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關於政治上先進與落後的判斷標準。江澤民同誌講:“隨著經濟的發展,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個人的財產也逐漸增加。在這種情況下,不能簡單地把有沒有財產、有多少財產當作判斷人們政治上先進與落後的標準,而主要應該看他們的思想政治狀況和現實表現,看他們的財產是怎麼得來的以及對財產怎麼支配和使用,看他們以自己的勞動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所作的貢獻。”實現人們的富裕幸福,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鄧小平同誌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的勞動先富裕起來,在這個基礎上,再先富帶後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完全符合我們黨的目標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基本方向。隨著改革不斷深化和所有製結構的調整,現在,我們不少的鄉鎮個體戶、私營企業主開辦企業,掌握了一定的生產資料。他們通過合法經營擁有了自己的財產,並運用自己的財產擴大再生產,增加經濟和社會效益。他們當中有不少業主在努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實行以工補農建農,積極支持農村社會福利事業,提高了當地農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有的通過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塑造企業的良好形象,帶動了當地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有的企業建立了黨組織,發揮了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他們當中的不少先進分子,思想境界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已超越了傳統的小農意識,他們所追求的不隻是個人財產的增加,而是更多地回報社會,造福人民。可以說,江澤民同誌提出不以財產多少,而以政治思想狀況和現實表現判斷人們先進與落後的政治標準,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創新精神,為鄧小平同誌關於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的理論賦予了新的內涵。
三是關於政黨是否先進的判斷標準。江澤民同誌指出:“看一個政黨是否先進,是不是工人階級先鋒隊,主要應看它的理論和綱領是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是不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時強調“我們黨高度重視在思想上建黨,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武裝全體黨員,不僅要求黨員在組織上入黨,而且要求黨員首先在思想上入黨,指導他們為實現黨的綱領和任務而奮鬥,因而保持了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江澤民同誌結合我國實際闡述如何判斷政黨先進性的標準,為我們黨在新的曆史時期和新的環境下,在增強黨的階級基礎的同時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吸收新的社會階層人員入黨提供了理論依據。
四是關於吸收新黨員的標準。包括個體戶、私營企業主在內的新的社會階層人員能不能入黨的問題,一直受到黨內外群眾的關注。在這個問題上,較長時間都存在不同的認識,江澤民同誌在《講話》中指出:“來自工人、農民、知識分子、軍人、幹部的黨員是黨的隊伍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和骨幹力量,同時也應該把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自覺為黨的路線和綱領而奮鬥,經過長期考驗,符合黨員條件的社會其他方麵的優秀分子吸收到黨內來,並通過黨內這個大熔爐不斷提高廣大黨員的思想政治覺悟,從而不斷增強我們黨在全社會的影響和凝聚力。”江澤民同誌關於對新的社會階層成員可以入黨問題的深刻論述,體現了我們黨既要繼續增強階段基礎,嚴格掌握入黨標準,又要擴大群眾基礎,保持黨員成分多樣化,把社會各階層、群體中的先進分子吸收到黨內來,讓他們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施展自己的才能。這樣做,不僅不會改變黨的性質,而且會使黨的階級性和先進性更加突出,群眾基礎更加廣泛,吸引力和凝聚力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