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蔣介石稱之為“存亡絕跡的三十八年”,在人民解放軍的隆隆炮聲中,他悄然飛離了大陸;在新中國開國大典的歡呼聲中,他遙望大陸他想不通啊!美國人拋棄了他,將軍們背叛了他,國民們追隨共產黨人而去了朝鮮戰爭爆發救了他。美國人協防台灣,蔣氏父子開始經營孤島,偉大的人民解放戰爭留下了一個遺憾。
1.主客易位已定
1949年,美國人撇下了身處危境的蔣介石,宋美齡也悄然離開華府;新年元旦,蔣介石麵對全國人民再玩下野的把戲,向中共發出求和的信息;毛澤東講了個農夫和蛇的故事,我們共產黨人不當農夫,要將革命進行到底。
1.1蔣介石下野求和
1949年國民黨內,長沙綏靖公署主任程潛、河南省主席張軫及湘鄂豫桂四省參議會紛紛發表通電,逼蔣下野。而反蔣主力桂係更是加緊策劃這一“和平運動”。李宗仁是國家副總統,蔣介石一旦下台,李宗任便可順理成章繼任總統,所以桂係反蔣尤為賣力。1948年底,桂係大將白崇禧兩度致電蔣介石,逼其下野。
12月24日,時任華中剿匪總司令的白崇禧在給蔣介石的一封密電中稱:“民心代表軍心,民氣猶如士氣”,暗示近期“主力兵團損失殆盡”的責任在蔣介石。要求“相機將真正謀和誠意轉知美國,請美、英、蘇三國出麵調處,共同斡旋和平;由民意機關向雙方呼籲和平,恢複和平談判;雙方軍隊應在原地停止軍事行動,聽候和平談判解決”。白崇禧還明確地督促蔣介石“迅作對內對外和談部署”,逼蔣下台之心昭然若揭。
蔣介石震怒異常,卻無可奈何,暫時沒有理會白崇禧。急不可待的白崇禧又於12月30日拍來第二封逼宮密電,口氣咄咄逼人,要蔣介石“乘早英斷”“迅將謀和誠意告之友邦,公之國人”,暗示蔣應為了“整個團結”,防止被中共分化“以蹈各個擊破之慘景”而自動下野。
蔣介石麵臨第三次被趕下台的尷尬處境。12月25日,一向以“自敬自強”著稱的蔣介石,在侍衛的護擁下,到南京中山陵附近凱歌禮拜堂做禮拜。南京的冬季陰冷潮濕,失敗陰影籠罩下的蔣介石顯得疲憊落寞。凱歌禮拜堂原是一座空官邸,宋美齡將之改造為基督教禮拜堂。
回到官邸,蔣介石連夜召來國民黨中央秘書長吳鐵城,告訴他自己決定下野,軍政大事一切委托副總統李宗仁,請他代辦一切工作程序。
吳鐵城知挽留無用,遂領命而去。邀請張群和張治中,聯合拜會李宗仁,商定蔣介石引退及李宗仁如何收拾殘局的事宜。
1949年元旦這一天上午,總統府內張燈結彩,牆壁上還貼著聖誕節的七彩剪紙,漂亮的服務小姐在會客廳裏穿梭往來,一派忙碌的節日氣氛。蔣介石在南京總統府邸舉行了新年團拜會。前來參加會的人有副總統李宗仁、行政院長孫科、立法院長童冠賢、監察院長於右任、總統府秘書長吳忠信,以及張群、張治中、邵力子、陳立夫、穀正綱、張道藩等,共六十多人。
雖然是新年的喜慶日子,到會的人們都難以掩飾內心的沉重,強作歡顏,互相寒暄,上午九時,傳令官報告:“蔣總統到!”與會人員一致起立迎接。蔣介石在兩名軍官的陪同下步入會議廳,他一改往常全身戎裝的做派,穿了一身灰嗶嘰長袍,像一個儒雅的老學者,麵上也掛著笑容。
團拜儀式第一項是蔣介石總統致祝詞。蔣介石肅立在大廳的講台上,慢條斯理地說道:值此辭舊迎新之際,中正祝諸位同仁身體康泰、生活幸福。目前時局維艱,凡我同誌務必恭謹勤勉,盡忠黨國。
蔣介石神情漠然,冷冷地宣讀起《新年文告》,在《新年文告》(即《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元旦告全國軍民同胞書》)中蔣介石首先自責“戡亂”不力“自戒”中正個人領導無方,舉措失當,有負國民付托之重。但他馬上推卸戰爭責任,說什麼“政治商談目的固在於和平,即動員戡亂之目的亦在於和平”,為自己唱讚歌,企圖把戰爭責任推給中共。經過一番自責、粉飾之後,蔣介石開出了求和條件:
“神聖的憲法不由我而違反”“民主憲政不因此而破壞”“中華民國的國體能夠確保”“中華民國的法統不致中斷”“軍隊有確實的保障”等條件。實質上是要求在保持舊有政權基本格局的條件下,才同中共進行“和談”。蔣介石最後在文告中說,隻要中國共產黨答應其求和條件“則個人的進退出處絕不縈懷,而一惟國民的公意是從”。暗示自己將下野。
1949年1月1日,蔣介石發表“求和”聲明,並於1月21日宣告“引退”。圖為:引退後的蔣介石離開南京前謁拜中山陵當天,《中央日報》的頭版刊登了這篇文告。這個新年文告在發表前是經過蔣介石仔細審閱的,由江西才子陳方主筆。
他想看看身邊的文武大臣對他下野打算的意見。以退為進,是蔣介石慣用的政治策略,在蔣介石的政治生涯中,他已經二次下野。第一次是在1927年汪蔣鬥爭中。第二次辭職是在1930年12月。蔣介石當時剛打敗馮玉祥、閻錫山,準備召開國民會議要當大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