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他看到更多的是戰友的雷傷,這使他心裏總有一種失職感,人家靠自豪感、責任感往前衝,他靠的就是這種失職感,雖然他平時很文靜,最怕幹冒險的事,可是怕,也得幹下去。
一針一針地探,鋼的探針他磨短了七根,一年穿壞了八雙解放鞋,排出了越軍地雷1101顆。
那次他們出發,通過雷區,象納鞋底那樣開辟通路來不及了,隻能探出一個一個碗口的坑,一米一個坑,就踩著這種坑走,坑小,腳後跟不能沾地,否則就有觸雷的危險。
他一隻腳踩在這小坑裏,一個新兵踩在那邊的小坑裏,伸過後來想把定向雷遞給他,誰知隻差一米夠不著,再邁一步就行了,尤建華喝道:“別動!”
新兵停住了。
他用探雷針向地下紮,想探出一個能落腳步的地方,把那定向雷接過來,就在那一腳步掌大的地方排出了三顆地雷,新兵站在那兒驚得不敢動了。
尤建華這邊隻是前腳掌著地,實在受不了啦,身子有點晃,他想把腳後跟也著地,站得穩一點。
但他知道在這樣的雷區,就是腳後跟也不能隨便落下,他那雙眼就象是看出腳下帶有雷。
就先用探雷針紮腳後跟那個地方,一紮就感覺出來了,有雷,先把雷排出來。
你看他兩隻腳沒動地方,竟然在手能探到的地方排出了十七顆地雷。
新兵不敢看了,手擋著眼哭:“排長,咱個不行了吧,還能出來嗎?”
尤建華說:“別慌,一步不能錯,雷炸不了咱倆一根毫毛。”
他倆邁出最後一個腳窩的時候,真有那種邁出了閻王殿門坎的感覺。
那天,劉科長去團部,正式聽到了尤建華犧牲的消息,悲痛至極,先是發瘋一樣地罵:
為什麼不早點把他保護下來,排雷英雄都得完蛋嗎?難道就真不不能一個囫圇的排雷英雄嗎?他排了那麼多雷還讓他進去冒險,是看他老實嗎?罵完了便哭,哭完了便揮筆寫了一首詩《悼尤建華》。
第二天就帶著戰地記者去采訪烈士尤建華的事跡。
接待他的就是尤建華。
51.讓雷場告訴未來
戰區地土地上,布的雷總是比排的多,大地成了一張雷的儲蓄單,支取的少,存入的多。
雷已成為大地細胞的成員,隨著大自然的變遷,與那些有靈性的及沒有靈性的萬物一起沉浮,它會沉睡,也會醒來,卻不容易消亡,隨時有可能重見天日。
地殼殘留的雷是留給子孫的遺產。
不要以為地雷隻是在對壘的陣地上,雷的擴散遠遠超出了敵我陣地。
老鄉耕地常常耕出地雷來。上山打獵、砍柴,也會觸雷致殘、身亡。某部在山上發現了一具屍體,很象是特工觸雷了。屍體被抬回來,很多人都來看,看看越南特工是什麼樣。有人當即辨認出來,他是一個村裏的老鄉,上山找獵,踩到了敵人埋的地雷上。
一個苗族小夥子上山砍竹子,被炸斷了腿,周圍又沒有人能救他,村裏派人找到他時,他已經不行了,家裏隻剩下兩位老人。
老鄉也會埋雷,哪裏需要人們禁止通行,就來個地雷封閉。長到兩三年的三七很值錢,有的百姓就在三七棚子邊上埋上地雷,誰也不敢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