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皺了皺眉頭,問:“你竭盡全力了嗎?”
“沒有。”他坦率地說,“我並不總是竭盡全力的。”
“為什麼不竭盡全力呢?”將軍大聲質問,瞪了他許久。
此話如當頭棒喝,給卡特以終生的影響。此後,他事事竭盡全力,後來成為美國總統。
有人問一家餐館老板成功的秘訣,他說自己得益於在一家歐洲大飯店的廚房工作的經曆。在那裏,他學到了成功的關鍵是竭盡全力把一切做得盡善盡美,不管是複雜的主菜,還是簡單的附餐。
他說:“如果你做法式炸薯條,就把它做成世界上最好的法式炸薯條。”
有人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招聘廣告:“工作很輕鬆,但要全心全意、盡職盡責。”
全心全意、盡職盡責,正是敬業精神的基礎。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應該全心全意、盡職盡責,這不僅是工作的原則,也是人生的原則。
一個人如果沒有職責和理想,生命就會變得沒有意義,而沒有意義的人生,是一種被浪費了的人生,等於白到世上走一遭,這是相當可惜的。所以,隻有竭盡全力把工作做到最好,你的人生才會變得更有意義。馬丁·路德·金有一篇題為《I have a dream》(《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那麼,你的夢想呢?你這一生有什麼樣的夢想?不要把它遺忘,站起來,去為它奮鬥。
常聽有些三十多歲、四十多歲乃至五六十歲的人,慨歎著說:“哎,我的一生一無所獲,事業一無所成。”人生最大的遺憾與折磨,莫過於到了一定的年紀對自己說:“我的事業一無所成。”由於疏懶怠惰造成的巨大缺憾,連自己也沒法向自己交代,麵對心底的真實,坦白承認生命白白地流逝,而明明有十分的力氣,卻隻用了一分。這種時候不妨看一下《好棒,弗雷德》這篇文章,它會告訴你應該用怎樣的熱情去麵對平凡的工作。
弗雷德是美國聯合遞送公司(UPS)的一名普通職員,但他的故事隨著著名培訓專家馬克·桑布恩先生的宣講,已傳遍世界的各個角落。弗雷德為顧客提供的完美服務堪稱典範,他身上所體現出來的精神,影響著千千萬萬的雇員。
“郵差成千上萬,對於他們中的大多數,它隻是‘一份工作’;對於某些人,它可能是一個讓人喜歡的職業;但隻對少數幾個弗雷德,送信才成為一種使命。”馬克·桑布恩先生曾如是說。
解讀弗雷德,解讀快樂,在尋找和發現身邊的弗雷德的同時,學習如何做一個弗雷德,就可能完成傑出的工作,也意味著成為一個傑出的人——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目標。
弗雷德用自己的行動改變了世人對郵差這項工作的看法,也改變了許多從事這類平凡工作的人對自己的認識。以至於許多年來,弗雷德的故事在美國家喻戶曉,各行各業的人們紛紛從郵差弗雷德那裏得到啟示。無論是在全球頂尖的大公司,還是在一些正在成長的中小企業,郵差弗雷德已經成為創新服務和增值服務的代名詞,有些企業每年都設立“弗雷德獎”,專門鼓勵那些在服務、創新和盡責上具有同樣精神的員工。
對於正在融入世界經濟思維並急切行進在市場經濟道路上的中國企業來說,提高各個層麵員工的創新意識和增值服務能力已經迫在眉睫,但無論是管理者還是被管理者都為此苦惱不已,因為大家似乎還找不到一個適合的方法來激發自己和身邊的同事去挖掘想象力和創造力,這也就嚴重影響了企業自身和員工個人的目標追求與進步。也許每個人都蘊藏著巨大的潛力沒有被認知而無所為,也許每個人都需要旁人的點撥才能頓悟而有所為。郵差弗雷德的故事恰巧從一點一滴的日常小事中昭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在平凡的崗位上一樣可以找出卓越的感覺,普通的工作一樣可以實現從平凡到傑出的跨越。
也許,我們許多人可能都抱怨過自己因缺少資源而失去前進的動力,但當你看完郵差弗雷德的故事,你就會發現,其實你什麼也不缺,唯一沒有找到的是自信與熱情。作為郵差,弗雷德擁有什麼資源?一套藍色的工服,一隻布口袋,就這些!他走街串巷為人送信,口袋裏裝滿了郵件,胸中裝滿了熱情,正是這滿腔熱情使他能為顧客創造價值!