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話:火鳳凰錯時墮輪回 絳珠草得助化仙子(1 / 2)

此開篇第一話也,述者自雲:故聞有名著:曆經幾百年,仍讓人回味無窮,更有甚者以此為人生畢生所向,終其一生研究此著作。可誰曾想,如此著作,隻前八十回為原作者編撰,後四十回由無名氏補齊,其經過感受,抑或結局發展皆是不明。兩人的思維必有所不同,故此著作中漏洞有之,疑惑有之,不滿有之,感歎亦有之,而最令在下在此重敘此故事的緣由,便是那荒唐的報恩還情最後卻一死兩殤的情節,最是讓人不忍,讓人氣憤。然,將一切憤懣之處修正,此回口述這滿篇荒唐言,隻盼再不是辛酸淚。到此,閑話按下不表。

***

列位聽官:你道此說從何而來?說起根由雖近荒唐,細按則深有趣味.待在下將此來曆說明,方使聽者了然不惑.

神鳥鳳凰,鳳為雄,凰為雌,四千年才可於世間誕生一物。鳳凰,本為一體,不分不離,死於灰燼,生於灰燼,不生不死,如此往複。若事事如意,鳳凰隻於天際翱翔,不去尋覓那棲身的金色梧桐,便不會進入幻境,也不會有下敘故事。此事,說來也就歸於一個“巧”字。一年二十四個節氣,每四個周期便有一閏年,而每遇四百年便會有金色梧桐樹佇立於太虛幻境中央,此處便是夢幻神鳥鳳凰的歸處。隻是欲入幻境,隻可在一個時辰內,突入幻境,覓得最高枝停歇為止,若未達成,則得在世間輪回重生,曆經四千年再度化身為鳳凰。

那日,正是鳳凰尋覓梧桐樹之時,隻見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久未受雨水,幹癟枯黃,似有斷莖之象。鳳凰本是涼薄高傲的性子,卻因見河岸邊隻這一株,孤獨凋零,又思及世間萬千生靈皆是由小物演化而成,故斂翅,低飛於靈河,運移靈河水用以灌溉,又覺不妥,將三生石鑿成碗口狀,易於承接甘露,此舉完成,已過半個時辰,複才扇翅離去。未曾想,尋到梧桐金芒那刻,時辰已過,隻得徘徊於幻境,鬱鬱而回,落於絳珠草一側。風吹雨打一季,亦陪伴其一季,直至鳳凰化作星星光點,墜入輪回。

絳珠草後才遇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後來既受天地精華,複得雨露滋養,遂得脫卻草胎木質,得換人形,僅修成個女體,終日遊於離恨天外,饑則食蜜青果為膳,渴則飲灌愁海水為湯。思及當初危在旦夕之時,鳳凰鳥相助之恩,四處打聽之下才知其已進入輪回,曆經四千年,方可再次化形鳳凰,心中愧疚實難退去,又因後有神瑛侍者相伴左右,才得化為人形,對神瑛侍者亦抱著一種纏綿悱惻,難以訴盡的情愫。

正逢此時,聽聞神瑛侍者凡心偶熾,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曆幻緣,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掛了號。警幻亦曾問及灌溉之情未償,趁此倒可了結的。那絳珠仙子心想,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隻是這灌溉之情可償,那救命之恩卻不知到了何世才可償還。遂歎了口氣,且放下心中悸動,跟了下凡去。

***

且不去說那幾世輪回之後,空空道人是否還能看到《石頭記》,就如今,這絳珠仙子心中還有一事未了,對往後的發展便也存了一絲不一樣的心思。故,在下之後要說的並不是根據之後的記載所聞,而是經人口耳相傳所得,這故事也並不是由賈府開頭的,而是始於那墮入輪回之淵的鳳凰魂體。天上一天,地上十年。鳳凰每每轉生均是帶著從前的記憶,如此往複,其內心堅毅,其魂魄精粹。這便是其最後一世的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