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城內清軍無心抵抗,棄城逃跑。義軍乘勝追擊,打的清軍4萬大軍隻剩不到5000多人。清軍毫無士氣,一口氣跑回了山東。
第四節:
坐鎮山東的清將是孔有德。當這個老漢奸聽說4萬清軍被打的落花流水,到處亂跑,十分震驚,於是他親自率兵5萬,前去迎敵。
6月3日,清軍到達臨沂,遭遇了義軍。此時的李義,已經兵強馬壯。於是李義決定率兵4萬進攻山東,大有把清軍趕回北方的架勢。孔有德站在臨汾城上,望著遠處排列整齊的義軍和一排排大炮,不由得感到一絲寒意。他不敢相信明朝竟還有這樣訓練有素的軍隊。但他扔率兵出戰。結果是:經過一天的血戰之後,清軍大敗,死傷近兩萬人。孔有德帶兵拚死跑了出來,率殘兵頭也不回的跑到了濟南,便閉門不出了。並且派人給坐鎮北京的多爾袞稍信,讓他率兵來救。
李義這邊又一次打敗清軍,便率兵一路橫掃,直打到濟南城下。然而孔有德也還有四萬多人,並且濟南城十分堅固,李義決定先不攻擊,把城團團圍住。他還在等一支精英部隊——江南四鎮。
當李義將清軍趕出南直隸後,隆武皇帝大喜,便下旨封李瞬為伐清大將兼南直隸總督,賞銀5萬兩,並調給他一支精英部隊。這也是明末最強大的一支軍隊:江南四鎮。
江南四鎮共四萬人,每鎮共1萬人。江南四鎮武器精良,裝備大批火炮火槍,並且訓練有素,不愧為南明第一精軍。現任四鎮總督是馬石英。朱由崧被殺後,隆武皇帝從新啟用了馬士英,讓他領導江南四鎮,支援李義。6月24日,江南四鎮趕到了山東。李義熱情的接待了馬士英,並交給了他一個重要的任務:圍濟南。孔有德那四萬人還得多多關照一下。而李義率剩餘三萬多人在黃河以北列陣迎敵,而他現在麵對的正是多爾袞。
此時,多爾袞在北京再也坐不住了。自清軍入關來,還沒遭受那麼大的失敗。如今自己不出馬,估計局勢就難以控製了。於是他親率五萬大軍,趕來支援孔有德。此時吳三桂已經攻克西安,李自成被殺,大順瓦解。清朝暫時不用兩線作戰了。所以這回多爾袞率領所有精銳清軍,浩浩蕩蕩殺向山東。
6月29日,清軍到達德州。李義也率軍到達。雙方第一次交手。很明顯,即使是多爾袞在強大的西班牙方陣麵前也無可奈何。清軍還是左右亂衝,結果還是被打敗了。多爾袞十分震驚,卻也沒有辦法。但第二天他還是率兵出戰。這一次他沒有死衝,而是派騎兵從左翼和右翼迂回攻擊義軍。西班牙方陣的弱點便是十分笨重,不方便轉向。清軍利用這個弱點,用輕騎兵左右衝殺,並且調來了數十門大炮轟擊義軍。但義軍畢竟戰鬥力很強,清軍也沒法輕易擊敗。但是就在這時,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了:站在中軍親自指揮戰鬥的李義突然受傷了,擊傷他的竟是一發炮彈!要說清軍的火炮大多是土炮,殺傷力有限,準頭也不行,可竟然不偏不倚的打中了李義。可憐這位一手撐起抗清大局,萬曆四十二年二甲第四名,教書先生李義就這樣倒下了。
當天夜裏,李義傷勢加重,眼看不久於人世。他把眾將領召到自己的床前。眾人十分悲痛,但現實是殘酷的,義軍還要有人領導。李義本來希望推選領袖,但所有人堅持要讓李義的兒子,年僅26歲的李瞬擔任義軍領袖。李義同意了,他召集自己的兒子來到床邊,隻說了一句世上最溫暖的話:“走下去,爹相信你。。”李義說罷,閉上了雙眼,離開了這個世界。這位偉大的教書先生,用自己的堅持和生命詮釋了這個世界最偉大的精神。他是一個偉大的人,曆史無法埋沒他的功績。
這一天是6月30日,公元1645年。
李瞬擦幹眼淚。在厚葬了父親後,李瞬回到大帳,準備讓奪走他父親和無數漢族人民生命的滿清侵略者付出血的代價。
李義犧牲了,但一個更有能力的人代替了他。他的兒子將散發比他更耀眼的光芒,相信他要知道兒子後來的豐功偉績,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第五節:
李瞬走馬上任後,立刻整頓軍心。他將鄭芝龍,張奉,馬石英等人,商量出來了一個絕佳的計劃,決定給清軍一個驚喜。
多爾袞此時已經得知李義陣亡的消息,他大喜過望,決定率軍乘勝追擊,把義軍趕回河裏去。
7月2日,清軍發動攻擊。如多爾袞所料,義軍僅僅抵抗了一小下,便全線撤退。義軍在前麵跑,清軍在後麵追。一直這麼追到黃河邊上。義軍突然停止撤退列陣迎敵。多爾袞卻依舊率清軍殺來。他知道義軍不能在退了。可他很快便看到了黃河中一排一排的戰艦和黑洞洞的大炮。很快,鋪天蓋地的火炮打了過來。義軍步兵也依靠水軍的火炮掩護,向清軍發動反攻。清軍在義軍的水路一合體攻擊下死傷慘重,陣亡達8000多人。多爾袞不得以率軍撤退,義軍再次大勝。
這一次李義和鄭芝龍商議決定水路配合,先讓義軍詐敗,把他們引到鄭軍水師大炮的射程之內,利用艦炮加步兵把清軍一網打盡。鄭芝龍的水師全部裝備英國造的紅衣大炮,是當時亞洲乃至全世界最強大的水軍之一。李瞬這次勝利不僅嚴重打擊了清軍,而且創造了海陸一體戰的錐形,在曆史上,這次戰鬥有很高的知名度,並且遠遠超過了同期其他戰役。
這時的多爾袞是狼狽不堪,正當他一籌莫展時,部下又報來了一個驚天的消息:7月5日,固守濟南的孔有德來信,江南四鎮調集數百門大炮,火箭,猛轟濟南城牆。清軍死傷數千人,城門被炸開了數個大口。孔有德大為恐慌,他下令部隊準備抵抗,並且派人找多爾袞求救。
多爾袞被李瞬打糊塗了,他沒想到這個毛頭小子竟然還挺會玩人。這回他算是知道了李家的厲害。於是第二天,多爾袞率軍
再次出戰。這次雙方的戰鬥形式十分奇特,概括起來可以這麼說——火槍對弓箭。義軍集中大批火槍兵,而清軍則集中弓箭手,雙方這麼就打了一個上午。死傷都不算太大。多爾袞之所以那麼耐心的陪李瞬玩,主要是他在等一支精軍,具體來講是一支蒙古軍隊,他的指揮官叫多多科.帖木兒。他屬下共計一萬蒙古精兵。比起滿人,蒙古人更有對漢人戰鬥經驗。因此多爾袞對這支部隊寄托了很大希望。中午的時候,援軍到了。多爾袞大喜,但很快還有一個更大的驚喜:本是晴空萬裏的天空突然烏雲密布,天降大雨。這對於清軍來說頂多是多淋點雨,但對於義軍來說便是天大的不幸。有軍事常識的人應該知道,火繩槍在雨天是無法射擊。義軍此時大量裝備了火繩槍,比起已冷兵器的清軍,擁有很強的火力優勢。但現在,槍都不管用了,與清軍騎兵直接對砍可不是義軍的拿手好戲。但沒有多少文化多爾袞此時還不知道這一特性。直到一個漢奸跟多爾袞講了這些,多爾袞聞之大喜,即命蒙古騎兵為先鋒,滿清騎兵為中軍,步兵在後,對義軍發動衝擊。
李瞬熟知火繩槍的特性,不禁十分惱火,直罵這死天氣。但他不準備撤退。再撤就要撤進河裏喂魚了。他拔出寶劍,指揮部隊準備抵抗。雙方廝殺在一起,幾乎不講任何戰術。就在這時,遠處想起了槍聲,隻見徐潤康指揮數百名士兵手持一種奇怪的槍,殺來過來,連續打死數十名清軍。
徐潤康帶來的部隊是李瞬的親軍。這一次李瞬沒帶他的親軍過來,而是把他們留在了大營。李瞬的親軍共200人,十分特別,不僅是因為他們都是錦衣衛,而且他們配備的武器並非普通的火繩槍,而是燧發槍。燧發槍此時剛剛發明,徐潤康從葡萄牙人那弄來了幾百支,全部裝備了李瞬的錦衣衛親軍。燧發槍射程遠,威力大,並且不受天氣影響,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器之一。再加上削磚如泥的鏽春刀,錦衣衛親軍是一隻很強大的部隊。於是這隻部隊變成了戰場中最耀眼的部分:擋所有義軍的火器成了啞巴後,隻有這支軍隊的火槍依舊吐著火舌。多爾袞見罷,不禁暗罵那個漢奸,但他看對方人少,於是派兵衝擊錦衣衛親軍。錦衣衛豈是吃素的,他們遠了用燧發槍打,近了用繡春刀砍。清軍付出了巨大代價。就在這時,他們中間的李瞬出事了:此時,哪位蒙古大將多多科率領十幾名蒙古騎兵,連著砍翻了數名義軍士兵,直衝到了李瞬。李瞬也不慌。他擺出拚命的架勢,拔出寶劍,一劍砍死了衝在最前麵的蒙古兵。多多科認準了那是義軍的主帥李瞬,便揮刀砍來,兩人大戰數十回合。就在這時,徐潤康帶人殺來,正撞上多多科,於是便將其亂槍打死。這位蒙古大將便成了篩子。李瞬爬起來,繼續指揮戰鬥。經過一陣猛砍猛殺後,雙方的傷亡都很大。就這樣砍了一個半時辰,雨停了!機會來了。義軍於是端起槍來,清軍紛紛中彈落下馬來。不久後,眼見大勢以去的多爾袞下令撤退,但這位位居四小貝勒之首,大清帝國攝政王多爾袞,被一發炮彈擊傷。他比李義幸運,被部下救走後到沒有傷的太重,隻是心裏影響太大,暫時沒法指揮戰鬥了。失去指揮的清軍士氣低落,無心再戰。於是,自7月12日開始,清軍開始撤退。李瞬率軍追擊,七戰七捷,殲滅清軍2萬餘人。與此同時,馬石英率江南四鎮進攻濟南。孔有德再也支撐不下了。他率軍突圍,結果被義軍包圍全殲,本人也被俘。自此,曆時一個多月的山東會戰以李瞬的徹底勝利,清軍損失達8萬多人,並失去了山東全境。義軍以不到兩萬人的代價,打出了漢人的骨氣,為百姓報了仇。
第六節:
消息傳到福州,隆武帝大喜。他下旨,封李瞬為都師,總管長江以北各省。並封李義為太師,賞銀50萬兩,又將江南四鎮和鄭軍交給李瞬指揮。李瞬此時擁有軍隊數量已達18萬。於是他計劃收複江北各省。
弘光元年8月14日,胡文才率軍5萬進攻安徽。8月18日,雙方在合肥城下遭遇,李軍大敗清軍,殲滅清軍一萬人。8月20日合肥收複,8月31日安徽全境收複。10月1日,李瞬親率大軍進攻湖北。10月14日,武漢破,清軍倉皇撤退。10月19日湖北光複。11月15日,馬石英率江南10鎮(後擴編)進攻湖南。11月18日攻破長沙,大漢奸耿炳文被殺。與此同時,11月16日,劉德福,劉懿率軍8萬進攻江西。11月24日南昌失守。12月1日,張奉,鄭成功兵分兩路,分別進攻山西和河南。12月24日山西光複。隆武元年1月1日,河南光複。從此,中原一代,除陝西甘肅和北直隸,以及四川,所有疆土已經回歸大明。
此時的大明朝廷從上至下都十分高興。除了個把沒事找抽的言官偶爾談合李瞬外,從上到下都十分佩服和尊敬他,除了一人,那就是當朝首府沈偉觀。這個人野心很大,一直想把隆武皇帝踢下去,自己當皇帝。可如今,兵權在握的李瞬肯定會為大明誓死奮戰。而沈偉觀在政治上很能整人,但在軍事上卻是個白癡。他有個親信叫石刻騰,當時為兩廣總督,為人高傲狂妄,有勇無謀,手底下有5萬人,但戰鬥力和數量都遠遠不如李瞬。李瞬無疑是沈偉觀政變最大的威脅,於是他決定除掉這個礙眼的家夥,但還得借他做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