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七天,阿飛都是在村人的“關懷與教育”下度過的。這七天裏,阿飛被完全禁足,不得離開村子半步。“惡劣的情況”直到了第八天才有所改善。
阿飛在這天的下午找了個空子,快去快回的去了趟基地,將這件事告訴了基地內的“超越者二號”。在回來時,他還順手將裝有《我的記事本》的盒子,連其內的其它幾本書帶了回家。按阿飛的打算,其是想用這幾本書來消磨一下接下來的那幾天無聊時光。
燈光之下幾本書一字排開攤放在桌麵上,從左邊開始第一本就是《張凡記事》。阿飛隻是看了看桌麵上所擺放的幾本書,隻見他伸出手去將《張凡記事》抽出來,然後將它擺到了桌麵的另一角處。
接著在猶豫了一下後,阿飛決定從《我的記事本》所在的位置,有左向右一路排續,將書一本一本翻開先看一下大至的內容後再決定看那一本書先。
有計劃就好辦事了。於是隨著書一本本的被翻開,阿飛眼前這個古書寶藏被他打了開來。這時的阿飛還他沒意思到,他親手一一打開來的書中,其內容是怎樣大的一個寶藏。而在這個寶藏之中所隱含著的,一個與他的民族有著莫大關係的,被封印了多年的力量,將要隨著其中某本古書的翻開,從而從現於這世間。
第一本書是本,圖文並茂的,關於遠古兵器的介紹及使用方法知識的書。這就不用看了,因為在基地的“光靈”處就可以學到,而且比書上的記載更多。第二本,是一些深奧的公式。這就更不用看,以阿飛現在的知識程度他想看都看不明白。第三本書好象是關於某項工程,或某件大事物的構造資料與解說。當然,這對於阿飛來說,也沒多大的吸引力。
與前三本比起來,接下來的三本書,對於阿飛來說,到是找到了寶貝。
能引起阿飛興趣的書其中,有一套分上下集的,關於張凡所在的遠古時期的戰爭戰術指導,付有戰例說明的教科書之厚訂本。
男孩子們不知為何,在他們的天性中總喜歡一些與戰爭有關的事物,這點連阿飛也不例外。所以他對這套書很有興趣。
餘下最後的那本就更利害了。它可是一本記載著,亞族失落了已久之的力量修行之迷的傳承之書。就是這本書,它將打破了長達十萬多年來亞族無能的世界性認知,讓亞族找回遺失了許多年的力量,並重新向這世界展現。
由於戰爭之術的教科書實在太厚,再加上其中的許多描述,也不是還未經曆過戰爭的阿飛能理解的。所以,阿飛最後決定是,先選看排在最後那本,書麵從上至下寫著《天地守衡》四個黑色古字的薄本書。
《天地守衡》這本書隻有薄薄的十來頁。薄薄的它從表麵上看,都不太會與有深奧內涵的東西有什麼聯係。但卻正是這十來頁紙,承載了天地之間兩種源力的運用方法。擁有並懂得運用它的人,將會是這兩種強大之力的新一代傳承者。
在對書中之內容的期待中,守衡之書被阿飛翻了開來。相隔了許多年後,書中所載的力量之秘的封印之門,借由其手隨之而被打開了。在當事人無知而無懼的目光中,天地間“守”與“衡”的源力之源,再次回到了有著無限潛力之古老民族的手中。
貌不驚人的守衡之書,其第一二頁分別畫著兩個人像。從的描畫中可以輕易看出,第一頁的人像是男性,第二頁的人像是女性。在在這每一個人象的下方,都有著一行小字的注解。這注解內容很簡單,它隻寫著本圖,隻適合於男或女性的“修行士”修練及參考性觀看。男性人像,當然就隻式適合男性參考性觀看,女性的也易然。
從第三頁開始,接下來連續幾頁的內容,就都是有關被稱之為“守衡之力”的修行方式說明了。這說明隻是大概地說明了,人體內的能量是怎樣運用人體內能量運行之道,在人體的三個力量源泉之間生生不息地來回運行的。看到這裏,任何看書的人都會很自然地關注起,這三個所謂的力量源泉,及能量運行之道的位置與名稱來。
人體內的三個力量源泉,書中分別稱為“精神之源”、“生體能源之核”、“氣之海”。它們的位置依順序是頭部的額中、胸部兩乳**相距之間的中間位、下體肚臍下約兩到三寸的地方。能量運行之道按書中所說,它分為主幹與分支。主幹隻有一條,它將三大力量源泉以直線方式連成一體,並從人體正麵到背麵組成巡環的一條回路。分支是多條的,具體有多少書中也說不清楚。隻知道它們分部於全身各處,其一端都連通向能量運行之主幹處。書中還說,三個力量源泉與能量運行之道的利用,最終目的就是增強“修行士”身上的生體本源之力。
修行方式說明後麵,那書中那幾頁的內容,好象是一種精神的修行法與注意事項。其中的修行法從字麵上看,這種修行法著重精神集中瞑想,修行者利用瞑想把自己的精神沉入到內心的深處,並一直進到其所為的潛意識當中。一開始時,修行者的神誌是渾然無多少知覺的,就象胎兒形成期般地沉睡著。而這一狀態,要修練到能成功地進入精神的深層中才會有所改變。到時修行者將會在自己的深層意識中覺醒。這種從無意識到意識開始覺醒,讓修行者自己的意識處在深層精神空間中,了解到真實的自己之存與所屬,再從而將自我的精神突破回歸到物質界的過程,就是所謂的“精神重生階段”。
值得多說的是,在“精神重生階段”說明之後,其還有一段著重注解。注解的大概意思是說,各人的潛意識都是各有各特色而互不相同的。其潛意識思想空間的展現,也是各有各的精彩分成。而這注解的最後中,還有著一段被紅色筆水劃注的,看來是很重要的字句,其內容如下。
“修練之法隻是一個工具而已,修行的真意卻在乎於心。成功的修行者不外乎隻有兩種人:第一種是克製心性控製自我力很強的人、即收緊與控製雜念的‘守序者’;第二種是什麼都不在乎不放在心上,放開自我的心,自在悠閑而活的人、即無視雜念存在的‘無序者’。也隻有這種兩極性格的人,其才有機會在有生之年中領悟心的真意,窺探與到‘真理’之所在。‘真理’是什麼,其就是這個世界的最高法則,知法則者才有機會突破其極限,上升到更高層次的空間中去,成為更高層次的一種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