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的油箱總是讓人不怕任何艱難,因為渾身都充滿了幹勁;盡力而為的油箱,在遇到很大的困難時,很容易“知難而退”,而事實上,成功往往隻需要咬緊牙關再加一次油而已。
生活與工作中,不要過多地計較個人的得失,而要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和滿腔的熱情去對待我們的生活與工作。做到要全力以赴,不要盡力而為。
你也許有過這樣的經曆:盡力而為地努力工作,取得成績後希望得到肯定和賞識,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你並沒有如願以償。這時,你應該如何克服內心裏那重重的失落感呢?
這時,我們不會叫你想開些,而是想建議你,首先捫心自問一下:“我的工作真的已經做得很到位很完美了嗎?我真的已經全力以赴了嗎?也許我還可以在已經完成的工作上再努一把力。”
我們也許應該明白,盡力而為地完成自己工作的人,最多隻能算是一個稱職的人。如果在工作中多努力一把,你就可能成為優秀者,如果繼續再加努力,你就可能從優秀者成為卓越者。如此,就需要你把自己從一個“盡力而為”的人成長為“全力以赴”的人。當你擁有全力以赴的油箱時,你到哪裏都是一位受歡迎的人,因為全力以赴的人會帶動周圍的人一起積極向上,把他們的油箱也加滿了油。
任何一個組織都極其需要全力以赴的成員,任何一名全力以赴的員工都會倍受現代企業所歡迎。那麼,當你還是組織中的一員時,你就應該處處為組織著想,理解管理層的壓力,拋開任何借口,全副身心地投入。全力以赴的人,是最懂得在工作中時刻都努力為自己再“努力一把”的人,而他們也通過這種付出,鍛煉到了超乎他自己想像的能力。同時也獲得了超出自己期望的報酬。
你的油箱有多滿?讓我們全力以赴吧!用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和行動去對待工作。也許全身心的投入有時候會辛苦,但最終我們品嚐到成功的喜悅時,會讓我們覺得,我們付出的一切都是非常值得的。
愛因斯坦說過:“對一個人來說,所期望的不是別的,而僅僅是他能全力以赴地獻身於一種美好事業。”
一位經理在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員工時說:“我們所急需的人才,是意誌堅定,工作起來全力以赴,有進取精神的人。我發現,最能幹的大體是那些資曆一般,沒有受過高級教育的人,他們擁有全力以赴的做事態度和永遠進取的工作精神。做事全力以赴的人獲得成功幾率大約占到九成,剩下一成的成功者靠的是天資過人。”
做什麼事情,你都不能認為是在給別人打工,你不應該有任何的理由和借口,你必須全力以赴。
一個企業經營者做事一定是全力以赴的,因為他知道,如果他不能創造利潤,企業就會破產,所以他會全力以赴。他也想睡覺,他也想休息,他也想陪家人,但是他卻停留在市場上,因為他知道,如果某個機遇抓不住,所有他想要的都不會有好的結果,他就不能成功。
無論做任何事,都要竭盡全力,因為它決定一個人日後事業上的成敗。
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需要滿懷熱忱。沒有對工作的熱忱,他就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就無法堅持到底,對成功也就少了一份執著;有了對工作的熱忱,在執行中就不會斤斤計較,不會吝嗇付出和奉獻,不會缺乏創造力。全力以赴的人,還會為了自己的目標奮鬥不止。一個人一旦領悟了全力以赴地工作的重要性,他也就掌握了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
全力以赴不僅意味著拚命工作,同時還意味滿懷熱情地克服自身的劣勢因素。事實上,包括成功人士在內,每個人都有自己不足的方麵,但成功者卻通過全力以赴的工作精神,較為成功地克服或化解了自身存在的劣勢。具體方法就是:客觀看待並清醒認識自己的不足之處,然後采取行動立即加強劣勢方麵的學習及與他人合作,最關鍵的一點是漠視甚至完全消除劣勢給自己造成的心理壓力,以更從容、自信、嚴謹、專業的態度來倍加努力地開展工作。不受自己存在的劣勢所困擾,就能夠更有效地發揮優勢,提升整體工作水平,更益於成功。
所以,我們要想獲得成功,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知道盡力而為是不夠的,隻有竭盡全力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古今中外無論哪一位成功人士,都離不開一個成功的基本核心精神,那就是全力以赴。全力以赴可以說是一切成功的基石。一個人如果對人生、對工作、對事情、對朋友、對事業沒有全力以赴的精神,那他一定不會有大的作為。做事不要盡力而為,而要全力以赴。隻有這樣你才能化解劣勢,戰勝困難,最終擁抱成功。
對每份責任都保持熱忱
讓我們歡迎責任的到來吧!要想讓自己得到提升,必須付出巨大努力,以及額外付出。這在當時也許是很痛苦的,甚至可能是吃力不討好的事,但從長遠來看,必然會有所收獲。
——戴爾 卡耐基
隻要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忱,就會愛上自己的工作,在他工作時,就不會再覺得自己的工作枯燥無味。
美國紐約中央鐵路公司前總裁弗瑞德 瑞克皮 威廉森曾說過:“我越老越感到對工作的熱忱才是事業上成功的秘訣。成功的人和失敗的人,他們在技術、能力和智慧上的差別,通常並不是很大,但是如果兩個人各個方麵都差不多,而對工作充滿熱忱的人,將更可能會如願以償。一個能力不足,但是對工作卻充滿熱忱的人,通常會勝過能力高強但是缺乏熱忱的人。”
如果一個人對工作充滿了熱忱,不管做何種工作,他都會調動一切有利的積極因素,全身心投入,圓滿地完成工作。這種人通常十分熱愛自己的工作,並且認為任何工作都是一定要完成的任務,如果在他們工作中遇到困難的話,他們就會想盡各種辦法去解決,力求盡善盡美地將任務完成。
要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不能保持應有的熱忱的話,任何工作都不會引起他們的興趣,更無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他們隻會按部就班地工作,甚至是敷衍了事。當碰到難題的時候,他們就會感到十分地沮喪,導致無法很好地將工作完成。
不過,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根本就沒有責任感,那他就不會對工作保持熱忱。因為他的責任意識淡薄,覺得工作幹好幹壞和自己並沒有多大關係,因此也就不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工作。不過,當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抱有強烈的責任感時,他就會自覺地燃燒起自己的激情,令自己始終保持著工作的熱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這就像比爾 蓋茨所言:“隻要在每天早晨醒來,一想到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和所開發的技術,將會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和變化,我就會無比地興奮和激動。”
實際上,隻要一個人對工作時刻保持著熱忱,就會愛上自己的工作,就不會再覺得自己的工作枯燥無味。這會讓他們在接受一項計劃或者任務以後,能夠始終如一地堅持執行下去。就算困難重重,他們也不會灰心喪氣,依舊保持著飽滿的激情與高昂的鬥誌,樂觀地去解決問題,從而順利地渡過難關。
微笑服務,是美國“旅館大王”希爾頓的經營理念。他要求自己的員工,即使再辛苦,也要充滿激情,時刻保持著對工作的熱忱,一定要隨時對客人保持微笑。
希爾頓的座右銘就是:“你今天對顧客微笑了嗎?”幾十年中,他一直都在周遊世界各地,視察各家分店的營業情況,每到一個地方,他對員工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
早在1930年時,美國的經濟相當的不景氣,80%的旅館紛紛停業或者倒閉。希爾頓旅館也沒能躲掉這次厄運,但是希爾頓還是信念堅定地飛赴各地,鼓勵自己的員工要充滿激情,保持著自己對工作的熱忱,共同渡過難關,就算是借錢度過這段日子,也必須堅持“對顧客微笑”。在那段最困難的時期裏,他時常向自己的員工呼籲:“絕對不能將心中的愁雲擺在臉上,不管遇到任何困難,‘希爾頓’服務員臉上的微笑永遠屬於客人!”
希爾頓對事業的熱忱,感染了每一位員工,他們一直以其永恒美好的微笑感動著每一位客人。沒過多久,希爾頓旅館便走出了低穀,進入經營的黃金時期,同時還增添了很多一流的設施。
當希爾頓再次巡視時,他問自己的員工:“你們覺得還需要再增添點兒什麼嗎?”員工們都回答不出來。“記住,還要有一流的微笑!”希爾頓笑著說。
可以說,是微笑帶給了希爾頓集團巨大的成功,令其發展成為在全球五大洲擁有70多家分店、資產高達幾十億美元、目前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旅館連鎖企業之一。
用你對工作的熱忱之情,去愛護和關懷你的客戶,這是促進你執行任務極為有力的手段。現在很多企業家,正是將這種手段貫徹到執行中去,從而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的。
在全球已經擴展到了209家分店,股票市值約10億美元的康體企業創始人安妮塔 羅迪克說過:“如果說我的生命有什麼驅動力,那就是我時時刻刻都對自己的工作保持著熱忱,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觸及愛和關懷這兩個不可分割的主題。”
有一位推銷百科全書的業務員,曾經連續6年在36個國家獲得銷售業績第一名的佳績。有人問其成功秘訣,他隻回答說:“每次拜訪顧客以前,我都會提前5分鍾到,然後在洗手間裏照照鏡子,將兩根手指伸到嘴巴內,開始擴張,等感到肌肉鬆弛了,就對著鏡子說:‘我是世界上一流的,我是世界最棒的。’”
有一次,這位業務員和一位總經理約好了在下午2點鍾見麵。1點55分的時候,他準時來到了洗手間,對著鏡子說:“我是最棒的……”這個時候,突然有個人走了進來。他依舊繼續說著。這個人笑了笑,上完洗手間就走了。到了1點59分,業務員敲開了總經理的門,在他進去以後,兩個人都有些驚訝,因為剛才他們在洗手間裏已經見過麵了。
總經理直接說:“小夥子,你的產品我要了。”
“能告訴我這是為什麼嗎?”業務員問道。
“因為你對自己的工作始終保持著熱忱,正是這份力量感動了我。我以前早就聽說過,你每次拜訪顧客時,都要提前5分鍾到,並會在洗手間裏照鏡子,今天是我親眼所見,所以我相信你介紹的產品。”
熱忱影響行動,熱忱成就事業,因此許多知名企業都將對工作保持熱忱,當成招聘員工的標準之一。例如,微軟招聘會上的一位考官,曾經對記者說:“我們願意招的‘微軟’人,他首先應該是一個對待工作熱忱的人——對公司熱愛,對技術有激情,對工作保持熱忱。可能在某一個具體的崗位上,你會覺得奇怪,怎麼會招來這麼一個人,他在這個行業涉獵不深,年紀也不大,但是他對工作非常熱愛且富有激情,所以在和他談完之後,你也會受到感染,願意給他一個機會。”
對工作保持熱忱,可以說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內在驅動力。而對工作缺乏熱忱之人,就像插在花瓶裏的花朵一樣,僅有瞬時的光彩,很快就會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