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99.9%就算夠好了的話,那麼,在美國——
每年會有1.45萬雙不成對的鞋被船運走。
每年會有20077份文件被美國國家稅務局弄丟。
每年會有25077本書的封麵被裝錯。
每年會有2萬個處方被誤開。
每年將有55077盒軟飲料質量不合格。
每天將有3056份《華爾街日報》內容殘缺不全。
每天會有12個新生兒被錯交到其他嬰兒的父母手中。
每天會有2架飛機在降落到芝加哥奧哈拉機場時,安全得不到保障。
每小時會有18322份郵件投遞錯誤。
……
99.9%的合格率,尚且如此讓人觸目驚心,而對很多企業來說,根本還沒有達到這一合格率。
一位管理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從手中溜走1%的不合格,到用戶手中就是100%的不合格。為此,員工要自覺地由被動管理到主動工作,讓規章製度成為每個員工的自覺行為,把事故苗頭消滅在萌芽之中。
國內某房地產公司的老總曾回憶到:“1997年,一個與我們公司合作的外資公司的工程師,為了拍項目的全景,本來在樓上就可以拍到,但他硬是徒步走了兩公裏爬到一座山上,連周圍的景觀都拍得很到位。當時我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隻回答了一句:‘回去董事會成員會向我提問,我要把這整個項目的情況告訴他們才算完成任務,不然就是工作沒做到位。’”
這位工程師的個人信條就是:“我要做的事情,不會讓任何人操心。任何事情,隻有做到100%才是合格,99分都是不合格。60分就是次品、半次品。”
當今全美國大的戲劇院不少出自密斯·凡·德羅之手。他在設計每個劇院時,都要精確測算每個座位與音響、舞台之間的距離以及因為距離差異而導致不同的聽覺、視覺感受,計算出哪些座位可以獲得欣賞歌劇的最佳音響效果,哪些座位最適合欣賞交響樂,不同位置的座位需要做哪些調整方可達到欣賞芭蕾舞的最佳視覺效果。更重要的是,他在設計劇院時要一個座位一個座位地去親自測試和敲打,根據每個座位的位置測定其合適的擺放方向、大小、傾斜度、螺絲釘的位置,等等。
他這樣細致周到地考慮的結果,使他成為一個偉大的建築師。和密斯·凡·德羅一樣,美國著名的建築大師萊特在做每一件事時,都將細微之處做到完美。
在他畢生許多作品中,最傑出的也許要算坐落於日本東京抗震的帝國飯店。這座建築物使他名列當代世界一流建築師之林。1916年日本小倉公爵率領了一批隨員代表日本政府前往美國禮聘萊特建一座不畏地震的建築。萊特隨團赴日,將各種問題實地考察了一番。發現日本的地震是繼劇震而來的波狀運動,於是斷定許多建築物之所以倒塌,實際上是因為地基過深、地基過厚。過深、過厚的地基會隨著地殼移動,建築物勢必坍塌下來。
他決定將地基築得很淺,使之浮在泥海上麵,從而使地震無從肆虐。
萊特決定盡量利用那層深僅八尺的土壤。他所設計的地基係由許多水泥柱組成,柱子穿透土壤棲息在泥海上麵,可是這種地基究竟能不能支持偌大一座建築物呢?萊特費了一整年工夫在地麵遍擊洞孔從事實驗。他將長度八尺、直徑八寸的竹竿插進土裏隨即很快抽出來以防地下水冒出,然後注入水泥,他在這種水泥柱上壓以鑄鐵,測驗它能負擔的重量。結果成績至為驚人,根據帝國飯店的預計總重量,他算出了地基所需的水泥柱數,在各種數據準確的情況下,大廈動工了。築牆所用的磚也經過他特別設計,厚度較常加倍。1920年帝國飯店正式完工,萊特返美。
三年之後一次舉世震駭的大地震突襲東京與橫濱。當時萊特正在洛杉磯建造一批水泥住宅,聞訊坐臥不寧,等待著關於帝國飯店的消息。
一連數日毫無消息,到了某天淩晨三時,萊特的寓所裏電話鈴聲狂鳴。“喂!你是萊特嗎?”聽筒內傳來一陣令人沮喪的聲音,“我是洛杉磯檢驗報的記者。我們接到消息說帝國飯店已被地震毀了。”
數秒鍾後,萊特堅強地回答道:“你若把這消息發出去,包你會聲明更正。”
十天之後,小倉公爵拍來了一通電報:“帝國飯店安然無恙,從此成為閣下天才紀念品。”帝國飯店在整個災區中竟是唯一未受損害的房屋,成了萬千災民的避難所。
小倉公爵的賀電頃刻間傳遍全球。萊特成了婦孺皆知的名流。
因此,要想把事情做到最好,領導者心目中必須有一個很高的標準,不能是一般的標準。在決定事情之前,要進行周密的調查論證,廣泛征求意見,盡量把可能發生的情況考慮進去,以盡可能避免出現1%的漏洞,直至達到預期效果。
自檢:
1.想一想你的工作是否做到了100%的合格率?
2.你所在的公司的氛圍是否嚴謹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