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哪裏會有鑽石?(1 / 2)

一位僧人說:每顆鑽石都會發出光芒,它是由陽光凝結成的,是上帝創造的最後的也是最好的礦物。這就好比我們的工作,當我們專注於自己的一片土地時,總會發現一座豐富的“鑽石”礦。

1870年,我有幸獲得一次沿著底格裏斯河遊覽的機會,由於不熟悉情況,請了一位當地的向導,他負責帶我遊覽波西裏斯、尼尼微、巴比倫以及阿拉伯灣的亞述古國等遺跡。導遊對這一帶的人文風物了如指掌,而且頗有些風趣,想盡辦法讓遊客滿意,就像一位好的理發師,為了塑造出完美的發型在你的頭上又抓又撓一樣。他總是滔滔不絕,由於他講得太多,難免讓人有些反感,我有些心不在焉地看著別處。

一天傍晚,他突然摘下頭上的土耳其小帽,當空揮舞,手舞足蹈的樣子很滑稽;顯然他是為了引起我的注意。我不耐煩地看了他一眼,他逮住機會,故作神秘地說:“我現在要講的故事,一直都隻講給最親密的朋友聽。”我無奈地笑了笑,好吧,隻好把自己當成他最親密的朋友了。直到現在,我都在感謝那位可愛的向導,也慶幸自己,就是因為他那句半開玩笑式溫暖話語,才讓我願意去傾聽他的故事。

他娓娓道來:

在離印度河不遠的地方,住著一位名為阿爾·哈菲德的波斯人,他擁有大片的蘭花花圃和稻穀良田,生活悠閑又非常富有,他因此對自己的生活十分知足,每一天都體會著幸福感。直到有一天,一位老僧人前來拜訪,並偶然跟他談起了一套創世理論。

老僧人說:“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原本隻是一團霧氣。某一天,上帝把他的手指伸入這團霧氣中,緩緩轉動,並逐漸加快,那團大霧旋轉成了一個巨大的火球在宇宙中滾動,之後上帝凝結了所有的熱氣,降下傾盆大雨,冷卻了滾燙的地表。隻是內部的火焰衝破了地殼,由此形成了今天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世界上的山脈與河流。那些衝出地殼的熔岩迅速冷卻,最快的變成了花崗岩石;冷卻較慢的變成了白銀;再慢一點的,變成了黃金,在黃金之後,才出現了鑽石。事實上,每一顆鑽石都是由陽光凝結而成的。”

想到每顆鑽石都會發出耀眼的光芒,我覺得老僧人說得有些道理。

接著,老僧人又說:鑽石是上帝所創造的最後的當然也是最好的礦物;而女人是上帝所創造的最後的、最好的動物。這也許就是鑽石與女人之間彼此喜歡和相得益彰的緣由吧。

老僧人告訴阿爾·哈菲德,如果他擁有很多很多的鑽石,他就可以買下整個國家的土地,倘若他發現一座鑽石礦場,就可以用這筆財富讓自己的孩子當國王,他們將過著更加美好而幸福的生活。

那一夜,阿爾·哈菲德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老僧人講述的關於鑽石和鑽石價值的說法,讓他瞬間由一個富人變成了窮人。當然,他並沒有失去自己的財產和稻場,也依然擁有香氣盎然的蘭花園,可是他卻開始變得不再滿足,在他幻想的那座熠熠生輝的鑽石礦下,他覺得自己越來越貧窮了。

第二天天剛朦朦亮,阿爾·哈菲德就跑去找那位老僧人。他把老人從睡夢中搖醒,迫不及待地對他說:“請您告訴我,在什麼地方可以找到鑽石?”

“鑽石?你要鑽石幹什麼?”僧人不解地問。

阿爾·哈菲德興奮地說:“我要擁有世上最大的財富,我要成為最富有的人,我的孩子要做將來的國王。”

老僧人明白了,隨口說:“隻要你能在高山之上找到一條流淌在白沙上的河流,就可以在白沙中發現鑽石。”

“真的有這樣一種河流嗎?”阿爾·哈菲德疑惑地問。

“當然有了,還有很多呢,隻要你用心去尋找,總會找得到的。”

阿爾·哈菲德備受鼓舞,信心十足地說:“我一定會找到的。”

老僧人一句戲言,阿爾·哈菲德卻信以為真。於是,他賣掉農場,把自己的家交給一位鄰居照看,獨自啟程尋找鑽石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