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細節要做到位(2)(2 / 2)

製定清晰的目標

經典提示:

你確定的目標必須是具體的,可以量化的。如果你的目標不具體,你就無法衡量你的目標是否實現了;如果不清晰、不量化,你的目標就不能稱之為目標。

有一個人,在美國海岸警衛隊裏當廚師的時候愛上了寫作。在整整八年的時間裏,他每天晚上都堅持動筆,而這些年來,他隻獲得過一次100美元的稿酬。

從警衛隊退休後,他一門心思從事寫作,決心當個作家。他的另一個目標就是花兩年到三年的時間寫一部長篇小說。可事實上他花了12年。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他在兩年的時間裏心力交瘁,窮困潦倒。有一段時間,他為了躲避追債和省錢,幹脆到他發表文章的編輯部去“蹭”午餐。在最苦悶的時候,他差點跳海自殺。

在經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艱難困苦後,他終於完成了一部作品。小說出版後立刻引起轟動,僅在美國就發行了160萬冊精裝本和570萬冊平裝本。這部小說還被改編成了電視劇,觀眾超過一億三千萬人,創造了電視收視率曆史最高紀錄。該電視劇還在“艾美”電影金像獎評比中得了九項大獎,作者榮獲了普利策文學獎。這本書和電視劇的名字就是《根》,這個人就是亞曆克斯·哈裏。

有了目標,即使你在做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都會變得有意義。有使命感且事業有成的人,都有兩個共同的特點:一是明確知道自己事業的目標,二是不斷朝著更高的目標前進。目標的意義不僅僅是目標本身,它更是一個人行動的依據。當一個人一心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時,整個世界都會為他讓路。

正如哈裏所說:“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徑是努力工作,並且對自己堅信不疑,世界上並沒有什麼神奇的魔法可以將你一舉推上成功之巔——你必須有理想,你必須有信心——遇到艱難險阻設法去戰勝它,你要付諸行動。”確立一個適合自己並具有可行性的目標,摒棄雜念,沿著自己設定的路線走下去,就一定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自檢:

目標樹是現代管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為我們進行目標分析提供了具體的路徑。通過對目標的分析,我們才可以製訂出更加清晰的目標實施方案。

1. 目標多杈樹示意圖

樹幹代表目標。

每一根樹杈代表由最終目的分解生成的大目標。

葉子代表實現大目標需要關注的因素或者子目標。

2.在目標樹中,大目標與子目標的關係

(1)子目標是實現大目標的策略。

(2)大目標是子目標的結果。

(3)子目標實現之“和”一定是大目標的實現。大目標實現之“和”則是最終目的的實現。

3.如何描繪你的目標樹

首先,寫下你的大目標和最終目的,然後思考實現最終目的有哪些策略,列出可能的策略並添加到目標樹上的各級標框內。其實,這些子目標是實現大目標和最終目的的步驟,在達到最終目的之前,首先是大目標和子目標的達成。接下來,再考慮完成每個大目標的因素,這些因素就是多權樹的葉子了。這樣,你的目標很快就被描繪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啦。

同時,你的目的分析任務也就順利完成了。

例如,你的最終目的是在今年的8月30日為公司贏得銷售額10萬元。

那麼你的目標樹應如圖4-2。

給事情排定優先次序

經典提示:

一個人在工作中常常會被各種瑣事、雜事所糾纏,有不少人由於沒有掌握高效能的工作方法,而被這些事情弄得筋疲力盡,心煩意亂,總不能靜下心來做該做的事。所以,要想使工作高效地進行,就要先編排好事情的優先次序。

有一位傑出的時間管理專家做了這麼一個試驗:

這位專家拿出了一個1加侖的廣口瓶放在桌上。隨後,他取出一堆拳頭大小的石塊,把它們一塊塊地放進瓶子裏,直到石塊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為止。

他問:“瓶子滿了嗎?”

所有的學生應道:“滿了。”

他反問:“真的?”說著他從桌下取出一桶礫石,倒了一些進去,並敲擊玻璃壁使礫石填滿石塊間的間隙。

“現在瓶子滿了嗎?”

這一次學生有些明白了,“可能還沒有。”一位學生低聲應道。

“很好!”

他伸手從桌下又拿出一桶沙子,把它慢慢倒進玻璃瓶。沙子填滿了石塊的所有間隙。他又一次問學生:“瓶子滿了嗎?”

“沒滿!”學生們大聲說。

然後專家拿過一壺水倒進玻璃瓶,直到水麵與瓶口齊平。他望著學生,“這個例子說明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