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李瞬(2)(1 / 3)

第十一節

要說孫承宗先生建立的關寧防線,可真是堅固到了極點。自明天啟初年,到了現在的天順元年,始終沒被完全攻破過。清朝占領遼東後,城牆被荒廢了一段時間。直至後來多爾袞兵敗山東後,清朝重新修複關寧防線。後來的事證明,這個舉動暫時挽救了大清王朝。

但是如果沒有一個人的啟用,這一切也是不可能的,他就是當時清朝兵部尚書愛新覺羅.尼勒科瓦尼(聽著名字挺洋氣),這個人是順治皇帝的親信,並精通漢語,書讀的很好,尤其是兵書。就是他主張重修關寧防線。自多爾袞被殺,北京淪陷後,尼勒科瓦尼在遼東大量招兵,並且加強訓練,甚至他很重視火器。在與楚軍的作戰中,楚軍擁有大量火器,並且戰法現進。那些手持大刀長矛,目光呆滯的清軍根本不堪一擊。尼勒科瓦尼很重視這一點,西班牙方陣他不會排,但火器他還是可以造。很快,數千杆火銃和百餘門紅衣大炮。清軍嚴陣以待,準備跟楚軍拚上一搏。

1648年9月30日,楚軍先到達了錦州。錦州的清軍沒怎麼抵抗,就全線撤退。李瞬被清軍的無能所迷惑了。經過長期的戰鬥勝利,李瞬已經十分瞧不起清兵。這些滿清的武器裝備和戰法都是那麼的老套。他們隻能欺負農民軍,而我們打楚軍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武器和陣法。我們的士兵不僅數量龐大,而且質量也很好。現在的天下,還有什麼能戰勝我們的呢?但是李瞬錯了,就如同當年清軍瞧不起那個普通教書先生李義一樣。驕狂的人是無法取勝的。

一切都在尼勒科瓦尼的掌控之中。駐守錦州的清軍奉他的命令撤退。他知道,楚軍聲勢浩大,清軍人本來就少,再把兵力分散,無異於自尋死路。現在,他在一個所有人都熟悉的地方集結了十五萬大軍,準備和楚軍決戰。這個地方正是寧遠城。

10月4日,400艘楚朝戰艦運載著4萬名楚軍士兵登陸覺華島。出乎楚軍意料,清軍根本沒有在覺華島布防,而且連一粒糧食都沒有。這裏原先是明朝的糧倉和軍械庫,而清朝占領遼東後,也把這裏當成了糧倉。但是這裏似乎什麼也沒有,

連點痕跡也沒有。李瞬得知後,十分驚訝。但他似乎仍舊十分自信,並且命令軍隊準備攻城。

在李瞬看來,清軍仍然幾乎構不成威脅。清朝失去覺華島,就等於失去了後勤基地。即便是堅固的寧遠,在大炮的攻擊下,也會崩塌下來。清軍不是明軍,尼勒科瓦尼不是袁崇煥,自己更不是無知驕狂的**哈赤。他們不會創造第二個奇跡。但是李瞬沒又想到,這一次他敗得,將比**哈赤更慘。

為了攻破寧遠堅固的城牆,徐潤康特意訓練了一種新型大炮,這就是迫擊炮。這時的拍擊炮的口徑極大,殺傷力很大,幾發就能把城牆炸開的大口子。迫擊炮沒有輪子,由8人抬著走,發射時以45度角開火,射程為1000步。該炮一般使用散彈,可以集群殺傷敵軍步兵。徐潤康從西班牙軍火販那買到了幾門,很快就仿造了20門,質量基本相同。這一次帶來了15門,找李瞬看來,有這炮,寧遠算個什麼?

但很多時候,戰爭並不是有武器決定的。

第十二節

10月10日,楚軍發動攻擊。在大炮的猛烈攻擊後,楚軍開始攻城。清軍依仗堅固的城牆頑強抵抗。按照以往楚軍的估計,這些落後的滿族蠻子隻會使用弓箭和小石塊抵抗守軍,再說大炮一定能把城牆轟開,每次攻城都用不了什麼勁。可這一次,他們失算了。城上數十門紅衣大炮鋪天蓋地地轟來,堅固的城牆再遭到炮擊後竟隻有很小的毀壞。楚軍開始架雲梯,爬城牆,但是清軍卻將架好雲梯推翻,將衝上城門的楚軍砍殺。楚軍一批批的上,卻一批批的死。打了一天,楚軍竟原地不動。之後的5天,天天如此。楚軍拚命地攻城,卻一次一次被打了回去。城下堆滿了楚軍的屍體。大地被血染紅了。

李瞬大為惱火。他大罵部下無能,大發了一通脾氣。李瞬很少發那麼大的火,這使得眾將領都十分恐慌。還好徐潤康比較冷靜,他勸誡李瞬,說這回清軍的異常頑強,並不是大家的錯。李瞬這才平靜下來,並且命眾人繼續準備進攻。

長期的軍事經驗是李瞬明白了,尼勒科瓦尼不是一個簡單的人。他不同於任何以前遇到的任何清朝指揮官。他布置的防禦十分完善,甚至不亞於孫承宗和袁崇煥。他是個比多爾袞更強大的敵人。對於這個可怕的敵人,李瞬必須鎮定下來,沉著應對。但是,他明白的已經太晚了。

雖然李瞬運用各種方法攻城,可一直打了一個多月,楚軍的傷亡達到了2萬人,而清軍雖然傷亡也不少,但始終固守著寧遠。長期的僵持使得楚軍士氣變得低落。徐潤康和石英都十分擔憂,他們決定想其他的辦法。經過一番商討,徐潤康認為清軍的水路防禦較弱,可以派兵從覺華島出發,從水路登陸寧遠,發動“水路兩棲作戰”,是清軍腹背夾攻,並最終崩潰。李瞬十分讚成,並從天津衛又調來了200艘戰艦。可當他們準備發動攻擊時,清軍率先打破了沉默。

11月23日夜,清軍發動了早已預謀好的攻勢。5萬清軍精銳八旗軍(曾被李瞬在北京全殲,後來重建部分)在阿敏的帶領下從楚軍營地的左翼進攻,而尼勒科瓦尼則率城內全部的7萬清軍殺出成來,楚軍被夜襲,頓時死傷慘重,四散奔逃。李瞬當時正在大帳中休息。當外麵喊殺聲連天時,他頓時明白發生了什麼。但不同於3年前努力卡,李瞬不愧為當時最優秀的軍事將領。他攔住撤退的士兵,重新組織抵抗。李瞬很清楚,楚軍的單兵戰鬥力並不強於清軍,尤其是對於騎兵。楚軍賴以擊敗清軍的秘籍就是強大的陣型和先進的武器裝備。一旦楚軍沒能組織起來陣型,就可能被清軍衝散,並分割殲滅。果然,組織起來陣型的楚軍迅速擊潰了進攻的清軍。尼勒瓦尼科於是見好就收,命令各路清軍撤兵。這一仗,楚軍損失了8000多人,近百門火炮被毀,大批軍用物資被清軍搶走或燒毀。李瞬自知戰敗,於是率兵撤到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