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江湖浪跡十年遊,空負少年頭。對銅駝巷陌,吟情渺渺,心事悠悠!酒冷詩殘夢斷,南國正清愁。把劍淒然望,無處招歸舟。
明日天涯路遠,問誰留楚佩,弄影中洲?數英雄兒女,俯仰古今愁。難消受燈昏羅帳,悵曇花一現恨難休!飄零慣,金戈鐵馬,拚葬荒丘!
——題記
品梁羽生先生作品
被我作為“題記”的這首詞是當年梁羽生先生還致力於武俠創作時寫的,很容易讓人想到辛棄疾的那首《永遇樂》,“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我很早就開始接觸武俠小說,在這麼多的小說裏,我鍾愛於梁先生的作品,那其中透著一種清幽淡雅,讓人耳目一新。在深沉的武俠世界中透露一絲清雅的靈氣,很脫俗,但並不炫耀。談梁先生的作品就不能不談他的“俠、情、詩、女”。
俠,是武俠小說的根本。
那何為俠者呢?按金庸先生的一句話“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來解釋,就一目了然了。
就這一點看,在梁先生的作品裏表現得淋漓盡致。
《萍蹤俠影錄》中的大俠張丹楓實有俠者風範,他背負國恥家仇,卻曉大義排國患,為民除害是梁先生作品中大俠的典範。
“亦狂亦俠真豪傑,能哭能歌邁流俗。”這句詩就是梁先生作品的大俠俠骨仁心的真實寫照。
情,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哪位大俠不是俠骨柔情呢?
在《白發魔女傳》中玉羅刹與卓一航之間的感情是最讓人難忘,最讓人感動的。有詩為證:
“家國飄零,江山輕別,英雄兒女真雙絕。玉蕭吹到斷腸時,眼中有淚都成血。
郎意難堅,儂情自熱,紅顏未老頭先雪,想君亦是過來人,筆端如燦蓮花舌。”
還有《雲海玉雲緣》中,金世遺與穀之華、厲勝男之間的感情糾葛寫得很讓人難忘。
詩,是梁先生作品的最大特色。
在每部作品的開頭和終結都有詩句相接,並且暗示了作品的情節發展。在作品每一章的篇目都是采用對仗的詩句。“瀚海風砂埋舊怨,空山煙雨織新愁”“壯誌欲酬湖海願,知音誰識坎坷人”“望極遙天愁黯黯,眼中蓬島路漫漫”這些詩詞使作品別具一格,更加清雅、脫俗。
女,在梁先生筆下的女性都各有特色。
有敢愛敢恨的玉羅刹、厲勝男、易蘭珠;有如空穀之蘭的穀之華、穀中蓮、冒浣蓮;有如含苞待放的白薔薇、雲雷、幽萍、冷冰兒。有小家碧玉,大家閨秀,一代俠女。
梁先生刻畫的不同形象的女性使作品更添色彩。
梁羽生先生仗“詩、酒、劍”成為新派武俠的鼻祖,更奠定了他在武俠史上的地位。
早年梁先生已經封筆,09年1月22日先生駕鶴西去。但封不住、帶不走大家對他作品的喜愛。
於是,我記下了這句:“生死茫茫,俠骨柔情埋瀚海。恩仇了了,英雄兒女隱天山。”
再品梁羽生先生作品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有的人,有的事,一直在沉澱在記憶裏,如果沒有提醒,似乎已經忘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