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證烏桓

三郡烏桓趁天下的動亂,攻下幽州,掠取漢民合計十餘萬戶。袁紹把他們的首領都立為單於,把族人的女孩子作為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們做妻子。遼西單於蹋頓尤為強大,被袁紹所看重,所以袁尚兄弟投奔他,頻繁入塞造成災難,曹操準備征討他們。

十二年春季二月,曹操從淳於返回鄴城。丁酉日,下令道:“我發動義軍鏟平暴亂,到現在有十九年了,所征討的必定戰勝,難道是我個人的功勞嗎?這是有才能的士大夫們的力量啊。天下雖然尚未完全安定,我應當和有才能的士大夫們一起平定它。可是獨自享有那些功勞,我怎麼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自認為事倩做得合乎情理,心中坦然無憾。呢?要趕緊評定功績、實行封賞。”於是廣泛地封賞二十多位功臣,都封為列侯,其餘的人各按功勞大小受封,並且免除死難者的子孫的徭役,封賞或輕或重各有差別。

將要北征三郡烏桓,各將領都說:“袁尚,是一個逃亡的敵人罷了,夷人貪婪而沒有愛心,哪裏會被袁尚所利用?如今深入征討他,劉備必定說服劉表來襲擊許都。萬一發生事變,後悔也來不及了。”隻有郭嘉算定劉表必定不會信任劉備,勸曹操北征。夏季五月,到達無終。秋季七月,發大水,沿海道路不通,田疇請求擔任向導,曹操聽從他,帶領軍隊出盧龍塞,塞外道路斷絕不通,於是開山填穀五百多裏,路過白檀(tán),經曆平岡,走過鮮卑族地區,向東直撲柳城,距離柳城二百裏時,敵人才知道消息。袁尚、袁熙和蹋頓、遼西單於樓班、右北平單於能臣抵之等人帶領數萬騎兵迎戰曹軍。八月,曹操登上白狼山,突然跟敵人碰上,敵兵非常多。曹操的輜重尚在後邊。披戴鎧甲的人很少,左右的人都害怕。曹操登上高處,望見敵軍的陣勢不整齊,就出兵攻擊敵陣,派張遼做先鋒,敵軍大崩潰,斬了蹋頓和名王以下多人,投降的胡人和漢人共二十餘萬人。遼東單於速仆丸和遼西、右北平各頭領,扔下他的族人,跟袁尚、袁熙逃奔到遼東,相隨的部下尚有數千騎兵。當初,遼東太守公孫康依仗地處偏遠不肯歸服。等到曹操打敗烏桓,有人勸說曹公立即征討他,就可以捉住袁尚兄弟倆。曹操說:“我正讓公孫康斬下並且送來袁尚、袁熙的人頭,不去麻煩軍隊了。”九月,曹操率兵從柳城回來,公孫康隨即斬了袁尚、袁熙和速仆丸等人,把他們的人頭送來。將領中有人問;“曹公回來而公孫康斬下並送來了袁尚、袁熙的人頭,是什麼原因呢?”曹操說:“公孫康向來害怕袁尚等人,我緊逼他就把力量聯合起來,放鬆他就會互相算計,情勢就是這樣啊。”十一月到達易水,代郡烏桓代理單於普富盧、上郡烏桓代理單於那樓帶領他們的名王前來祝賀。

十二年春季正月,曹操回到鄴城。開鑿玄武池來訓練水軍。漢朝廷撤消三公的官職,設置丞相、禦史大夫。夏季六月,任命曹操為丞相。

赤壁之戰

公元200年,曹操統一了北方,占據了八州的地盤,形成了獨占中原的格局。接著他又揮師平定遼東地區的烏桓勢力,基本穩定了後方地區,一時間成為當時曆史舞台上不可一世的風雲人物。然而,對於素懷雄心大誌的曹操來說,統一北方地區,隻能算作是統一天下的第一步而已。他的宏偉目標,是掃平所有的割據勢力,重新統一天下。於是他便積極從事南征的戰爭準備。一切就緒後,曹操緊擂戰鼓,興起大軍,浩浩蕩蕩向南方地區殺奔而來。

當時,南方的主要割據勢力有兩個,一個是立國三世的東吳孫權政權,他據有揚州六郡。這些地方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在當時戰亂較少。而北方人的南遷又給當地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因此東吳的經濟有了長足的進步。在軍事上,孫權擁有精兵數萬,有周瑜、程普、黃蓋等著名將領,內部團結,加上據有長江天險,因而使它成為曹操吞並天下的主要障礙。

另一個是荊州的劉表。他基本上采取了維持現狀的政策。但他年老多病,處事懦(nuò)弱,其子劉琦和劉琮又因爭奪繼承權而鬧得不可開交,所以政權並不穩固。至於劉備,在當時還沒有自己固定的地盤。他原來依附袁紹,官渡之戰後投奔劉表。劉表讓他屯兵新野、樊城一帶,為自己據守阻止曹軍南下的門戶。但劉備號稱梟雄梟(xiāo)雄:強橫而有野心的人物。誌在複興漢室,所以就趁著這一機會擴充軍隊、網羅人才。他這時擁有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謀士、猛將,是曹操吞並天下的又一重要障礙。

公元208年七月,曹操率軍南下,他的第一個戰略目標是荊州。荊州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如占據了它,既能夠控製今湖北、湖南地區,又可以順江東下,從側麵打擊東吳,向西進軍則可以奪取富饒的益州(今四川)。就在戰爭一觸即發的緊要關頭,劉表於八月因病一命嗚呼了。接替他的次子劉琮更不爭氣,他讓曹操的兵威嚇破了膽,未作任何抵抗,就將荊州拱手獻出。曹操兵不血刃,完成了南下戰略的第一步,於是曹操率領號稱80萬的大軍,自江陵(今湖北江陵)沿江東下直逼夏口(今湖北武昌)。劉備與劉表的長子劉琦一道率領大約2萬左右的士兵,防守夏口,因為兵力懸殊,就派諸葛亮到江東去聯合孫權,共同抗曹。

當時曹軍中多是北方人,善於陸戰,不善水戰,又是遠道而來、疲憊不堪、水土不服,生病的士兵很多。戰鬥力大大減弱,而曹操軍隊中,隻有荊州降將會打水仗,但是東吳大都督周瑜使用反間計使曹操以為他們要造反,殺了他們,這樣曹操手下就沒有善於帶水兵的將領了。

曹操的士兵,不習水性,長江的風浪把他們顛簸得口吐黃水,苦不堪言,東吳派謀士龐統向曹操獻“連環計”,讓曹操把戰船都連成一片,上麵鋪木板,使各船的士兵、戰馬可以互相走動、如同平地,曹操非常高興,沒有識破這計謀。

周瑜的部將黃蓋針對敵強我弱、不宜持久及曹軍士氣低落、戰船連接的實際情況,建議采取火攻,奇襲曹軍戰船。周瑜采納了這一建議,製定了“以火佐攻”,因亂而擊之的作戰方略。並由黃蓋假裝投降曹操,麻痹(bì)曹軍。

接著,周瑜讓黃蓋寫信向曹操約定了投降的時間。曹操不知是計,欣然同意。黃蓋率船數十艘,滿載幹草,灌以油脂,並巧加偽裝,插上旌旗,同時預備快船係掛在大船之後,以便放火後換乘,然後揚帆出發。當時,江上天氣反常,正猛刮東南風,戰船航速很快,迅速向曹軍陣地接近。曹軍望見江上船來,都以為是黃蓋如約前來投降,紛紛擠到船頭看熱鬧,絲毫不加戒備。

黃蓋在距曹軍1公裏處,下令各船同時點火。一時間火光衝天,船箭一般地直衝曹軍戰船。而曹軍船隻首尾相連,分散不開,移動不得,頓時便成了一片火海。這時,風還是一個勁地猛刮,熊熊大火很快向岸上蔓延,一直燒到了岸上的曹軍營寨。曹軍將士被這突如其來的大火燒得驚慌失措、鬼哭狼嚎、潰不成軍潰不鹹軍:形容慘敗。燒死、溺死者不計其數。在長江南岸的孫、劉主力艦隊乘機擂鼓前進,橫渡長江,大敗曹軍。

曹操狼狽不堪,被迫率軍由陸路經華容道向江陵方向倉皇撤退,又遇上大暴雨,道路泥濘不堪,以草墊路,才使得騎兵得以通過。一路上,人馬自相踐踏,死傷累累。孫、劉聯軍乘勝水陸並進,窮追猛打,擴大戰果,一直追擊到南郡(今湖北江陵境內)。曹操留曹仁、徐晃駐守江陵,樂進駐守襄陽,自己率領殘兵敗將逃回到北方。

這場赤壁大戰至此以孫權、劉備方麵大獲全勝而宣告結束。

誘韓遂勝馬超

此時漢中馬超與韓遂、楊秋、李堪、成宜等人反叛。曹操派曹仁去討伐他們。馬超等人駐紮在潼(tónɡ)關,曹操命令各將領:“關西士兵精銳強悍(hàn),要堅守壁壘不要跟他們交戰。”秋季七月,曹操西征,與馬超等人的部隊夾著潼關駐軍。曹操緊緊地牽製敵軍,而暗中派徐晃、朱靈等人乘夜渡過蒲阪津,占據黃河西岸紮營。曹操從潼關北麵渡河,還未渡過去,馬超追趕渡船急忙攻打。校尉丁斐(fěi)因而放出牛馬來引誘敵人,敵人騷亂去搶奪牛馬,曹操才得以渡過河去,沿著黃河修築通道而向南推進。敵人撤退,在渭口進行抵抗,曹操於是在許多地方設置疑兵,暗中用船載著士兵進入渭水,架設浮橋,夜裏,分兵在渭水南岸紮營。敵人乘夜攻打軍營,伏兵打敗了他們。馬超等人駐守在渭水南岸,派遣信使請求割讓黃河以西地區講和,曹操不答應。九月,進軍渡過渭水。馬超等人頻繁挑戰,又不應戰,堅決請求曹操割地,送兒子來做人質。曹操采用賈詡的計策,假意答應他。韓遂請求跟曹操相見,曹操跟韓遂的父親是同年孝廉。又跟韓遂是同輩人,於是兩人馬靠著馬交談了好一陣子,但不涉及軍事,隻談京都老朋友之間的舊事,拍手歡笑。會見完畢,馬超等人詢問韓遂:“曹操說了些什麼?”韓遂說:“沒有說什麼啊。”馬超等人對他起了疑心。另一天,曹操又給韓遂寫信,有多處修改塗抹,好像是韓遂改定的樣子,馬超等人更加懷疑韓遂。曹操就與馬超等人約定日期會戰,先用輕裝的士兵挑戰,交戰了很久,才出動勇猛如虎的騎兵夾攻,大敗敵軍,斬了成宜、李堪等人。韓遂、馬超等人逃跑到涼州,楊秋逃到了安定,關中平定。各將領中有人問曹操道:“當初,敵軍把守潼關,渭水北岸沿途空虛,不從河東攻打馮翊卻駐守潼關。拖延一段日子而後北渡黃河,為什麼呢?”曹操說:“敵軍把守潼關,如果我軍進入河東,敵人必定去防守各個渡口,那麼就無法渡過西河去,我故意把大軍開向潼關;敵軍全部人馬在南麵防守,西河的防備就空虛,所以徐晃、朱靈二位將領能夠專力奪取西河;然後率軍北渡黃河,敵人不能跟我們爭奪西河,是因為有徐晃、朱靈二位將軍的軍隊啊。連接車輛樹立柵(zhà)欄,修築通道向南推進,既是作不可戰勝的準備,又把兵力薄弱顯示出來。渡過渭水修建堅固的營壘,敵人前來也不出去應戰,是以此來助長敵人的傲氣啊;所以敵人修築營壘而請求割讓土地。我順從他們的請求答應了他們。順從他們的心意的原因,是使他們安心而不作準備,我們乘機積蓄士兵的力量,一旦攻擊他們,就如同所說的疾雷不及掩耳的了,況且軍事上的變化,本來就不是隻有一種方法啊。”起初,敵人每有一支部隊到達,曹操就露出高興的臉色。敵人被打敗之後,將領們詢問其中的原故。曹操答道:“關中地區遼闊,如果敵人各自據守險要的地方,沒有一、二年是不能平定的。如今敵軍都前來集中,他們人數雖多,卻互不統屬,軍隊裏沒有統一的主帥,一戰便可以消滅掉,取得勝利比較容易,我因此高興。”

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陽逝世,享年66歲。遺令道:“天下尚未安定,葬禮不得遵循古代的禮製。安葬完畢,都要脫掉喪服。那些率兵駐守衛戍(shù)的將領,都不得離開駐守部隊。有關的官員各盡職責。入斂時用平時的服裝,不要埋藏金玉珍寶。”曹操逝世後,諡號為武王。二月丁卯日:安葬在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