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宮。鄧小平語出驚人,確認中國集結軍隊
他俯視微呈弧形的太平洋。在一萬公尺高空。
第二次飛越太平洋,壯闊感一如前次。
五年前,他率領中國代表團參加聯合國大會第六屆特別會議,在那個講壇上,他首次向全世界闡述了毛澤東主席的三個世界的宏論。而這一次,巨人已經作古,他本人也在同他的國家經曆又一次大起大落之後,作為中國的新的巨人,親往大洋彼岸。
這是一九七九年一月二十八日,按中國的農曆是正月初一——已未年春節。
由於逆地球自轉飛行,銀白色的波音707座機迅速地沒入夜空。片刻,一位機組人員走到他的身邊,“小平同誌,飛機剛剛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我們現在又回到了戊午年的除夕。”他笑著點了點頭,又點燃了一支熊貓牌香煙,旋即融入沉思。
新年伊始,種種跡象都表明,1979年對他是一個幸運的年頭。中美兩國首腦再一次會晤,中美兩國關係得到進一步發展,引起世人矚目。他的照片又上了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麵,他被選為1978年“世界風雲人物”。更重要的是在國內,一個月前召開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凡是派”沒了市場,華國鋒作了檢查,曆史展開了新的篇章。現在,掌握著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的實際最高權力和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他,要在國際舞台上施展他的政治才幹和藝術了。
1月29日上10時,美國總統卡特在白宮南草坪舉行儀式,以歡迎外國元首的禮儀歡迎鄧小平副總理。五星紅旗和星條旗有史以來第一次並排飄揚在美國總統府上空。賓夕法尼亞大街也插滿了中國紅旗。在華盛頓,對代表了無產階級革命的紅旗的需求是很少的,國務院禮賓司的一位官員給紐約的利伯曼打了電話,於是從沒有一麵中國國旗到做好160麵紅旗這項工作就完成了。另外,佐治亞州穆爾特裏市市長兼警察局長也在28日親自將精選的1500枚紅色的、粉紅色和白色的茶花送到白宮。作為歡迎鄧小平的國宴上的主要飾品的山茶花,是卡特家鄉佐治亞州的州花。這種花是兩千年前首次在中國發現的。美國給予鄧小平“超級紅地毯”的“超規格接待”,來自世界各國的1100多名記者雲集華盛頓報道這次劃時代的訪問。一位美國記者寫道:在華盛頓——這個國家的的這個聖地,他將看到一座座五色石建造的民主聖殿,一座座給人以深刻印象的紀念碑,一座座巨大的博物館和政府的全部壯麗景觀。然而,鄧小平對這些並不感興趣。倒是他在美國遇到的幾次親台灣分子的示威和極端主義分子“手舉紅寶書的遊行”,更加深了他對美國式民主的反感。不論在什麼情況下,他都不會忽略他的主要的目的。
紅地毯。禮炮。儀仗隊。白宮的歡迎儀式。在簡短的致詞中,卡特熱情地借這個機會邀請中國同美國一道“共同走向亞洲和全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鄧小平卻嚴肅地指出我們這個世界“很不安寧”。
不知是要考驗還是要證明他那過人的精力,在美8天,他的日程每天都被排得滿滿的。
1月31日,星期三,華盛頓。
晨,在布萊爾大廈接受費城坦普它大學名譽法學博士學位,出席儀式,致辭。
上午,會見美國前總統尼克鬆。
上午,瞻仰林肯紀念堂,獻花圈。
上午,參觀華盛頓全國宇航博物館。
中午,同一批有影響的美國新聞工作者共進午餐,回答問題,發表重要講話。
下午,出席中美科技合作協定和文化交流協定簽字儀式。
下午,在華盛頓國賓館接受美國廣播電視界采訪。
晚,在中國駐美聯絡處舉行盛大答謝招待會。
晚,會見西哈努克親王。
在美國,他從阿拉斯加到華盛頓,然後乘坐美國總統的空軍一號座機,飛往亞特蘭大,再到休斯敦,最後至西雅圖,把美國繞了一圈。
他抵達美國之後兩個小時,就到布熱津斯基家中赴宴,品嚐的是烤牛肉,這一“典型的美國菜”,是一年以前兩人在北京就商定好了的。為了這餐家宴,女主人忙得不亦樂乎,直到客人滿意地離去。而布熱津斯基這位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更是逢人便講,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的領導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富庶的國家後的第一頓飯,就是在他家吃的。
在休斯敦的一天中,他既坐了開發西部時的公共馬車,又坐了航天飛機,他坐在馬車上繞賽馬場一周向觀眾致意,他坐進航天飛機進行了從十萬英尺高空向地麵的模擬著陸。晚上他吃了一頓標準的牛仔晚餐,濃汁烤豬排、烤蠶豆、核桃餡餅和啤酒,然後又穿著毛式製服戴著牛仔帽觀看了騎士表演。觀察家們說,鄧上一次戴帽子是在六十年代中期,那是被紅衛兵戴上紙的高帽子遊街批鬥。在約翰遜航天中心,第一個環繞地球飛行的美國人格倫參議員為鄧小平講解,鄧對他說,“你成了神仙了。”格倫說:“人們什麼都叫過我,但我還從來沒有聽過這個稱呼。”
2月1日,中美聯合公報在華盛頓發表。公報中說,兩國“重申雙方反對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謀求霸權或支配別國”,當日,蘇聯駐美大使多勃雷寧拜會美國國務卿萬斯,要求對公報中的“霸權”一詞作出解釋,萬斯於是試圖使這位蘇聯外交官放心,美中並沒有聯合起來對付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