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明萬曆四十六年,即公元1618年,天津衛。
一位普通教書先生正在焦急的守候在產房旁,等待著自己孩子的出生。經過一段漫長的等待,他的妻子陳氏終於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為李瞬。這就是後來的天順皇帝,楚高祖李瞬。他將建立一個統治中國306年的巨大王朝,使中國進入第四個由漢族統治的強大王朝。
李瞬,字中倫,南京人。他的父親李義,子潤德,萬曆二十一年生人,是萬曆42年的進士。當年,21歲的他以二甲第一即全國第四的成績一舉中了進士。可無奈萬曆皇帝太懶,經常不批奏章。李義同當時大多數進士一樣,沒能進入朝廷做官。於是李義便改行當了教書先生。因為他的成績好,學識淵博,為人也很正直,很多人都來聽他的課,李義為人也清廉正直,因此他的名望漸漸高了起來。四年後,他得到了自己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兒子,李瞬。
李瞬是個很聰明的孩子。他6歲開始,父親便開始教他讀書。12歲時,他已經能熟背四書五經。但他並不喜歡四書五經,他真正感興趣的卻是兵法。他從小熟讀兵書,並且很喜歡研究兵器。李瞬很喜歡舞刀弄槍,但他最喜歡的武器卻是火銃,就是火繩槍。在當時的中國,這是很不容易的。李瞬對火器的濃厚興趣,改變了中國的曆史,而這源自於他的一個朋友,也是楚朝開國第一名臣,徐潤康。
徐潤康,山東煙台人,萬曆四十七年出生。他的父親徐良是一名優秀的火器製造師,並且留過洋,到過西班牙,能說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語。他精通火器製造,並且寫過一本書,總結了西班牙方陣的排列方法和強大武力。他的兒子徐潤康,雖然對火器製造不感興趣,但卻精通火器戰法,並練得一手好槍法。他的造詣將在後來那場驚天動地的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
崇禎二年,即公元1629年,李義父子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在同一年,皇太極率10萬後金軍進攻北京,在北京郊區大肆劫掠,都師袁崇煥率兵抵擋,在付出了巨大代價後,擊潰了後金軍。天津離北京很近。李義於是帶著年僅11歲的李瞬登上了天津城頭,指著遠處烽火連天的北京城。他對兒子說出了這樣的話:“你看這女真雖然強大一時,但他們是不可能擊敗我們漢人的軍隊。孩子,你記住,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抵抗,絕不放棄。”李瞬呆呆的看著父親,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但這一刻,他定下了自己一生的目表:為國為民,絕不妥協,驅除韃虜,恢複中原之太平盛世!
擁有了偉大理想的李瞬開始努力讀書,決心考取公明。崇禎6年,15歲的李瞬一舉考中鄉試。一年後,他又考中了舉人。崇禎10年,李瞬去京城考進士,卻不幸落榜。3年後,李瞬又去考了進士,卻再次落榜。李瞬回家繼續苦讀,決定再考。可當時,天下卻亂了。
第二節:
在清軍和民軍的雙重打擊下,大明王朝已經奄奄一息了。崇禎15年,皇太極率兵12萬,進攻寧遠。洪承疇率兵13萬迎敵,雙方打了將近一年,洪兵全軍覆沒,寧遠守將祖大壽也投降清朝,明朝最後的主力也被殲滅,關寧防線全線崩潰。京城搖搖欲墜。李義於是決定,帶自己的家人和幾個學生回南京老家,避避風頭。
崇禎15年7月,李義帶著他的家人和自己的5個學生,其中包括徐潤康(徐潤康的父親在1年前去世了,李義便收養了徐潤康做自己的義子,並教他讀書)。幾天後,他們來到南京城內住了下來。
這一段日子很清閑,李瞬和自己的朋友們經常到李義的老朋友張奉家做客。張奉,南京人,萬曆二十五年出生,是武舉進士,曾擔任南京副總兵。但因與內閣首府鬧了矛盾,被降為了遊擊。張奉從小喜愛舞刀弄槍,並精通騎術。他十分擅長騎兵作戰。他的兒子張卓,跟李瞬同歲,從小就習武,並和他夫親一樣,喜好騎馬。張奉也很喜歡火器,並主張騎兵部隊多裝備火槍,使用回旋戰術打擊敵人。張奉父子也將成為未來這場驚天動地戰爭的主角,並發揮巨大的作用。
李瞬和自己的朋友們就這麼一天天的過著,直到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這天李自成率順軍進攻北京。兵部尚書張縉彥打開城門,放順軍進城。崇禎見大事已去,便在煤山自盡。明朝宣告滅亡。五月,崇禎的弟弟朱由崧在南京稱帝,史稱南明。
北京失陷的消息傳到了清朝。此時清朝皇帝順治太小,軍政大權由多爾袞掌握。多爾袞於是決定率清軍入關。清軍入關後勢不可擋,順軍連連敗退,北京很快便被清軍攻下。多爾袞於是決定兵分兩路,分別由吳三桂和孔有德率領,進攻順朝和南明。
崇禎十七年九月份,清軍進攻山東。山東總督馬石英率軍抵抗,雙方僵持近四個月。可朝廷裏有人說了馬石英的壞話,朱由崧開始懷疑馬石英,便撤去了他的官職,發配廣東。接替馬石英的人十分無能,很快南京戰局便迅速失控。弘光元年二月十一日,濟南失陷。清軍長驅直入,明軍再也擋不住清軍的攻勢。四月二十五日,清軍瀕臨揚州城下。兵部尚書史可法率老百姓抵抗。城破後,清軍屠城,揚州百姓死傷80萬。五月初,清軍殺向南京。弘光帝逃到了蕪湖。南京已經不設防了。
5月4日,弘光帝帶著家人大臣逃向蕪湖。隨同的還有數萬名士兵和數十萬百姓。就在這時,普通教書先生李義和南直隸遊擊將軍張奉,集結了七千多名不願離開的士兵和壯男丁,並找來鳥銃數千杆,佛郎機和紅夷大炮十數門,舉旗反抗清軍。
亂世不缺人才,的確。李義的手下也集結了一批優秀的武將和謀士。這裏介紹幾位代表:李義的學生康超和郭英。康超,雲南人,萬曆四十四年出生,是當地的謝元。他自幼聰明絕頂,家裏也較為富足,供他念書。崇禎6年,康超來到京城趕考,卻不幸落榜。李義見他十分用功,便教他讀書。郭英,萬曆四十八年出生,安徽蒙城人,也是當地謝元,同樣落榜。這兩人都是當時的才子,不僅擅長吟詩作對,還擅長兵法,並精通政治權謀,他們倆就是後來的天順兩大才子,現在的朋友,未來的對頭。
武將裏以胡文才和劉德福為主。胡文才,浙江紹興人,萬曆四十二年出生。家族世襲都是武官。他從小武藝過人,並擅長兵法,還不是文盲,念過些書,是張卓的朋友。劉德福,萬曆四十一年出生,陝西西安人。他18歲的時候,曾參加明軍打過李自成。後來他被派往南直隸當千戶。在弘光帝和他的軍隊逃跑後,劉德福率自己的本部300多名士兵投奔了李義。
李義無疑被眾人推舉為了義軍領袖。憑學曆和成績,都沒人能比的上。而且李義的政治水平和軍事能力都十分了得。他迅速下令修整城牆,並加強訓練士兵。幾天後,所有的防禦已經布置完畢,士兵也已經整裝待發。李義坐在應天府裏,隻等清軍到來。
第三節
五月十四日,清將努力卡率4萬清兵到達南京。他早已得到情報,弘光帝已經跑了,現在自己眼前的隻是一座宏偉的空城。努力卡於是準備率軍入城。可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迎接努力卡的並不是大開著的城門,而是滾木擂石和鳥銃大炮。努力卡震驚之餘便下令攻城。但清軍打了一天,除了丟下八百多具屍體和傷了千餘人外沒有任何結果。努力卡十分氣憤,尤其是他聽說城內隻是一個教書先生和七千多名士兵。於是第二天,他下令清軍總攻南京西門。西門由胡文才把守,他率1000多守軍拚死防守。清軍拚命往前衝,但他們大多數都還沒殺到城下就被鳥銃打死,或被大炮炸上了天。清軍從早晨打到下午,仍舊一無所獲。下午,清軍又集中兵力攻擊正門,而正門都守將正是李瞬本人。李瞬站在城頭,手持寶劍,親自督戰,並幫助士兵點燃大炮,轟擊清軍。經過浴血奮戰,清軍終於再次撤退。經過一天的戰鬥,清軍死傷2200多人,李軍死傷僅200多人。
努力卡徹底鬱悶了,他當年在遼東打紅成籌的時候,李義還在課堂裏教四書五經呢!一個小小的教書先生,一群孤軍,竟然把自己擋住了!努力卡實在氣不過來,於是第三天,他集中清軍僅有的幾門大炮,轟擊正門,並繼續派步兵攻城。然而,就這麼打了兩天,除了城下又多了2000具屍體,沒有任何結果。努力卡也無可奈何了,於是下令暫緩攻城,在城下紮下連營,把南京城圍的嚴嚴實實。努力卡心想,打不過,我就圍死你!
李義在南京死守抗清的事情傳到了父親隆武帝的耳朵裏。此時弘光帝已經被俘,唐王朱侓建在鄭芝龍等人的推舉下登機,即為隆武皇帝。隆武皇帝是一位勵精圖治的皇帝。當他聽說李義舉旗抗清的事情之後,便令鄭芝龍率軍支援。5月20日,鄭芝龍先鋒鄭成功率5000重步兵到達南京郊區。李義於是決定和鄭成功裏應外合,夜襲清軍。
就在這時,鄭芝龍率鄭軍主力:1萬名全副西式軍火的士兵和100艘炮船也趕到了南直隸。李義在應天府接見了這位傳奇的商人和海軍專家。二人暢談了兩個時辰,鄭芝龍十分佩服李義的政治才能和軍事能力,很欣賞這位比他大10歲的義軍領袖。甚至他還像李義表示,願意輔佐他稱帝。李義隻是笑笑,並沒有表示任何想法。鄭芝龍也沒有再為難李義,因為他們正在忙碌準備攻擊努力卡了。
5月21日夜,努力卡已經回大帳中休息了。可他剛睡著,外麵便殺聲四起。努力卡十分驚訝,他穿好鎧甲,走出大帳觀看。隻見清軍的前營火光四起,數量不明的義軍騎兵在肆意砍殺清軍。清軍慌不擇路,四散奔逃。努力卡鎮定下來,可剛準備反攻,自己周圍的營地便炸成一片。無數清兵被掀翻在空中。努力卡也慌了手腳,命令部隊開始撤退。於是,清兵便開始四散奔逃。而義軍的騎兵追著清軍大砍大殺,加上大炮的猛轟。清軍死傷慘重。到了第二天上午,努力卡率領殘部撤到揚州城。南京解圍。
現今李義自己的人馬再加上鄭芝龍的人,共計2萬5千餘人,而努力卡現在也隻剩下不到三萬人。此時的義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已經具備了與清軍決戰的資本。於是,5月27日,李義命胡文才和劉德福率軍五千留守南京,自己和張奉,鄭芝龍率軍兩萬進攻揚州。
而努力卡此時剛剛整編完自己的軍隊,就發現這個姓李的書生居然打過來。努力卡大怒,率全部清軍出戰。義軍以長矛兵在前,火槍兵和炮兵在後,列陣迎敵。清軍對義軍中央發動衝擊,但毫無成果。清軍又衝擊義軍的左翼和右翼,卻又被擊敗。努力卡大怒,親自率軍衝鋒。這回義軍被衝散了,開始潰退。清軍便發動追擊。可追著追著,突然,兩翼殺來了數千名騎兵,潰退的義軍也重新組隊反擊。清軍措手不及,死傷慘重。努力卡本人也被彈丸擊傷。清軍拚死突圍,終於殺了出去,可死傷了六千多人。義軍暫時獲勝。
第二天,即5月30日,努力卡再次率清軍出戰。可這一次,努力卡看到了一種他從沒看過的陣型。義軍將步兵整齊分成四個中隊,兩對長矛兵,兩對火槍兵。義軍陣型整齊,氣勢洶洶的衝向清軍。努力卡毫不猶豫的下令進攻。幾小時後,戰爭變成了屠殺:義軍使用的是當今世界上最現今的西班牙方陣,由徐潤康排列和指導。這種陣型專克騎兵,近了能刺你,遠了能打你。清軍騎兵損失極慘:主將努力卡陣亡,損兵一萬人。義軍僅損失800多人,大敗清軍,史稱揚州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