因了:三百餘荷槍實彈的人馬守這州庫,實在是綽綽有餘,而這點人馬守這偌大的州城,就是高得功說的“連泡都冒不起一個”。

郝雲峰想,哪個要想搶劫這州庫,強攻、偷襲都得不了手的,要想得手,大概就隻有兩種情況,一是內外勾結,裏應外合;一是偷挖地道,暗中潛入,否則,這州庫真的叫固若金湯了。

其實最初建庫的人,主要考慮的是防火防盜。與居民區分開,居民區失火,絕不會殃及州庫,同時也讓盜賊失去了憑借,要躍上丈五的牆頭,基本是不可能,又有庫兵巡邏,沒有了掩護,想靠近庫牆也都沒有可能。

郝雲峰則是用軍人的眼光來審視這州庫的。

綿州修建這樣的州庫,不僅因為他是川北富庶之地,是川省僅次於川南的重要財源,更重要的是,它是成都最重要的糧食供給地。這個州庫時常屯積的糧食都在幾十萬石以上,眼下是最少的時候,也還有二十餘萬石。而且綿州每年征收賦稅不少於五十萬兩,在解繳成都省庫前,也都屯積在這裏,今年五月動蕩起來後,這裏屯積的銀兩就沒能全部解往成都,現在庫裏就還存放著二十多萬兩。

他們直接走到了州庫西門。守衛州庫的軍士上前攔下了他們,敬禮後,大聲道:“報告團長,直屬營一連奉命守衛州庫,團長有何命令,請示下!”

“去告訴你們連長,本團長和綿州連知事等巡查州庫!”

“是!”

軍士就回到大門口,大聲向門內喊道:“郝團長、連知事巡查州庫,請給他們開門!”

很快大門打開了,連長跑了出來。跑到他們麵前,行了軍禮,大聲說道:“請團長、知事進庫巡查!”

連正清就問道:“請問,正、副司庫在裏邊嗎?”

“報告連知事,他們在!”

於是他們進了州庫大門,守庫的軍士立即將大門關上了。

連正清問道:“郝團長,我們先看糧庫呢,還是銀庫?”

“先看銀庫吧!”

這時正、副司庫也來到了他們跟前。

他們就直接去了銀庫。

銀庫的大鐵門上有四把大鐵鎖,副司庫先開了最下麵一把,正司庫接著開了最上麵一把,曾雲飛就上去開下麵的第二把,這把鎖的鑰匙往天在高得功手裏,昨天曾雲飛接防,高得功就把鑰匙交給了曾雲飛。最後,連正清上去開了上麵的第二把。兩個司庫就從門上取下了一條鐵門閂,然後打開了庫門。

連正清就對郝雲峰說道:“郝團長,隻能我們八人進庫,其他人都不能進庫!”

“好!按規矩辦!”郝雲峰答道,同時對衛兵道,“你們就在門外守著!”

“是!”

他們進了庫房。庫房裏是一排排的鐵架子,架子分成數層,每層上是一口挨著一口的鐵皮箱。

正司庫報道:“本庫房現存放銀箱四百一十五箱,共計存放銀兩二十四萬七千兩!請各位長官查驗!”

連正清就大聲說道:“驗第一架第二層第三箱!”

正、副司庫就上前從第一排架子上的第二層抬下了第三口鐵皮箱,抬到他們麵前,然後揭開了箱蓋。

碼得整整齊齊的銀元寶,白亮亮地呈現在他們麵前,是那樣的耀眼,是那樣的炫目。

副司庫接著把第一層的銀錠取出整齊地放在箱蓋裏,取完後,就響亮地報道:“每箱裝足紋銀錠二層,每層六錠,合計十二錠,每錠五十兩,合計每箱裝銀六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