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很好!我完全支持你的建議……”欽紐將軍微微頷首說,他對王彩春提出的設想和計劃不僅表示極為讚賞,還當即指示在座的克欽邦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主席貌貌綏,專門邀請騰衝派代表團到密支那就騰密公路的相關問題進行磋商。
會談出乎意料的順利。以至王彩春在返回騰衝的路上,不停地同其他幾位領導開著玩笑:“幾個縣級幹部跟緬甸國務總理商談‘國家大事’,這在外交史上,恐怕也是第一次呢!”
三
中國人懂得趁熱打鐵的道理。
保山和騰衝對緬甸開始了穿梭式的訪問和談判。2003年6月5日至7日,保山市委書記黃毅、副市長李新平和騰衝縣委書記王彩春、縣長張惟建等又先後來到克欽邦第一特區板瓦、第二特區拉咱,就修建騰密路的有關具體事項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洽談。
雙方初步達成了以下幾項共識:
雙方同意新修中緬南4號界樁至緬甸瓦曉公路;
雙方承諾在兩國法律和法規允許的範圍內互通旅遊路線;
根據中緬兩國政府1997年在緬甸仰光簽署的《關於中緬邊境合作的協定》,緬方同意在甘拜地設立與猴橋口岸對等的國家級口岸;
騰衝現在農業科技推廣、農業科技人員培訓和農業機械、農藥、化肥進口、化肥廠建設等方麵給予克欽邦大力支持和幫助。
2003年7月5日,中國騰衝縣人民政府和緬甸克欽邦政府在密支那專門簽署了《中緬南四號界樁至緬甸瓦曉段公路建設意向協議書》。
這份協議的主要內容是:中緬南四號界樁至瓦曉公路(即騰密路)由甲方(即騰衝縣)有資質的公司負責施工,標準參照甲方市級公路標準執行。工期為兩年。線路起點為中緬南四號界樁,經甘拜地、沃衝、噴度、昔董、克創杜、洪威、丁薩至瓦曉。工程內容含路基、路麵、橋梁、涵洞、構造物等。
7月8日,騰衝縣召開了人大常委會會議,會上,縣委書記王彩春報告了與緬甸方麵的會談成果,人大常委會據此作出正式決議,要求有關部門開始對中緬南四號界樁至瓦曉的施工路線進行勘測設計和施工招標等工作。
至此,騰密公路進入了實質性的籌建階段。
可是,在騰密公路的具體線路上,緬方堅持騰密公路必須經過昔董。昔董是克欽邦連接中緬口岸的一座重鎮,地理位置和交通十分重要。緬方堅持要求未來的騰密路從昔董經過,自然有其他們的理由。可對中方來說,這意味著要多繞幾十公裏,增加上千萬元的投資,而且要重新改變勘測好的施工線路。這對資金本來就十分緊張的騰衝來說,顯然是一個很難接受的方案。
談判就此陷入了僵局。
2003年12月16日,為了解決中緬雙方在騰密公路具體線路的分歧以及籌建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困難,王彩春率團訪問了密支那。
那幾天,正值中共保山市代表大會召開,臨動身前,時任保山市委副書記、市長的熊清華半是認真半是玩笑地對王彩春說:“你這次一定要給我把騰密公路的協議簽下來,”
王彩春知道這句話裏的分量。這不僅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對修建騰密公路無條件的支持,而且也是對他本人的高度信任。他當即拍了下胸脯說:“市長,你放心,這次如果簽不下來,我不回來見你!”
真有點兒立軍令狀的味道了。
那天,由於在密支那大橋受到守橋軍人的阻攔,他們在橋頭整整等了12個小時,進入密支那市區時,已經是下午了。
天黑時分,王彩春和代表團成員如約見到了克欽邦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主席、北部軍區司令貌貌綏。貌貌綏將軍對他們的態度雖然一如既往地熱情有加,但對他們提出的若幹要求卻表示無能為力。
“按照緬甸法律,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克欽邦無權答複,必須通過緬甸聯邦和有關部門才能決定。”剛剛打完高爾夫球回來的貌貌綏將軍攤了攤雙手,顯得有些愛莫能助地說。
想到已經開始啟動的騰密路一係列勘測設計工作,王彩春心裏有些焦急。怎麼辦?總不能就這麼空手而歸吧?他和隨行的其他領導商量後,決定在密支那等候克欽邦向緬甸聯邦呈送的報告結果。
這一等,就是好幾天。
那幾天,王彩春連出去散步的興趣也沒有,整天呆在招待所裏,坐立不安。他覺得不能像犯人等待判決一樣這麼被動地等下去,想起曾經和自己有過一麵之緣的緬甸國務總理紐欽將軍,他腦子裏忽然閃出一個念頭:何不化被動為主動,給將軍寫一封信,直接向他陳明我們眼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呢?
於是,他不顧已經半夜了,跳下床來,開始伏案給紐欽將軍寫信。
尊敬的緬甸聯邦國務總理紐欽將軍閣下:
您好!
冒昧給您寫信,主要是向將軍閣下通報中緬南四號界樁至緬甸瓦曉公路建設情況。
1993年我縣曾與緬甸國家建設部簽訂了昔董至蠻門公路的修複協議,雙方都嚴格履行協議,合作非常愉快。此路修複後,對我縣與克欽邦經濟的發展、貿易的往來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
在得到將軍閣下的首肯後,我縣又多次派出代表團到貴國克欽邦反複協商中緬南四號界樁至緬甸瓦曉段公路建設一事,並形成了共識,分別於2003年7月8日和2003年9月18日,由中國雲南省騰衝縣人民政府與緬甸克欽邦密支那和平與發展委員會簽署了《會談紀要》,之後,貴國克欽邦為此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深表謝意!
我縣按照《會談紀要》和《協議》要求,通過議標,於2003年8月2日又兩家測設單位,對該路段分兩段按中國二級路標準進行測設,測設工作於10月20日完成,耗資560萬元人民幣。
之後,根據有關公路專家的建議,我縣組織技術力量對測設方案進一步優化,優化後的方案與貴國克欽邦提出的線路相吻合,具體路線是:甘拜地—昔董—瓦曉,全長94公裏,總投資為1.92億元人民幣。我縣在對此路段進行測設、優化的同時,向中國雲南省人民政府進行了專題彙報並獲得同意修建該路。同時,還分別向中國外交部、中國駐緬甸大使彙報。
目前,中緬南四號界樁至緬甸瓦曉段公路建設工程已按《協議》要求分7個標段進行了招標,所需的1.92億元人民幣建設資金全部由我縣自行籌措到位;修路用的挖掘機、推土機、汽車等機械已全部購置到位;水泥、鋼筋、汽油等物資已全部購足;有4000多名民工在騰衝等待施工通知。此外,我縣與7個施工隊簽訂了施工合同,如果此路的修築得不到貴國的批準,那麼,我縣將賠償施工方的損失3500萬元人民幣,將給我縣造成4160萬元人民幣的巨大損失。如果造成機遇失去,將來再提修建該公路,我縣也無力可為。按《協議》要求,我縣計劃到2004年6月毛路通車,通車後先碾壓一段時間,2004年10月開始鋪彈石,2005年2月彈石路全部施工通車。
鑒於我縣與貴國克欽邦就修通此路作了很多工作,開工條件已成熟,特別是我縣的準備工作已經到位,如果不能盡快開工建怒,進入雨季後施工就非常困難,我縣會因資金、物資積壓,造成更大的損失。為此,懇請將軍閣下關注此事,督促貴國相關部門盡快批準公路的開工建設。
祝中緬友誼萬古長青!
祝將軍閣下身體健康,闔家幸福!
騰衝縣對外友好協會會長 王彩春
2003年12月18日於密支那
王彩春沒有料到的是,他這封信在騰密公路的談判過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紐欽將軍收到信後,很快責成緬甸聯邦政府有關部門及克欽邦,立即就騰密公路修建的有關事項進行商談,並明確指示緬甸有關部門及克欽邦官員,一定要積極配合,盡力解決中方在籌建和施工過程中的困難,爭取把騰密公路建成一條“中緬友誼之路”。
2004年2月20日,緬甸聯邦政府正式邀請騰衝縣派出代表團前往仰光舉行會談。
由於得到了國務總理紐欽將軍的直接支持,這次談判的進展十分順利。雙方不僅就騰密公路的線路和開工時間、開工後的施工計劃和公路建成後的設想達成了一致的意見,騰衝方麵還向緬政府提出了幾條需要他們在施工期間給予充分協作和解決的問題,其中包括為中方參加工程的所有人員提供在緬工作的一切合法證件手續,做好公路沿線群眾的協調工作,負責公路所占用土地的征地拆遷並承擔征地拆遷所需的經費,以及幫助協調解決施工中遇到的生活、安全和物質保障等等問題。
至此,騰密公路的一切政策性準備工作基本完成,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2004年5月16日,這是一個讓王彩春難以忘懷的日子。曆時數月的談判工作終於結出了豐碩的果實。這一天,騰密公路協議簽字儀式在緬甸聯邦建設部大會議廳內如期舉行。
騰衝縣代表團全體成員和緬甸聯邦建設部部長梭通、副部長吳丁水、明登,以及外交部、內政部、司法部等有關部門的官員60多人出席了簽字儀式。
緬甸聯邦建設部部長梭通和中共騰衝縣委書記王彩春,分別代表甲乙雙方在簽字儀式上致辭。
2004年5月20日,緬甸聯邦建設部給克欽邦政府正式發出了中緬南四號界樁至瓦曉公路建設的開工通知。
2004年9月6日,騰密公路建設工程指揮部正式成立,縣長張惟建被任命為騰密公路指揮部指揮長,副縣長釧相強等被任命為副指揮長。
張惟建是在2003年從保山市經貿委調到騰衝任縣長的。1961年出生於雲南省昌寧縣,高中畢業後考入北京林業大學森林工業係林業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學習,畢業後分配到楚雄林業機械廠技術科工作,任助理工程師。後來,又曆任保山行署組織科科長、保山行署經貿委副主任、黨委書記等職務。2003年2月,42歲的張惟建調任騰衝縣人民政府縣長,同比他小一歲的縣委書記王彩春搭檔,一起成為了素有中國走向南亞的“門戶”之稱的騰衝縣“掌門人”。
無論是外表還是性格,張惟建和王彩春都有著鮮明的差異。同說話行事雷厲風行、敢作敢為、粗狂豪放的王彩春相比,他似乎顯得有點兒書生氣,平時比較注重儀表,思考問題也好,說話也好,思路清晰嚴謹,這讓人感覺到他身上具有一種知識分子或學者的儒雅氣質。當這樣兩個性格和氣質迥然相異的人在一起搭檔共事時,一般人也許會覺得不大協調,可一旦深入了解之後,你就會發現這真是一種“天作之合”,王彩春那種灑脫果敢的性格,注定了他天生就是一塊當“統帥”的料,而張惟建沉穩嚴謹的性格,則正好是對王彩春的一種最佳補充,一剛一柔,一張一弛,相得益彰!
實際上,兩個人在工作中配合得也的確十分默契。這種默契在騰密公路的決策和施工過程中,幾乎體現得淋漓盡致。
從一開始,張惟建就是站在王彩春一邊,堅定地支持修建騰密公路的構想;而當方案和報告獲得上級領導和部門通過後,張惟建便全身心投入到了工程方案的實施進程。為了盡快爭取到騰密公路所需的資金,他幾上保山、昆明和北京,當終於將7000多萬元的貸款和騰衝縣自籌的9000萬元資金落實到位時,他整個人都瘦了一圈
現在,傾注他和王彩春無數心血的騰密路工程建設終於可以開工了,張惟建內心的激動可想而知。
不久,從各部門和鄉鎮抽調的70多名幹部被集中到臨時設在騰衝翡翠賓館的騰密公路建設指揮部,開始為期六天的出國前培訓。這70多名幹部是未來騰密公路建設大軍的骨幹隊伍,將具體負責施工管理工作,可以說,工程能否順利進行,很大程度上決定於這批幹部的素質和能力。因此,縣委縣政府對這次培訓都十分重視。
培訓臨近結束那天,張惟建向參加培訓班的全體幹部們作了出國前的最後一次動員講話:
“同誌們,60年前,中國遠征軍將士從這條路走出去,用他們的青春和生命在緬甸北部的熱土上譜寫了中國抗戰史上悲壯的篇章。今天,你們又將從這條路出發,在緬甸北部的崇山峻嶺之中,去進行一場沒有硝煙的特殊戰役。你們必將在中緬友誼碑上,在騰衝對外交往的曆史上書寫出更加壯麗的詩篇!”
張惟建的講話既簡短,又富於感染力和鼓動力,使在場的這70多名幹部感受到了身上肩負的使命,不由得像半個多世紀前那些奔赴異國沙場的中國遠征軍將士,熱血沸騰,渾身充滿了力量。
2004年9月12日上午9時40分,騰密公路三個分指揮部、兩個辦事處的70多人,在副指揮長釧相強和楊黎強的率領下,乘著10多輛車,浩浩蕩蕩地駛出騰衝城,向中緬邊境出發了。
四
2005年2月16日至18日,雲南省委、省政府在騰衝召開全省實施“興邊富民工程”工作會議,動員部署全麵啟動“興邊富民工程”工作;討論《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實施“興邊富民工程”的決定》和《雲南省“興邊富民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05~2007)》,提出要通過三年左右的時間,大力實施“興邊富民工程”,加快邊境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在此期間,開工不久的騰密公路的建設引起了與會省領導的濃厚興趣和高度關注。
2月17日、18日雲南省政協主席楊崇仁、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牛紹堯和省外辦主任周紅等先後前往甘拜地施工現場視察。
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雖抽不出時間親臨現場視察,但聽取了市縣領導關於騰密公路的工作彙報。
王彩春他們沒想到,就是這次會議,促使省領導不久以後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將正在建設中的騰密公路升級為二級柏油路,並撥出一億元人民幣給予專項資金支持。
這一舉措,意味著省委省政府將騰密公路納入了雲南省麵向東南亞和南亞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他們感到既振奮,又略略有些不踏實。將現有的彈石公路提升為二級柏油路,對他們來說無非是重新設計和改造,但由於涉及到修改原來跟緬方簽訂的協議書,所以必須得到緬方的認可。
2月23日,王彩春帶著新的騰密路改造和提升方案,又一次前往密支那。自從計劃修建騰密路以來,他已經記不清自己在這條從前的史迪威公路上往返過多少次了。每次施工過程中出現了什麼困難,或者我方人員與緬方人員發生了什麼摩擦,大都是他親自出馬,找到緬甸克欽邦政府官員協商調停和解決的。王彩春不無自嘲地想,他這個縣委書記都快成為一個談判專家了。有什麼辦法呢,畢竟是在異國土地上修公路,施工工程中每時每刻都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煩,我方工程人員與當地居民的衝突也時有發生。就在前不久,還發生了一起我工程人員被當地人槍擊負傷的事件——
那是十天以前,三標項目部的7名工程技術人員從甘拜地乘車趕往項目部所在地拉莊,那天是個陰天,剛下過一場雨,路上滿是泥濘,車行駛了一段就拋錨了,駕駛員跳下去修了一陣也沒修好。沒辦法,他們隻好包租了一輛卡車,繼續前往拉莊。車行駛了沒多久,前麵公路邊隱約有兩個緬甸人在招手,但駕駛員楊根榮沒有注意,加速開了過去。可剛出去不到50米遠,忽然響起兩聲尖銳的爆響。楊根榮還以為爆胎了,趕緊停下車,正欲下去察看時,忽然聽見坐在後麵車廂的人驚叫起來。其中兩個人蜷縮在座位上,滿臉蒼白,捂著身體的雙手沾滿了鮮血。一刹那間,楊根榮恍然明白過來,這兩個人被槍擊中了,剛才那兩聲爆響原來是槍聲!
這時,兩個穿著皺巴巴軍服、歪戴著軍帽的緬甸人拎著槍跑過來,滿臉怒氣,嘴裏還一邊嘟噥:“叫你們停車,為什麼不停?”
楊根榮等幾個人憤怒得渾身的血直往上湧,可看著對方手裏的槍,知道這些緬甸軍人不像中國軍人紀律嚴明,平時見他們扛著槍到處轉悠,一副飛揚跋扈的神氣,如果衝突起來,吃虧的肯定是我們自己。於是,他們趕緊撤回車上,一邊照顧受傷的人,一邊打電話向甘拜地的指揮部彙報。
槍擊事件發生後,騰密路指揮部的領導被震驚了。副指揮長釧相強和楊黎強一邊緊急聯係克欽邦第一特區人民軍的副司令木榔都,要求他們馬上派人處置這起嚴重事件,一邊打電話向縣委書記王彩春和縣長張惟建彙報。
王彩春得知事情經過後,立刻通知騰衝縣醫院,馬上組織得力的救護人員,派救護車前往中緬邊境接回受傷者。
當天晚上21時左右,救護車在猴橋口岸接到了三名受傷者,隨車的救護人員對他們們進行了及時的救治,並火速趕回了騰衝。
晚上10多種,傷員被送到了騰衝縣人民醫院。醫院馬上組織醫護人員進行搶救。整個搶救過程中,王彩春和其他縣領導都一直守候在醫院的辦公室裏,一直到傷員完全脫離危險,他們才鬆了一口氣。
針對這起突發事件,王彩春意識到不能等閑視之,如果不妥處理,勢必影響到我方工程施工人員的情緒,進而影響到整個工程的進展。第二天一早,王彩春就做出了幾項緊急部署:
一,由副縣長兼副指揮長釧相強帶領縣外事辦的同誌趕往板瓦,向第一特區主席丁英通報槍擊事件,表明我方的立場和要求;二,楊黎強副縣長帶領有關同誌趕往甘拜地,麵見第一特區人民軍副司令木榔都,要求對肇事者進行調查,迅速弄清楚槍擊事件的來龍去脈;三,縣委辦公室馬上打電話通知騰密路指揮部駐密支那辦事處,讓他們馬上去見密支那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主席、北部軍區司令貌貌綏將軍,敦請他迅速介入此事,盡快嚴懲凶手,並將處理結果以書麵形式向我方通報,同時對公路沿線居民以及軍人進行教育,保證不再發生類似的事件……
後來,經過緬方調查,槍擊事件的肇事者名叫排拉蘘,23歲,緬甸拉派人,原本是一名小學教師,幾個月以前,他辭職離開了學校,13日那天,排拉蘘和人民軍的一名士兵到公路邊攔車去人民軍營區,但攔了幾次都沒攔到車,排拉蘘便心生一計,換上人民軍一位營長的軍裝,並扛上營長的半自動槍,跑到路邊接著攔車。這時,正好碰上一輛滿載著人的卡車駛過來,他們剛招了兩下手,卡車就一陣風地駛過去了。排拉蘘惱羞成怒,想也沒想,就端起槍來,朝著遠去的卡車連開了兩槍……
盡管槍擊事件已經真相大白,責任完全在於肇事者,但時至今日,緬方還沒有就此事的處理結果向我方作出書麵通報。因此,當王彩春帶著騰密路改建方案到達密支那時,心裏還惦記著此事。所以會談一開始,他便首先向貌貌綏將軍提出了這樁未了的“公案”。
貌貌綏將軍和王彩春打過多次交道,彼此已經很熟悉了。對於王彩春的嚴正要求,貌貌綏表現得頗為理解。他當即表示說:“我對緬方人員用槍打傷中方技術人員一事感到非常痛心,請放心,我們一定對肇事者做出嚴厲製裁,並對受傷者給予相應的賠償。”
王彩春誠懇地說:“我們也知道,這起案件不是兩國政府行為,而隻是一種個人行為,我們之所以要求嚴肅處理,完全是考慮到為了保證騰密公路的順利進行,因為,騰密公路建設從開始到現在,一直得到了將軍閣下和克欽邦政府各級官員的大力支持,我們不希望由於某些偶然因素,影響了公路的進展……”
接著,他向貌貌綏介紹了騰密公路的進展情況:到目前為止,騰密公路已經開挖了73公裏,機械設備進入100多台,技術人員1000多人。按照這種速度,毛路將於2005年5月份完工,彈石路麵也將於年底完成。但現在的問題是:該路段地下水位高,不適宜修彈石路,而且路基疏鬆,很容易損壞,養護起來會很困難;其次,四級彈石路等級低,不適合旅遊業的發展要求,等等。“因此,基於這些原因,我方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案:把現在的四級彈石路拓寬2米,改成柏油路。所需資金大約為8億元人民幣,全部由騰衝籌措解決。如果這個計劃能夠實現,將會極大地促進中緬旅遊業的發展和繁榮。隻是這樣一來,需要在去年5月19日簽訂的合同上補充提升修柏油路的新條款,另外,施工工期也要延期了……”
貌貌綏將軍聽了,似乎有些意外,但馬上高興地說:“我個人對你們改建柏油路的新方案表示完全同意。不過,在合同上補充新的條款,得由你們將公路標準建議書呈報緬方,經中央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和國防部審查後才能批準。”
王彩春點點頭說:“好的,我們將盡快將建議書呈報過來。”
會談結束時,貌貌綏特意從座位上走過來,親切地握住王彩春的手,說:“為了保證你們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我準備將以前的一個連增加到一個營,這樣,類似於槍擊的意外事件,就再也不會發生了!”
王彩春聽了,連忙表示感謝,這倒是個意外的收獲。他想,有了這個承諾,今後我方施工人員的安全,也許真能讓人高枕無憂了吧?
五
改建柏油路的各項準備工作順利地進行著。
自從決定改建柏油路以來,對於公路穿越中緬南四號界樁的國境線時究竟是打隧道,還是從地麵開挖明槽,一直存在著兩種意見。如果從地麵翻越國境線,公路就得沿著又高又陡的山坡上下,其好處在於投資小,施工起來也比較簡便,且公路修成後的關乎費用也比較低廉,但弊端也顯而易見,公路的坡度較大,彎多路險,達不到二級公路的等級要求;而開挖隧道的優點是既降低了坡度,又縮短了距離,公路也平坦通暢了許多。據測算;隧道全長250米,所需經費3000萬人民幣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